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漫长的秋天

陈保峰(凡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 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十万大军,一举攻破南唐后主李煜的金陵城,李煜上表投降,就此国破家亡。他被押送至大宋的都城汴京,囚禁在一所深院小楼之中,一个秋天的夜晚,他思绪万千,辗转难眠,往事历历在目,故国不堪回首,他只能用一行行文字来排解内心的哀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年之后的七夕夜,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他未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国,等来的却是宋太宗赐的一杯毒酒。就这样,这位千古词帝客死异乡,也由此拉开了一个王朝的漫长的秋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 公元991年,江西抚州诞生了一位神童。他三岁能识字,五岁能做诗,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宰相,位极人臣,他就是晏殊。晏殊一生顺风顺水,被称为“太平宰相”“富贵词人”。他用一首《蝶恋花》,写出了大宋王朝最华贵闲雅的秋天,也写出了古今成大事者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当晏殊正沉浸在王朝的太平富贵中时,有个人却见识了大宋另一面的繁华何风情。他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却出入烟花柳巷,用另一种方式声名鹊起,他就是自称“白衣卿相”的柳永。公元1024年,人到中年的柳永已经是第四次落榜,他用一首《雨霖铃》写出了大宋王朝最婉约的秋天——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与柳永的朦胧婉转不同,有个人笔下的秋天充满了别样的豪情和血性,他就是世称“范文正公”的范仲淹。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领略副使,兼延州知州,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今严明,爱抚士卒,西夏人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百姓们赞他“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他用一首《渔家傲》写出了大宋王朝最苍凉雄壮的秋天——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边塞暂且安定,百姓尚且富足,当无数人都沉浸在太平盛世的醉梦中时,有个人却在这歌舞升平中听到了一股萧杀之声,他就是晏殊一手提拔的得意门生欧阳修。公元1059年,一个秋天的夜晚,正在读书的欧阳修听到窗外传来萧瑟的秋声,不由得感慨万千。此时他五十三岁,官至翰林学士,虽身居高位,却也曾两度被贬,愈发看透命运的起伏,世情的冷暖。他用一篇《秋声赋》,写出了大宋王朝最风声鹤唳的秋天——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所不能。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与自己的恩师欧阳修相比,苏轼对秋天有着更为沧桑的体悟。他本是大宋王朝的天纵奇才,被世人传说为文曲星下凡,是皇帝钦点的宰相人选,可一桩乌台诗案,将他的前途毁于一旦,从此命运陡然急转。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这一年中秋,他独自把盏,凄然北望,胸中再无把酒问天的豪放,而是多了份洞悉世事的沧桑,他用一首《西江月》,写出了大宋王朝最悲凉的秋天——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苏轼感叹“万事到头都是梦”的时候,他又怎会想到,在他离世之后不久北宋王朝便轰然倾颓,从梦幻走向梦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突发,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家国沦陷,百姓涂炭,人人如丧家之犬,这其中也包括一个女子——李清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李清照是大家闺秀,与丈夫赵明诚有着让人羡慕的婚姻,但动荡的时局,打破了所有的岁月静好。赵明诚在赴任途中病死,只剩下李清照一个人,在烽火狼烟的国土上颠沛流离。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让她再也不是那个“误入藕花深处”的烂漫少女。她用一首《声声慢》,写出了大宋王朝最凄凉的秋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在时代的急风骤雨中,有人选择暂且偷安,有人却一生都在奔走呼喊,梦想着匡扶河山。公元1192年秋冬时节,陆游被罢官在家,这一天深夜,窗外突然风雨大作,他从睡梦中惊醒,再次想起自己金戈铁马的岁月,不由得悲从中来。此时的陆游已经六十八岁了,他上阵杀过敌,为百姓请过命,可总是不受重视,总是受人排挤,别人夜夜笙歌,他梦见的却是铁马冰河,别人乐不思蜀,他还在想着戍边卫国。他用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出了大宋王朝最凛冽的秋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一心想要力挽狂澜的又何止一个陆游,还包括“词中之龙”辛弃疾。他文能挥笔填词与苏轼齐名,武能上阵杀敌堪比岳飞,一生满腔赤诚,想要匡扶河山,却至死都未能如愿。皇帝不重视他,朝廷不重用他,只让他去做一个闲官,他最好的时光本应挥洒在现场,结果却在乡野间满头白霜。他用一首《丑奴儿》,写出了大宋王朝最悲情的秋天——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公元1279年,大宋王朝迎来它的落幕时刻。崖山海战赵宋皇族八百余人跳海自尽,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存世三百年的大宋王朝彻底灭亡。直到最后一刻,还有无数人在拼死一战,不愿屈服,这其中就包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面对山河破碎,家国沦丧,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用一首《满江红》写出了大宋王朝最坚毅的秋天,也为这个时代画上了最后一个句点——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个蔓延三百年的秋天结束了,一个王朝远去了。在历史的洪流中,岁月总是无情。但在这个漫长的季节里,那些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婉约的文字,那些生动而又鲜活的面容,却成了历史长河中最绚丽的浪花,最美的风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