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金秋闽浙游17,绍兴昂桑湖,安昌古镇,11.7.

自由人

昂桑湖 <p class="ql-block">㹧(ang)犭茶(sang)湖,位于绍兴市北部灵芝街道林头村北首至七里江村平风湾㹧犭茶湖上。始建于明代,是沟通南北两岸交通和船只躲避风浪的通道。它南起灵芝镇林头村,北至七里江村,呈南北向横跨于犭央犭茶湖上,全长3.5公里。湖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水面面积2.4平方公里,为绍兴平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傍湖20余村。</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这里拍片</p> <p class="ql-block">走在桥上须低头看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用石板垒起的路,古时纤夫的路。</p> <p class="ql-block">宽处一米多,窄处只有不到一米,对面相遇只能侧身通过。</p> <p class="ql-block">石块相连处都有锁,让连接更加坚固,对可能的横向来水的力更加有抵抗力。</p> <p class="ql-block">一公里路程,我们不想走回头路,就走到底上岸。</p> <p class="ql-block">桥头小贩棚里的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河面长满,木耳菜?</p> <p class="ql-block">这桥在岸上</p> <p class="ql-block">小菜地。雪里红长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不走回头路</p> <p class="ql-block">这里能打到车</p> <p class="ql-block">天气真给力!</p> 安昌古镇 <p class="ql-block">简介 Introduction </p><p class="ql-block">安昌街道: Anchang Sub - district </p><p class="ql-block">年味古镇,地道安昌。</p><p class="ql-block">千年古镇安昌为"中国历史名镇"、" CCTV 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师爷文化之乡"、"浙江非遗主题小镇"、浙江省首批民俗文化风情小镇、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还尚未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底,安昌古镇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景区,2019年游客接待量338万人次。虽经千年岁月,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处处可见鲁迅笔下的乡土风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誉。</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安昌街道依托古镇旅游资源,加快交通路网、酒店民宿等配套建设,引进影视创新小镇、天官酱米坊文创园区、开元观堂酒店等文旅项目,并积极开展景区村建设,不断提升景村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为争创省级 AAAAA 级景区街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简介 Introduction </p><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素以经济富庶、文化昌盛著称,其名来自唐末钱缪平定董昌之乱。现存老街开市于明弘治二年,民俗风情氛围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一座活着的古镇。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CCTV 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师爷文化之乡、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浙江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您可以领略水乡文化长廊、市井习俗长卷、特色商品长街、古镇风韵长音的魅力风采。自1999年开发以来,安昌古镇一河两岸形成城隍殿、师爷馆、民俗风情馆、穗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石雕馆、宣卷馆、安康寺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的风景线,河之南为民居,河之北为商市,两岸之间古桥相连,充分展现出淳朴的古镇风貌,深厚的文化积淀,多姿的越地风情。虽经千年岁月,这里的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处处可见鲁迅笔下的越地乡土风情。</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安昌古镇每年举办的腊月风情节,除了能亲身体验水乡婚礼、祝福、迎城隍会、舞龙舞狮、划龙舟等精彩表演,参加古水龙赛、水上拔河、太极拳、扯白糖、裹粽子等群众参与性竞赛和猜谜等活动,观赏社戏、莲花落、平湖调、群众文艺等专业或民间演出,更有遍布老街的灌腊肠、搡年糕、箍桶、捏面人、写春联、宣卷、民间吹打等民俗表演。</p><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诚邀八方来客,惠临古镇,共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镇满眼都是这些土产腌货</p> <p class="ql-block">石雕馆(宣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中国银行旧址,穗康钱庄,城隍殿,师爷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么多景点,挨个看。</span></p> <p class="ql-block">城隍殿</p><p class="ql-block">城隍李颙 Town God Li Yong </p><p class="ql-block">明成化七年(1471)八月,风潮肆虐,钱塘江海塘溃决,漂没庐舍田禾,沿塘居民几同鱼鳖。工部侍郎李颙受命修筑山、会、萧、虞海塘。李亲临海塘,勘察溃堤,与技工商定施工方略,督办石材,监督工程质量与进度,慰问劳工。工成,石塘屹然,万民称颂。明晚期,乡人为永保海安沧平,报请知府奏礼部批准,下圣旨"敕封永镇侯李"为安昌城隍神,设殿以祀。</p> <p class="ql-block">陆尚质 Lu Shangzhi 祠</p><p class="ql-block">孝子陆尚质,世居山阴海滨丈午村(旧属安昌)。明隆庆三年(1569)八月七日,其父渡海口,遇飓风,几覆舟。尚质在堤上望见,惊惶号哭,跃入怒涛欲拉舟。观者色骇,叹父子必装鱼腹。俄顷,舟逆水上,似有人牵引,父舟靠岸。尚质殁于水中,时年15岁。乡人捞尸不得,哀痛惋惜,命其渡为"陆郎渡"。请县令上报其事,下诏旌孝,1717年,绍兴知府俞卿撰《陆孝子传并论》。乡人立祠纪念。</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仁昌酱园</p> <p class="ql-block">二尺巷吧</p> <p class="ql-block">天官第文创园</p> <p class="ql-block">石雕馆</p><p class="ql-block">柯桥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绍兴师爷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主创</p><p class="ql-block">稽山鉴水,名闻宇内。水柔石刚,孕育了越中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数千年来先民们劈山采石,鬼斧神工般地留下了东湖、柯岩等奇石景观。而所产之石,构筑了无数台门深巷,铺就了处处通衢纤道,雕成了种种实用的、艺术的物件,进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各个领域,蔚为石文化之大观。在钢筋水泥迅速代替传统木石的今天,传统的石文化也正在随之迅速蜕变以致消亡。本馆保存文物,搜求遗存,上始李唐,下迄近代,共得石件二百余件,依托"花行堡"老屋,粗为陈列,以飨同好。蠢测管窥,仅显越中石文化之一斑。错谬之处,敬祈方家指正。</p><p class="ql-block">二○○四年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绍兴师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haoxing Advisors ' Museum </p><p class="ql-block">师爷是中国明清时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天下师爷出绍兴",而以安昌居首。安昌古镇的绍兴师爷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师爷文化为主体的展馆。该馆原为民国时期替抗日英雄马占山当秘书的娄心田师爷故居。博物馆分前后三进,第一进还原了绍兴师爷的真实面貌,第二进主要介绍一些著名师爷的事迹,第三进则展示了孙云章师爷二百多万字真迹幕学资料。</p><p class="ql-block">绍兴师爷博物馆展示了绍兴师爷傲岸自尊的骨气与清高,也为后人了解绍兴师爷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明清两朝的政治舞台上,曾经活跃过一群被称为"师爷"的人物。绍兴是出师爷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绍兴师爷"荟萃之地。我们依托<b>娄心田师爷</b>的故居开辟本馆,用以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p> <p class="ql-block">安昌师爷博物馆介绍</p><p class="ql-block">安昌师爷博物馆依托娄心田师爷故居而建。该建筑为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内设天井,用于采光和排水,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故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p><p class="ql-block">故居共有重檐楼房三进,中间两个天井,庭院幽深,门斗简朴,封火山墙较高,实用且低调,符合师爷不事张扬之禀性。进门第一进名"斯干堂";第二进名"秩斯堂",取自于《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悠悠南山",以此颂愿家庭兴旺,人才辈出。三进现为"鉴知讲堂"。</p><p class="ql-block">故居整体保存完好,较好地还原了娄心田师爷工作、起居场景,既折射出绍兴师爷的真实风骨,又展现了安昌古镇悠悠江南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b>师爷源起与兴衰</b></p><p class="ql-block">师爷,亦称幕僚。</p><p class="ql-block">何谓幕?指古代将帅出征时,军无常处,治无定所,便在野外帐幕中设立指挥部,以幕为府。</p><p class="ql-block">何谓僚?在较早的历史时期,多与官联系起来使用,且可互相通用。到秦汉时期,专指官员的下属,称为『僚属』。据清末民初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载:『盖仆从之于官,称老爷;于幕友称师爷。』由此可推断,因师爷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类似主官老爷的老师,故府内衙役、仆从尊称其『师爷』。</p> <p class="ql-block">无绍不成衙</p><p class="ql-block">绍兴人几乎开辟和垄断了全国各地的幕业,这就是所谓的"无绍不成衙"</p><p class="ql-block">当时衙门师爷中以绍兴人居绝大多数,绍兴师爷名声大,遍布全国,特别以刑名师爷、钱谷师爷</p><p class="ql-block">为代表。清代各级地方官员,一般都要聘请若干绍兴师爷帮助自己处理各项公务。根据粗略推测,清</p><p class="ql-block">代全国共有1358个县、245个府、124个州与18行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总督等地方衙门,以</p><p class="ql-block">及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机关衙门,每一处的绍兴师爷少则二三人,多</p><p class="ql-block">则十数人,合计全国绍兴师爷的总数有数万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b>师爷称谓演变</b></p><p class="ql-block"><b>夏商周</b> 宾客 會人</p><p class="ql-block"><b>秦汉</b> 参谋 参军 录事 记室 主簿长</p><p class="ql-block"><b>唐宋 </b>幕僚 幕职官</p><p class="ql-block"><b>明</b> 幕友 幕宾 幕客</p><p class="ql-block"><b>清</b> 馆宾 宾师 西宾 西席 老夫子 师爷</p> <p class="ql-block">繁盛之因</p><p class="ql-block">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地僻、人工不修,土之所出,不足食土之人,秀民不得业,则往往以治文书、托官府为幕客,盖天性然也。 -﹣章学诚</p><p class="ql-block">人多地狭</p><p class="ql-block">绍兴是"三山六水一分田"的"泽国",地狭且晓,而长期安定的社会氛围所繁衍的大量人口,加剧了人地矛盾,"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 到清代,绍兴人口密度地达每平方公里579.55人,居全国地级市人口密度的第三位。绍兴地狭民稠的人地矛盾,成为绍兴人离开故土游幕他乡的社会经济原因。</p><p class="ql-block">崇文风尚</p><p class="ql-block">绍兴自古形成了"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弦诵之声,比屋相闻"的社会风尚,文风炽盛。据统计,绍兴中举人者明代882人、清代2402人,应考者越多,落选者也越多。屡困场屋、仕无望的绍兴读书人被迫放弃或者暂停举业,学做绍兴师爷,选择了一条佐官为治的出路,这也是绍兴人成为师爷主流群体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师爷求仕心路</p><p class="ql-block">入仕为官是古代读书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师爷多为屡试不第的读书人,他们抱有进取之心,常怀仕途之希冀。不少师爷在作幕期间仍参与科考。徐渭二十岁中秀才后,两次参加绍兴府乡试皆不成。后虽在胡宗宪幕中为师爷,但仍参加科举考试,直到四十一岁,经历了八次考试的他,始终未能中举。他自嘲"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这对他的人生造成极大阴影。</p><p class="ql-block">龚萼在给许思湄的信中感叹道:"天然生成我以不愚不智之身,而困我于不死不生之地。抱牍非吏,佣笔非胥……"寥寥数语,道尽入仕不得之苦郁,抱负不成之落拓。汪辉祖被后世称为"清代第一刑名师爷",然其在幕期间,依然"专治举业,逢场必到"。对于许多师爷而言,"舍孔孟习申韩,豪笔游燕南,非素志也"。</p><p class="ql-block">师爷入仕之路虽艰难坎坷,却也有成功入庙堂之人。雍正皇帝曾说:"今之幕宾,即古之参谋记室,凡节度观察,皆征辟幕僚,功绩果著,即拜表荐引"。童华师爷因体恤民艰为雍正所喜,授陕西知府。汪辉祖也于乾隆四十年得中进士,后成为一代名吏。</p> <p class="ql-block">作吏传统</p><p class="ql-block">师爷的渊源是胥吏。就"胥学"和"幕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两者基本相似,原来充当胥吏的绍兴人或他们的子孙后代,更为得心应手。绍兴人由"胥吏"转变为"师爷"便也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亲缘关系</p><p class="ql-block">绍兴人讲究亲缘关系,这成为绍兴师爷登堂入室的一种重要背景。绍兴师爷由胥吏演变而来,在全国衙门之间,纵横上下形成了严密的网络,他们之间存在着干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此外,背井离乡的绍兴人依靠亲缘关系相互荐,更易立足。</p> <p class="ql-block">天井</p><p class="ql-block">房与房之间的露天空地,因四周被房子与围墙所包围,形状如深井,故名"天井"。以前有财力建造深宅的,多为经商之人,他们以积聚为本,造就天井。下雨天,雨水落到房顶上后,汇集于天井,这种作法雅称"四水归堂",寓意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家中,聚水、聚财、聚福气,俗称"肥水不流外人田"。</p> <p class="ql-block">师爷类型</p><p class="ql-block">佐治﹣﹣辅佐地方主管官员治理一方,是师爷总的职责。但地方事务很繁杂,主管官员一般都负有多方面的责任,所以,师爷便随之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师爷都负有专门的职责,即都从事专门的幕务。</p> <p class="ql-block">鉴知讲堂</p> <p class="ql-block">娄心田传记</p><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娄心田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督军府秘书。马占山本为东北军老将,有军阀作风,他虽知不宜,但这样方能显出威风,虽然成为正规军了,这风气也不见收敛。娄心田屡次为其出良策、献忠言,帮助马占山整顿风气、提升队伍实力,深受其重任,是马占山的心腹之一。</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竭力为马占山出谋划策,在嫩江铁桥抗击日军,这是中国军队抗日的最先枪声。后随军至西北,转入西安特货公栈任经理,曾为东北军与红军充任联络,为陕北根据地军需提供方便。</p><p class="ql-block">娄心田这一生,为人清正,不计得失,甘于幕后,却又尽心竭力、鞠躬尽瘁,实为绍兴师爷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清廉师爷集】 徐渭传记</p><p class="ql-block">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山池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一生工书善画,诗、文、戏曲均有极深造诣,堪称旷世奇才。20岁中秀才,虽才华横溢,然屡试不第。</p><p class="ql-block">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升任漸闻总督的胡宗宪,钦慕徐渭的才识,而徐渭亦钦佩胡宗宪的抗倭胆略。经过多次相邀,胡宗宪终于将徐渭招入幕府,充当幕僚。入幕之初,徐渭为胡宗宪创作的《进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的赏识。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此后,徐渭随总督府移驻宁波、杭州、严州(今浙江建德)、崇安等地。他『知兵,好奇计』,为胡宗宪谋划,助其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回顾徐渭短暂的为幕生涯,他清廉自守,不逐名利,爱国守正,彰显其凛然之风骨。</p> <p class="ql-block">堂后听审</p><p class="ql-block">堂后听审是刑名师爷的职责,有清一代已制定完善的《大清律例>,从顺治到同治的200多年间,法律条文已经发展到1800多条,各样判例更是累积无数,一般官员司法审判时,往往需要精通法律的师爷辅佐。这一组彩塑作品展现了清代地方官员升堂审案时的情景,因为没有官方身份,师爷只能坐在后面听审,但却是真正的"主心骨"。一旦发现当事人的证供有问题,就差人递条子;遇到大老爷意气用事时,更要及时提醒,可见师爷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孙云章介绍</b></p><p class="ql-block">孙云章,清末山阴阳嘉龙人,出身于师爷世家。光绪年间(1875-1908)为广东惠潮嘉道署师爷。他精于幕学,勤于幕业,心血所积,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业幕资料。虽历百年,本馆所收集到的仍为数可观,其中手抄资料即达200万字,书札公文手稿亦多达300余件,其内容之搜求之勤,用功之深,令人深感不易。这些资料从多方面揭示了绍兴师爷的业幕情况,并具有广泛的历史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孙云章为一名普通的绍兴师爷,然而,唯其普通,才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展示师爷的真实状态。</p><p class="ql-block"><b>幕学传承</b></p><p class="ql-block">绍兴师爷有其独特的传承之路,即通过幕帮发展壮大各自的师爷群体,可分为亲戚、世谊、同乡等类别。拥有血缘关系的绍兴师爷结成的帮,是最为亲密牢固的。通过亲缘关系代代相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孙云章出生于师爷世家,其高祖于乾隆间为幕多载,留下了大量的作幕资料,这对孙云章学幕、作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为了让自己的儿孙辈学有所凭,干好师爷这一行,孙云章用30年的时间笔耕心织,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殷殷期盼之情,令人钦佩。其长子、三子也不负其所望,继承其衣钵,成为了绍兴师爷之一员。</p><p class="ql-block"><b>异地就馆</b></p><p class="ql-block">按清朝法律,师爷必须回避本乡本土,前往外省外府为幕,于是,绍兴师爷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孙云章高祖一生游幕四川灌县、涪州等地,孙云章本人则远赴广州,长子、三子也分別在粤省海丰、潮州为幕。异地谋生多不易,漂泊别离苦思乡,孙云章家族远离家乡就馆为幕的经历,乃"绍兴师爷"这一群体的真实缩影。</p> <p class="ql-block">师爷生涯</p><p class="ql-block">告谕吏民﹣﹣师爷到岗后的首要事务之一</p><p class="ql-block">官员到任,下车伊始,即须告谕安民。其后,为整肃衙门,安定地方,放告治事,征税催粮,乃至种种兴利除弊、匡正风俗之务,均须颁发告示,晓谕于众。因此,告谕是官员行政治民的重要手段。孙云章师爷所遗的"告谕"类手抄资料及文稿颇丰,有放告谕示、上任谕贴、逾各铺户等。</p><p class="ql-block">执掌钱谷﹣﹣官员履任之命脉</p><p class="ql-block">孙云章任广东惠湖嘉道署师爷多年,所经手案件不计其数,公务涉及广猎,所遗资料众多。经过整理,孙云章遗留资料中,涉及师爷职业内容的大致可分为"告谕吏民"、"执掌钱谷"、"司理刑名"、"案牍公务"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孙云章师爷手录的钱谷方面资料,大致分三类:一是官员到任钱娘交盘的种种事项;二是揭税征收支解、财政核算支销的种种法规成例;三是民间借贷、买卖、质押等经济关系的则例,而后两类内容以广东省例为多。零省地处沿海,且工商业较盛,故其中渔政、船政、典业、铁税等内容颇多。而在资料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是官员到任交盘的内容,观其项目之多,手续之繁,用心之深,真乃锱铢必较,而其告诫之细,可谓耳提面命。</p><p class="ql-block">司理刑名﹣﹣最考验师爷的工作之一</p><p class="ql-block">听讼断狱历来是地方官的头等要务,担任司法佐治职能的刑名师爷在幕中亦位居首要。刑名之学堪称至深至难,孙云章师爷所遗数量最多、用功最深的也正是刑名类资料。洋洋大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律例,仅一部《大清律例》中就粘贴手抄资料数百,漫透了其钻搜求的心血;另一类为其辛勤搜求手录的成案类资料,这些占代司法权威性案例的作用往往不亚于法律条文。</p><p class="ql-block">案牍公务﹣﹣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p><p class="ql-block">孙云所遗案牍资料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其收集手录,用作参考的秉详、批示类资料;二是其经过整理誊录的自己批办公务的记录;三是其经办公务所手拟的批文与书札底稿。这些资料真实被露了一个师爷案牍公务的情形。</p><p class="ql-block">孙云章师爷作为广东惠潮嘉道暑的师爷,其案牍公务涉及广泛,刑事、民事、外事、上禀、下伤、移至,头绪众多,其烦其劳,可以想见。其中致汕头英国领事的多份照会,更为一般业幕资料所罕见,对反映近代粤省涉外商务与外交态势,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官场交际</p><p class="ql-block">官员身入官场,在其周围即构成一张封建政治关系大网,上司、同寅、同年、师友,方方面面均须交际应酬,师爷身处其中,自然不能免于此。从孙云章的这些珍贵的资料中,我们可一窥清朝官员、师爷生活中人情往来之实情,略见当时官场交际应酬之状。</p><p class="ql-block">孙云章所遗资料可分三类:一为其手录的各类贺禀资料;二为其亲笔应酬性书札手稿,内容多系在广东惠潮嘉道暑为幕主代拟的信札;三为其高祖在乾隆年间(1736-1796)游幕于四川灌县等地时替主官王宓所作的书札手稿,数量达139件。</p> <p class="ql-block">灶间</p> <p class="ql-block">灶台两口炒锅,两个炖罐,烧火不在前面。</p> <p class="ql-block">背面是烧火间</p> <p class="ql-block">菜品有鱼,肉,全家福,茨菇,腐乳,还会有酒,可以说伙食很好了。</p> <p class="ql-block">食柜</p> <p class="ql-block">夹层居然还有雕花件</p> <p class="ql-block">回到街上</p> <p class="ql-block">自然水洗涮</p> <p class="ql-block">海盐码头</p> <p class="ql-block">竹片山墙</p> 民俗风情馆 <p class="ql-block">安昌民俗风情馆</p><p class="ql-block"> Anchang Folk Custom Museum </p><p class="ql-block">安昌历史悠久,民风雅俗本厚,位于古镇街尾的民俗风情馆中展示了安昌风土人情,整个风情馆依托谢家台门而设,一层分前后三进,分别展示了绍兴的纺织文化、婚礼嫁娶风俗以及年末祝福场景,楼上为古时小姐闺房,内摆放有半榻铜床,上刻99个小孩,以期盼新人添丁凑百,故又称"百子床"。隔壁还陈列有清代女装,民国女装,清末民初男装。安昌民俗风情馆还原了老绍兴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示原汁原味的越中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参观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前 言</p><p class="ql-block">本馆向您奉上的,是一叠传统生活的画页,一组往昔岁月的老照片,一杯陈年的醇酒。鲁迅大师笔下的绍兴风情,令人心仪神往,安昌作为几个世纪中绍兴乡间的最大市镇,其民俗风情典型地道,丰富多姿。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在习焉不察中蓦然回首,这些民风习俗正在离我们远去。当历史又将翻开世纪新页时,留住几许岁月的陈迹,让为探访"鲁镇"风情而来的远方朋友、为追寻祖辈生活而来的年轻朋友、为重温旧日体验而来的老年朋友各有所得,这是我们的心愿。</p><p class="ql-block">二000年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祝 福</p><p class="ql-block">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鲁迅的话</p> <p class="ql-block">这小板凳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南沙哔叽馆</p><p class="ql-block"> Nansha Serge Hall </p><p class="ql-block">安昌古旗</p><p class="ql-block">安昌古濒杭州湾,植棉始于宋元。清初海岸线北移,大和山塘外骤涨广袤滩涂,经百年垦殖,成万顷棉桑麻南沙地。据资料记载,清中期至民国初,安昌近乡一带"木棉之利,岁登数十万"。农家土织布日产千匹,布质坚实细匀,被誉为"南沙哔叽"。安昌街市集方圆数十里棉、布、米粮,百业兴盛。遂成绍兴乡间最大商市,跨萧绍两县的商业金融中心。老街中市"花行堡",成为绍兴最早的棉花市场、棉业中心。本馆搜集民间留存的传统棉织工具及土布衣物,配以乾隆御题《棉织图》,可略见安昌当年棉织全盛时期之一斑。</p> <p class="ql-block">安昌棉区图</p> <p class="ql-block">弹花机</p> <p class="ql-block">纺纱机</p> <p class="ql-block">织布机</p> <p class="ql-block">各色土布</p> <p class="ql-block">棉业情形</p> <p class="ql-block">花行土布店</p> <p class="ql-block">游子吟</p> 中国银行旧址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旧址位于安昌古镇东市南岸,中国银行旧址昌赵氏所建,民国22年中国银行在此开设安昌办事处,建后又成为中国农业银行驻安昌之所,是安昌金融业的重習建国旧址。</p><p class="ql-block">进入银行,办公室里是一个大大的柜台,柜台内张桌子上摆放着一些帐簿、台灯、算盘、电风扇之类;在靠墙而立的旧橱旁,是一只挂钟和挂钟下的老电话。</p><p class="ql-block">位于西侧,有中国银行安昌办事处的金库。因金库</p><p class="ql-block">贮存货币、金银、帐册的重要设施,故建筑是很讲究的双层实砌砖墙,上下装有铸铁气眼网板、周围铺木地板风防潮,上面复钢筋混凝土弧形顶,再外铺50厘米黄防火。</p><p class="ql-block">沙'。是</p><p class="ql-block">驾以已</p> <p class="ql-block">自1912年成立以来,中国银行已经傲然屹立百载年华。</p><p class="ql-block">回首这风云际会的百年,既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金融史,亦是新中国征程的缩影。</p><p class="ql-block">漫长的一个世纪,中国银行始终秉持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稳健的经营理念、顾客至上的宗旨、诚信为本的品质,持商业自主之信念,循银行发展之规律,向着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不断迈进,成为中国唯一持续百年的银行,谱写了中国金融史的一段传奇</p><p class="ql-block">走过百年历史沧桑的中国银行,受命于危难之时,其成长脚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她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经历了近现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伴随着中国的变革,伴随着民族的苦难、伴随着国家的崛起,中国银行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以振兴金融业为己任,积极开拓市场,稳健经营,表现了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p><p class="ql-block">百年征程,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经历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日益强大。</p><p class="ql-block">安昌中国银行作为为数不多的旧址之一,尤为珍贵。特在此设立日中国银行展陈馆,向大家展示中国银行发展的百年历程以及各类钱币票据。用图文、实物等资料,浓缩时光、展示历史,为大家呈现一个银行的自强不息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安昌办事处"旧址</p><p class="ql-block">本址为清代安昌赵氏所建,曾开设赵正源花行、通汇花行。清末民初易主周家,名復慎堂,开设同春花行。民国二十二年(1933)中国银行在此开设安昌办事处,全面整修房屋,掺入西式风格,后设金库,面貌留存至今。后上海绸业商业银行、浙江地方银行相继开设于此,建国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驻安昌之所,是本镇金融业的重要历史旧址。</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绍兴银行业概况(一)</p><p class="ql-block">1910年(清宣统二年),浙江兴业银行、大清银行(中国银行前身)、浙江省银行,先后在绍设立经理处,仅司收发银钞,不办理汇兑,是为绍兴有银行业务之始。1912年1月24日,孙中山下令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1914年(民国3年)9月,中国银行在绍兴城区大路下岸设立分号(支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发行兑换券(钞票),代理国库,经营同业存放业务。至此,私营钱庄一统绍兴金融业的格局宣告结束。绍兴中行成立后立即显出绍兴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建国前30余年,扎根古越、砥砺前行,从行使央行职责期间的以"同</p><p class="ql-block">,开经的任局中国部行起外赛</p><p class="ql-block">业放款"、"同业拆借"支经持金融业放</p><p class="ql-block">悉口」通</p><p class="ql-block">款,到轉变营职能后直接开办工商业放款</p><p class="ql-block">业务,都为发展</p><p class="ql-block">行国中</p><p class="ql-block">绍兴经济作出了</p><p class="ql-block">使</p><p class="ql-block">举足轻重的贡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有数据表明,到1946年4月其放款余额已达5414万元,企业遍布当时绍兴。…(以已间)勇于特区调区大量下停(下大品)的中国银行</p><p class="ql-block">的主要行业。</p><p class="ql-block">经全号回报</p><p class="ql-block">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抢兴中国银行存折</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绍兴银行业概况(二)</p><p class="ql-block">随着民国初年银行业开始兴起,小荷露出尖尖角,一个由银行、钱庄、当铺组成的金融业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典当业和钱庄业如江河日下,先后收歇、逐浙衰落,银行业则如雨后春笋一般,日见增加,不断壯大,银行与钱庄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实现相互轉换,银行替代了钱庄业,占据主导地位。民国期间绍兴先后出现14家银行,其中在绍兴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家银行有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4家;地方银行有浙江地方银行、绍兴县农民银行、绍兴县银行3家;商业银行有绍兴农工银行、绍兴丝绸银行、绍兴绸业银行、两浙银行、大陆银行、四明银行、建业银<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7家。以上银行在绍兴解放前夕尚存10家,有银行职员168名。</span></p><p class="ql-block">■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绍兴中国银行兑付的国为中国银行支票(正反面)</p><p class="ql-block">■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报兴中国银行与招兵四明银行同业存款凭证</p><p class="ql-block">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绍兴中行为客户办国的(遭失图单持失及保证书书)</p><p class="ql-block">■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绍兴中行信汇委托书</p> <p class="ql-block">金库 Vault </p><p class="ql-block">金库乃银行贮藏货币、金银、账册的重要设施。</p><p class="ql-block">库房高2.9米,宽3.5米,长4.7米。双层实砌砖墙,上下装铸铁气眼网板,四周铺木地板,以通风防潮。上覆钢筋混凝土弧形顶,外铺50厘米厚黄沙层,以防火。</p><p class="ql-block">该铁门高1.9米,门锁为银行特制,需三把不同的钥匙同时在场方可打开,缺一不可。这三把钥匙分别由不同的人保管,确保了金库的安全。目前钥匙已遗失,无锁匠能开此门。</p> 百年仁昌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