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散记》之十——翰墨丹青,澄怀观道(一)

淡远(拒聊)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翰墨丹青,澄怀观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 / 淡 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翰墨丹青,澄怀观道</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是中国的书画艺术中心,大家荟萃,名流云集,美术馆、画廊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而我恰恰又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每次来京,只要有机会,总会忙里偷闲到这些场所逛上一逛,看上几眼。用朋友的话说,叫做“犒劳犒劳眼珠子,过过眼瘾”——因为咱光看不买,囊中羞涩吗。但在我想来,这不光是犒劳眼珠子,一饱眼福,也“犒劳”心灵,因为文化艺术可是豪华精美的精神美食啊!所以,这次也不例外,况且是有备而来,故而多看了几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若寄,不厌家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画院隶属北京市文化局,院里许多工作人员包括画家都是妻弟的朋友,每次来京我几乎都到这里参观一下美术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因此,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北京画院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北京画院成立于1957年,由齐白石大师任名誉院长,白石老人篆刻的“大匠之门”被定为该院的院徽。如果说北京是白石老人的艺术故乡的话,那么北京画院毫无疑问就是他的“艺术之家”。因此,北京画院美术馆是以陈列齐白石作品为特色的一座主题美术馆。下辟齐白石纪念馆,2012年5月,又与文化部联合成立了“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这一学术研究机构。如今,北京画院美术馆已经成为研究齐白石艺术、弘扬齐白石文化的重要平台,白石老人的主要作品以及手稿、笔记等文献资料,大都收藏在这里,每年分主题轮流展出。前几次我有幸欣赏了“草间偷活——齐白石工笔草虫精品展”、“大匠之门——齐白石山水画精品展”。其中的一幅山水画《十里蛙声出山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命题作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位文学大师和一位国画大师一次高层次艺术理论探讨的结晶。一次,老舍先生到白石老人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从诗中选取“蛙声十里出山泉”一句,请白石老人作一幅画。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比用文字表现音乐还要有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次的“通感”话题,在艺术表现上是一个难题。据说白石老人答应后,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意象,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画卷之后,不禁拍案叫绝。只见白石老人用简约的笔墨在一带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溪流,几只小蝌蚪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远在大山深处山泉上游的青蛙,使人仿佛隐隐听到和着奔腾的泉水声,远处的蛙声响成一片的艺术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通过以形写神、虚实相生、意象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了如此空灵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可谓神来之笔,令人赞叹不已,无愧大师风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北京画院,接待我们的王副院长是蓬莱人,既透着一股子胶东人的豪爽劲儿,也不乏京城机关人的精明干练,已早在大门口迎候我们。听说我们是奔着白石老人来的,他冲着我内弟哈哈大笑:“马哥,真是缘分啊!为纪念白石老人诞辰150周年,我院主办的‘人生若寄——齐白石手札情思展’,元旦开展,今天是最后一天。您来得正巧,明天来可就看不到了,马哥你们真是有眼福啊!”</p><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绘画、书法、石印、手札等各种类型藏品中,手札的分量之重、体系之完备、种类之繁多,是国内外任何机构或个人都无可比拟的。走进展厅,果然名不虚传。此展完整地呈现了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手稿,包括日记、信札、杂记、诗稿等,琳琅满目,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展厅,有一批北京市民关蔚山捐赠的齐白石画作引人注目。在这批作品中,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套《十二属图》(即十二生肖)了,是首次与世人见面。众所周知,齐白石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虽画过不少动物,而画整套的十二生肖确实罕见。白石老人在《十二属图》题跋中写道“蔚山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先生今已为友也,出画属题四字,予始得知心苦。 八十五岁白石,乙酉”。 原来,关蔚山请齐白石画十二生肖,可齐白石以其中的龙是虚构之物未曾见过为由而加以推却。于是,关蔚山就请画店每年向齐白石求两三张画,用了四年的时间,终于集齐了一套十二生肖。从画上的年款来看,最早的作于1940年,最晚的则作于1944年,正如老人所言“用心四年,始集成”。而此时,两人也结下了笔墨情缘,成为好友。当大功告成之日,关蔚山请齐白石为之题跋,齐白石欣然题下了这段跋语,可谓不可多得的艺坛佳话。由此,我们得以欣赏到白石老人所绘的散发着浓郁中国情调的十二生肖图,实属难得,幸甚,幸甚。应感谢关蔚山先生用心良苦,为后人留下了这一稀世瑰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层展厅,主要展出的是现存最早的齐白石“一出一归”日记《癸卯日记》。齐白石年轻时一直在家乡湘潭做木匠,业余时间习练书画篆刻,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1902年秋,齐白石时年四十岁,在西安任职的友人夏午诒来信,请齐白石到西安教其如夫人姚无双学画,并寄来束修和旅费。同在西安的友人郭葆生也写信说,作画刻印不能”株守家园”,必须“于游历中求进境”。在夏午诒、郭葆生二人的推动下,齐白石欣然成行。在西安,齐白石课画之余,游历了诸多名胜古迹,还结识了时任陕西臬台的著名诗人樊增祥。翌年春,夏午诒进京谋职,齐白石随行。居京三月余,走水路经天津、上海、武汉返回湘潭。此行为齐白石的第一次远游。在北京的三个多月,齐白石看了许多古画、古印,与卓有见识的书画家、鉴赏家多有过往,眼界、胸襟大为开拓。应该说,这次“远游”,为齐白石以后的艺术精进和“衰年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予自此方悟得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理不谬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第四展厅,主要展出的是齐白石的日记及文章手稿,除个别篇章和个别论画段落外,大都未发表过。齐白石视艺术为“寂寞之道”,从不宣传自己,这些日记和文章也从不示人。这让我想起了至圣先师孔子的“述而不著”,还有陈丹青等旅美艺术家的文学老师木心先生讲的世界文学史,生前一再叮嘱不让出版,死后由陈丹青整理听课笔记出版问世,引起热议。我想,这些先贤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天资、勤奋、机遇等因素外,能够耐得住寂寞,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难怪当下不出大师,耐不住寂寞,追名逐利、心浮气躁,应是症结之所在也。</p><p class="ql-block"> 白石老人逝世后,家属把包括手稿在内的遗作捐给北京画院。今天,这批手稿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向世人提供了鲜为人知的有关齐白石生活、思想、情感、性格、交游、成长和艺术创作等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弥足珍贵。可以说,“寂寞之道”是白石老人一生的从艺总结,值得我们后人深思反省!</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帧《齐璜自书润例》,引起了我的关注。这是白石老人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写的作品收费价格:“扇面大者三十元,中者二十五元。红色重用十元,少用五元。刻印朱文廿元,白文十五元。以上每元加一角。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字不答应。”明码实价,一清二楚,不用讨价还价,不知省却了多少口舌和麻烦啊。从中也折射出老人的质朴、耿介与可爱,多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农家老汉,又多像一个天真稚拙的孩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人生若寄》展览,我为白石老人卓越非凡的艺术成就所深深折服,更被大师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所深深打动。齐白石大师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画笔墨酣畅,浑厚华滋,苍莽雄秀,自成一家,是国宝级艺术珍品,被国家禁止出境。他告诫学生“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艺术箴言,不仅对于绘画艺术教学有着深刻的启迪,对其他艺术门类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至今为艺术界所津津乐道。他的成功决非偶然。其在诗书画印各方面的成就在于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敏感的艺术潜质,在于一生中得力于夏午饴、郭葆生、樊增祥、林风眠、徐悲鸿等一批“贵人相助”,也在于他的长寿与健康。而这些成功的要素中,他的勤奋和淡泊是最重要的。从展览中陈列的一本本日记、文稿、手札我们可以想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的长者,在“五出五归”的路途中,于驿站、于舟中、于邮亭提笔舔墨,匆匆记下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想。这些长年积累下的心得体会完好地呈现在此次展览上,让我们有幸更为深入地体味老人笔下的艺术情感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这些日记、文稿、手札,应该比他的书画作品更有研究价值,值得后人仔细咀嚼、体味和深入研究、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画院西厅,正在举行由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王馆长问还看不看。我说值此良机,岂有不看之理?于是欣然前往观赏。</p><p class="ql-block"> 实景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按题材划分的一个门类,多以写实手法描写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园林宅邸等客观景致。相对于画家在游历之后,依靠目识心记所绘而成的胸中丘壑,实景山水画更为真实和可辨。它滥觞于魏晋,成熟于隋唐,至宋元鼎盛,到明清内容愈加丰富。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清代徐扬的《乾隆南巡图》等,均是实景山水的佳作。此次展览立足于这一主题,荟集了文征明、倪云林、石涛、髡残、龚贤、王翚等30余位明清文人画家的实景山水佳作,向观众展示了江浙文人的行旅风尚、古都金陵的遗民喟叹、私家园林的筑造热潮与隔空遥想的山水寄情。一件件作品,就像一张张饱含家国情怀的山水明信片,言说出画家对家山故土的热爱,对万里壮游的期冀。展览根据作品情绪节奏的悲喜缓急,分为四个板块:“遗民泪尽胡尘里”,谱写了明清鼎革之际,怀道抱德的文人以节义来表达的故国之思;“江湖万里水云阔”,体现了画家对山水游历的热衷;“同看家山万叠屏”,讲述了明清时期江浙文士重新建立地域文化的政治诉求,以及在这种诉求下迸发的家园之情;“信有山林在市城”,则汇集了明代造园之风勃兴下的园林绘画,真实地再现了几百年前的江南园林景致。这个展览,艺术地再现了明清遗民隐士、文人画家的故国泪、家园情,有一种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我想,这就是艺术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握别王馆长上车后,我急忙打开赠送的白石老人的《人生若寄》,一函四卷,印制精美,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不禁欣喜若狂,暗想回家后一定细细拜读,再接受一次艺术的洗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