土丘寻迹话许山文/刘枫

谢忠惠

<p class="ql-block">土丘寻迹话许山文/刘枫 </p><p class="ql-block">  彭泽县马当镇湖西村,有一些带姓氏的地名,像徐家岭、马家嘴、汪家墩、聂家坞,如今早已不再有炊烟缭绕,也不再有鸡鸣狗吠。现在这些地方早成了良田沃土,春去秋来,棉花,油菜,小麦,水稻,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阵。只有那些深隐在地沟墒土中的瓦砾碎片,不时被村民的锄头和天上的雨水请出来,担当沧桑岁月的义务解说员,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历史。  在国道530与太泊湖之间,一片低矮丘陵地中,仔细辩认,有几座形状大致相像的土丘。精通这一带掌故的老人说,这些是许官坟。  这许官是何许人?一个人竟有几座坟茔?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湖西村这一带,早年间是归属于池州府东流县管辖。明清时,是为东流县的唐丰上乡。  在清嘉庆版的《东流县志》里,我找到了这位富有传奇的“许官”。  他的本名是许山,原东流县唐丰上乡人。自幼身强力壮,性好习武,好侠仗义,广交林泉挚友。元末,陈友谅据江州,为巩固割据政权,以九江为中心在长江中下游拉帮结派,扩充势力。这时,许山为捍卫乡里,聚众3万。陈友谅为拉拢许山,先后委其为“士兵帅”和“佥都帅”,命其扼守东流,驻防张家滩,临江水安营扎寨,捍卫乡里,伏击乱军。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害徐寿辉称帝,次年朱元璋西讨下江州,陈友谅退都武昌,徐寿辉旧部纷纷散去,至正23年(公元1363),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在九江中箭身亡。这时许山看陈友谅大势已去,转而主动向朱元璋投降,免除了一场战乱,保住了一方百姓的安全。随后许山随朱元璋东下,在池州迎战陈友谅旧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头部而捐躯。明史以“乡兵头目”载于史册。  对于许山来说,他的最大的功绩,不在于是他归附于陈友谅还是归附于朱元璋,而是在动乱年头,能为乡里百姓谋得一份平安。对于这一带的百姓来说,因为有了许山这样的领头人,而免遭兵火涂戮,自当是感恩不尽。所以,许山捐躯之后,因其有德于民,明清时期,县民感其率兵守土,桑梓百姓免于兵灾,建许公祠于东流、张家滩、香隅等地,四时祭祀,百年不断香火。许山原来聚兵的地方,也被称为“许公砦”。  许山死后,他的家人选择了同属唐丰上乡的湖西村这方风水宝地葬了许公。  而在湖西村一带,还有与许山有关的一段传说。  传说中许山战死时,头颅被敌军割去报功。家人在安葬许山时,只得用黄金做了一个假头。他们选择了同属唐丰上乡的湖西一块风水宝地来安葬许山。毕竟又怕有人盗金毁墓,于是,就同时装殓了九具棺材,出葬时穿梭而行,让人分不清真假,最后就同时堆了九个坟丘。但是再多的心机也有破绽。据说许山的金头后来是被他的二女婿取走了。说是在装殓许公时,二女婿留了心眼,暗地里让他的老婆盯住其中的一只棺材,出殡时死吊着棺材大哭而不松手,一直跟着到了墓地,留下了坟丘的记号,再择时机开墓取了许公的金头。当然,在民间的传说中,人们说到许山的这个二女婿和二女儿,用的都是鄙夷不屑的语气。  站在这片土地上,睃巡着这些被称为“许官坟”的土丘,联想到许官的故事,我不禁为这沧桑世事而心生叹喟。许山,一生为乡梓谋利益,为子女谋利益,哪里想得到,死后却被自己的亲人谋算了。  好在历史终归是有情的。  许官坟至今还留在湖西村的土地上,许山的故事也还流传在湖西村周遭的人们口中。也就是说,历史并没有将他遗忘。  因为,历史的归依,在民心。</p><p class="ql-block">(本文刊发于2019年11月3日《九江日报》〈长江周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