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岁月】03天鹅纹月白釉鲁花瓷赏

郑州三多堂路教瘦

<p class="ql-block">作者 郑州三多堂路教瘦</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678582</p> <p class="ql-block">  唐代烧造鲁花釉的窑口,主要集中在北方,尤以河南窑场为主,山西、陕西、四川都有窑场烧造,包括大名鼎鼎的耀州窑,但其烧造技术皆不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登封窑、邓窑,成绩最著者,尤以鲁山窑为首。</p><p class="ql-block"> 鲁花(瓷)釉即是以鲁山窑花釉而命名,在唐代,其不仅是贡品,而且官方还设有“窑监”管理窑务、课税。</p> <p class="ql-block">  鲁花釉多以黑地蓝白斑、褐釉地白斑、黄釉地月白斑为多。而我收藏的这件月白釉天鹅纹黑褐斑则很少见——把本应该是斑色系的釉当底色,来个反客为主的、不按规矩出牌的“反其道而行之”施釉装饰,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惊艳效果,在今天看来,这一设想达到了。这也正是鲁花釉能在南青北的格局中,独创花釉,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如若还按常规出牌,没有创新,怎能一举打破维持已久的“南青北白”固有的一统天下瓷器之格局?!</p><p class="ql-block"> 要想跳出常规,必须有创意、创新,从而打破旧局面,开创新天地,鲁花釉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从已公开的文献资料上看,海内外馆藏鲁花釉器数量非常少——这从另一个角度也恰恰反映出鲁花釉瓷器存世量的稀缺性——并不是这些馆不想收藏、展陈,而是收不到。</p><p class="ql-block"> 那么,从玩藏的角度上,这种稀缺性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机会与信号提示呢?!</p> <p class="ql-block">  我收藏有二三十件鲁花釉瓷器的罐、瓶、钵、尊、枕、壶、盏,月白釉底的仅此一件。</p><p class="ql-block"> 该器唇口,短直颈,双扁圆柱状四系耳连接肩与颈部,溜肩,鼓腹,腹下收敛,施釉不及底,平底,足墙微外撇,足底外侧呈45度角斜镟削一刀,这也正是唐代修足的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 釉质肥润,因烧造温度偏高,釉水烧熔溶下垂后形成了“雨淋墙”般的垂淌、拉丝现象,若隐若现的丝丝缕缕“兔毫”,似刚被雨水打湿了一部分的土墙,因此被业界称之为“雨淋墙”。釉丝流淌形成的丝丝缕缕变化莫测的装饰效果,令人叹而观止、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  器近足露胎处,呈现出一层薄薄的温润的褐红色,这是在素胎上施了一层护胎(浆)水而形成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火烤“红”—— 高原红。有相当一部分唐代瓷器,因为是裸烧,不装在匣钵内,在胎的一侧,常常被窑火烤出一层深浅不一的“红色”色斑,这一现象,也曾被一些藏家认为是鉴别新老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