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牧护关不种小麦。不是种不成小麦,而是海拔太高,种小麦产量太低,不划算。几经实践,最后弃种小麦,多数种一些燕麦。瘦瘦的燕麦喜寒,产量很高,但磨出的面粉颜色偏黑,吃起来口感很差,黏牙。</p><p class="ql-block"> 不种小麦,就得种洋芋和玉米,这两样产量不错。玉米作为杂粮,可以作为主食裹腹,也可以用作饲料。而洋芋属于重型食材,难储存,加工食物品种单一,吃的季节比较短。</p><p class="ql-block"> 在土地下户以前,我们当地是以吃返销粮为主,度过春荒和冬荒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下户后,家家精心耕种,个个舍得投入,洋芋也长得越来越大,产量逐年增加,<span style="font-size:18px;">逐渐的解决了温饱问题。洋芋多</span>了有剩余,人们就想将部分大点的洋芋出售出去。改革开放开始不久,大家手头都不宽裕。要想将大的商品洋芋变为现金,那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于是,换些小麦回来倒换口味,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 换粮,顾名思义,就是用我们所挖出来的大一点的洋芋,运到附近接界的蓝田塬上,去换当地的小麦。最初的时候,人们用一辆架子车,拉着三麻包洋芋,每包180斤左右。三麻包,也就是500斤左右。</p> <p class="ql-block"> 换粮首先要选精明强干的好劳力,一则路途遥远坎坷,没有好劳力根本完不成任务。二则到蓝田塬上村子里,能镇住场子,防止被恶人哄抢欺侮。三则账目清楚,不被糊弄。</p> <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做的准备,是给架子车绑刮木,这相当于是给架子车安刹车。由于沿途出山,有四十多里下坡路,坡陼弯急,驾辕人将辕把托起,双腿绷直前蹬,车子前头抬起,后尾拖地,减速缓冲。拖地的刮木,便要专意砍两根硬式橡木,绑在车尾耐磨。还要拴上坡时手拉肩背的带子,俗称背带。有的甚至在扶手旁再拴上拉绳,准备上坡助力。</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准备干粮。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这是出远门必备的,烙一个锅盔,装在包里。饿了,一碗凉水和着锅盔就是一顿饭。</p><p class="ql-block"> 做好了准备,便吃饱饭上路。中午十一二点出发,擦黑到蓝田塬底。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吃点喝点,就躺在架子车下边睡觉了。</p><p class="ql-block"> 次日大早上蓝田塬。出门时要过四道河,现在要顺盘旋公路上塬,都是大伙互相帮忙,结帮共推一辆车先过河或上坡。都上了塬,方才分散进村。</p> <p class="ql-block"> 进得村里,真正面对当地村民,才知道人高马大的优势。劳力好,账算清楚,大家换粮秩序井然。势单力薄,头脑不清,受人欺负势在必然。</p><p class="ql-block"> 三四斤洋芋换一斤小麦。交易完成,又得拉着换来的麦子回家。虽然不到洋芋的三分之一重,却多数是上坡路,每走一步都很吃力。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河水,累了歇歇脚,困了打个盹。就这样,一个换粮的往返就是三天。</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换粮经历被他们吹得神乎其神。一幕幕山外见闻,一马平川的蓝田塬,山沟与平原的生活差异,外出经历的艰难与奇遇,都在绘声绘色的讲解中,那么令人神往。当然,他们只会说出五关斩六将的豪迈,决不会说喝糊汤㞎一炕的憋屈。</p> <p class="ql-block"> 陕北伐木的兴起,让人们有了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劳动力外流的弊端。于是,每到洋芋收获季节,壮劳力稀缺,老弱者也得上阵。上学期间的一个暑假,二嫂独自当家,无奈只好安排我随人家去换粮。我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前路漫漫,我能完成出入运输及交换任务吗?喜的是梦寐以求的另类探险生活即将到来,很是期待。</p> <p class="ql-block"> 一番准备后,从小就没有脱离生产生活一线的我,拉上架子车,与大家结伙出发了。这支队伍里,有老有少,参差不齐。结伙的目的,是有壮劳力领队助威,也为了路上互相帮衬照应。但到了塬上,就得各自分开,自己完成交易。我独立门户,逐渐开张,秩序尚好。过了不久,人越来越多,大家也不排队,胡拉乱倒。篮子布袋,拿麦的没拿麦的,都在动手。一时无主,要乱场子,空手而来的闹得最厉害,我越发着急。有人建议先把洋芋让拿走,随后把麦送回来。此口一松,洋芋很快被分完了。人生地不熟,我全凭脑子记,共有八九个人赊账,有两个人连麻袋带几十斤洋芋扛走了。接下来,便是久久的等待,等待着人家给送麦子。</p><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过去,多数人送来了麦子,但多为稗麦,杂质很多。不收吧,是麦子。收了吧,质量太差。还有人故意缺斤少两,反污我秤不准。直到最后,也没等来那两个扛袋子的人。问周围人,大家都说不清楚是谁。我知道,乡里乡亲,他们也不好说透。</p> <p class="ql-block"> 等到傍晚,大家汇拢一起,都笑话我不是做生意的料,那有给不认识赊账的。自认倒霉吧,赶紧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教训,增加了我对社会更深刻的认识。人心险恶是本性,面情软、心太善、脑子不活是我的弱点,生意场上将无我。</p> <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里洋芋的产量也逐渐增加,村里也有了拖拉机。拉架子车换粮,费时费力的小打小闹,慢慢被淘汰了。两三家合伙或一家独自雇一台拖拉机,拉二十几包洋芋。跟两三个人,陡坡处帮忙推车爬坡,平路或下坡路时,人可以趴在车顶。虽有伤亡案例,但省时省力,人还是特别乐意选择机械运输。</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牧护关人,还是不种麦子,但吃是白面细面,再也不需要用洋芋换麦子了。大家本来就没有种多少地,自然也没有多余的洋芋。以前人们换回来麦子后,再用石磨磨面粉。磨出来的面粉又分了黑、白和麸皮之分。白面香甜可口,黑面黏牙不好吃,又舍不得扔掉,蒸馍馍吃。这些经历终将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 往事真的是不堪回首,但也成为一段珍贵的记忆,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磨练。跌跌撞撞中,让成长经历更加丰富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