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胡 同

凛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胡同,(南方)也称“里弄”、“巷弄”,是联接城镇街道之间通向居民区的通道。汉语”胡同“一词源自元朝时期的元大都(北京),因蒙古人被称为胡人,有居住元大都城内的特权,他们居住区的通道为“胡人通道”,久而久之语化为“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北京胡同布局逐渐形成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4年(1267年)元大都开始建设时期。13世纪中期,越来越多的“胡人”拥住进都城之内,在建设居住区时自然形成了通往各住宅区(院)的“胡人通道”即“胡同“。经过元、明、清、民国等数代600多年的建设完善,形成了北京内城街道斜街马路和密如蛛网大小胡同的城市“阡陌”。据传北京街巷胡同最多时达6000多条,“老北京”人有“大胡同3600,小胡同如牛毛”一说。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北京胡同达3300多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1980年时北京街道胡同总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6029条;1982年时城区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4550多条;1986年统计北京4城区胡同为3665条。为保护古都风貌,保持北京城市特点特色,北京市先后分3批划定了33片古都历史文化保护区,从立法角度保护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保持了古都特色风貌。北京胡同星罗棋布,北京胡同文化博大精深,北京胡同名称包罗万象,计有“江河湖海、地理方位、日月山川、风火雷电、地形地貌、寺庙庵堂、官民人物、商品市场、动物植物、港湾井渠、各种数字”等等等等。老北京纯正胡同语言轻音重音搭配,加上“儿化韵”、“吞音儿”和一些副词俚语,极具诗韵和地方特色。在北京居住几十年了,从来没有深入探访过北京胡同。近期闲来无事,突然产生了行走北京胡同的冲动。在今年夏秋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分别走过了几十条极具北京特点的著名胡同,包括最长最短、最宽最窄、最直最弯、时间最久、最繁华、文化气息最浓、居住名人最多,以及“知名的“八大胡同”还有多条“斜街“等。现(分3篇,一、北京特色胡同探访;二、八大胡同;三、北京斜街,二、三后续发布)简略介绍,予您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北京特色胡同探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1、北京最长胡同一一东交民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和崇文门西大街北侧並与之基本相平行的约200米处,东起崇文门内大街北京同仁医院东侧,西抵天安门广场东侧路,中跨台基厂大街和正义路,全长1600多米,是北京最长的胡同。早在元大都时期这里建有运粮小港,从江南经大运河“舶来”的江米在此卸货,岸上有售卖江米的店铺。明朝时形成胡同,称“江米巷”。因位于中轴线以东,又叫“东江米巷”,与之相对称的还有“西江米巷“。清朝宣统年间改称东、西“交民巷”。因东交民巷临近皇宫,历史上这里建有“太医院”、多处衙署和王公府第。在中国近代史上,东交民巷有着浓重的一笔。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叩开大清国门,法奥比日英意德荷美等国的使馆和公使馆以及多处银行、洋行、商号、教堂、俱乐部、会馆、邮局、跑马场等先后在东交民巷及附近建成,所以东交民巷各式洋房林立,极具域外特点。许多建筑已成为全国或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曾在这里发生,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和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也都是在这里签订,1949年2月解放军进入北平,毛主席亲自指示,一支部队从东交民巷入城,以洗中国百年耻辱。新中国成立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博物馆、北京市公安局、北京警察博物馆等大单位在东交民巷落户。现在,东交民巷是北京唯一一处洋房特色街巷保护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交民巷路标矗立在崇文门内大街西侧北京同仁医院一隅</span></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原法国大使馆和日本公使馆以及其他使馆组成的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法国邮政局旧址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洋房林立,极具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博物馆、影视中心座落在东交民巷。</p> <p class="ql-block">东交民巷街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2、北京最短胡同一一 一尺大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 “一尺大街”並非只有“一尺”长短,而是北京著名胡同(街巷)杨梅竹斜街西端的一小段。其东端位于杨梅竹斜街与樱桃胡同相交处,西端是桐梓胡同与延寿街相交处,毗邻琉璃厂东街,全长仅有约10米,胡同北侧只有3家店铺,南侧也是3个门脸。是北京最短的一条胡同。</b></p> <p class="ql-block">樱桃胡同与杨梅竹斜街相交处便是“一尺大街”的东端。</p> <p class="ql-block">“一尺大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镶嵌在街面的“一尺大街“铜牌</p> <p class="ql-block">“一尺大街”胡同管理公示牌显示“一尺大街“仅有10米长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3、北京最宽胡同一一灵境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灵境胡同位于西长安街北侧並与之平行的约3、4百米处,东起府右街,抵中南海西围墙,西至西单北大街,向西接劈才胡同,西黄城根南街交胡同中段,全长660多米。灵境胡同分东、西两段,东段原为皇城西城墙的一部分(后改为街巷),因此处建有皇家道教寺庙灵济宫,老百姓转音称林清宫或灵清宫,亦称东段为林清胡同,进一步转音为“灵境胡同“;西段原为细米胡同,后与东段並称为“灵境胡同“。“灵境胡同”是北京最宽的胡同,最宽处达32米多,俨然是一条宽阔大街。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清末翰林院编修陈宝琛,解放军大将陈庚曾在灵境胡同居住。</b></p> <p class="ql-block">灵境胡同东端矗立的</p><p class="ql-block">“灵境胡同”路牌</p> <p class="ql-block">灵境胡同1号院的红漆大门</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灵境胡同街景</p> <p class="ql-block">灵境胡同街巷管理公示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4、北京最窄胡同一一钱市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钱市胡同是北京数千条胡同中最窄的胡同,全长50余米,平均宽度70厘米,最窄处仅40厘米,一人只有侧身才能通过,两人绝无可能相对而行。钱市胡同位于前门外廊房二条与大栅栏商业步行街中间,东头交珠宝市街,西端为一庭院,数间铺房,並设有化银炉,是清朝官办的银钱交易市场,“钱市胡同”由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钱市胡同西头庭院门牌号为“珠宝市街37号”</p> <p class="ql-block">钱市胡同只能一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钱市胡同东端是珠宝市街,与前门大街相平行。</p> <p class="ql-block">钱市胡同“简介标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5、北京最直胡同一一灵境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灵境胡同不但是北京最宽的胡同,还是最直的胡同(之一)。从东至西600多米除了有局部稍窄一点外,全程没有一个(拐)弯。说它是北京最直胡同实至名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最直胡同图片见北京最宽胡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6、北京最弯胡同一一九湾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北京有不少拐弯抹角的多弯胡同,唯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南侧,东起南北向的铺陈市胡同,西至留学路,全长约390米的九湾胡同拐弯最多。九湾胡同是由此地原来的河沟渠道走向衍生而来的,九“湾”也是因“水”而定,读音又明示是“弯曲“、“拐弯”,故而!九湾胡同拐弯並非只有九道弯,而是大小共13道弯,平均二三十米就有一道弯。可谓最弯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b></p> <p class="ql-block">九湾胡同东端相交铺陈市胡同</p> <p class="ql-block">九湾胡同西口在留学路北段</p> <p class="ql-block">九湾胡同内景</p> <p class="ql-block">九湾胡同各大拐弯处实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7、北京最具历史感的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街巷)一一国子监(成贤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国子监(胡同),其实並不是一条胡同,而是一条街,因街上在元初建有国家最高学府一一国子监(亦叫“太学”、“国学”)而称“国子监街”,常称“国子监”,其北侧临国子监之东还建有“太师庙(孔庙)”。其实这条街的真实名称叫“成贤街”。但北京市将国子监(成贤街)定义为北京十大著名胡同(之一),是北京自元代就存在的古老街巷。国子监(街巷胡同)位于东城区,东端接雍和宫大街,距雍和宫西大门数百米之遥。西头至安定门内大街,向西通车辇店胡同,全长680米,平均宽度12米。国子监(成贤街)两侧国槐古树阵列,街上建有四座形制相同的彩绘牌楼,两端的各一座牌楼匾额为“成贤街”,国子监和孔庙左右两侧各建有一座牌楼,匾额为“国子监”。行走在“成贤街”上,一种强烈的历史感油然而生!国子监位于街巷北侧,座北朝南,建于元初至元24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287年),是元、明、清三朝的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占地20000多平方米(约30亩),数十栋(间)古建,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国子监内现陈列有清乾隆《十三经刻石》,即清䢀隆期历时12年刻制的13部儒家经书,共63万余字,190碑。孔庙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晚国子监十多年)在邻国子监左侧而建,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先师孔圣人的场所。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约33亩),古建7400平方米。孔庙第一进院落中陈列有198通进土题名碑,刻有元明清三朝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历史名人于谦袁崇焕林则徐等赫然在上。国子监、孔庙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合辟两机构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成贤街街景及其牌楼</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牌楼</p> <p class="ql-block">“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太学国子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收藏陈列的清乾《十三经书刻石》(共190座,65万余字)</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大门</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孔圣人雕像肃立于北京孔庙大成殿前</p> <p class="ql-block">太师庙正门东侧竖立的“下马(轿)石”,旧时代官员人等到孔庙拜谒孔圣人,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将须下马。</p> <p class="ql-block">北京孔庙第一进院落内陈列的元明清198通进士题名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8、北京文化氛围最浓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胡同(街巷)一一琉璃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要数文化氛围最浓的街巷胡同,非琉璃厂莫属。琉璃厂其实不是一条胡同,而是一条街,街分东西,各在南新华街中段东西两侧。琉璃厂更是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或传统文化展示场所。之所以称为“琉璃厂“,是因为早在元代时期,这里是烧制琉璃制品的官窑,元大都建设宫殿所用的琉璃瓦均出产自这里。后来,明朝建北京外城时官窑括在其中,遂搬迁至门头沟,而“琉璃厂“的地名保留并流传了下来。清朝时期,清政府在京城实行“滿汉分城居住“制,汉族官员商人百姓均居住在城外或外城,琉璃厂及其周边就聚集很多汉官汉商文化名流,各地的会馆(驻京办事处)也多设在这里。另外,每届进京赶考的举子也都租住于此。久而久之这里成了汉族官员上层人士和文化名人聚集的地方,同时也形成了文化交流、藏书画作、笔墨纸砚、文房用品售卖的店铺和交易场所,並逐渐孕育成了历三百余年海内外闻名人文荟萃名店林立的琉璃厂文化街市,滋养了一批百年数百年老店和老字号名店,如荣宝斋、古艺斋、萃文阁、一得阁、茹古斋,中华书局、中国书店、商务印书馆等等。 民国时期,1927年,北平市在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开辟“和平门”,之北为北新华街,之南为南新华街。南新华街将琉璃厂分为东西两部分,即现在的琉璃厂西街和琉璃厂东街。</b></p> <p class="ql-block">联结琉璃厂西街和琉璃厂东街的彩绘过街楼(天桥)</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第一街</p><p class="ql-block">一一琉璃厂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琉璃厂街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琉璃厂西街,开张于清康熙11年(1672年),有300余年历史,经营文房四宝名人字画篆刻作品各种扇面木板画作喜寿对联装裱装潢等多项业务的中华老字号名店一一荣宝斋店铺门脸。</p> <p class="ql-block">经营和收藏名家书法绘画作品的翰墨斋</p> <p class="ql-block">有近百年历史经营历代碑帖宣纸名墨的观复斋。</p> <p class="ql-block">从事字画装裱,经营各种文化产品的蜀宝斋。</p> <p class="ql-block">琉璃厂“红星宣纸”专营店</p> <p class="ql-block">从事销售收购出版国学书籍古书文献碑帖拓片旧书画修补文房四宝金石篆刻音像制品等业务的国营商业企业一一中国书店落户琉璃厂东街</p> <p class="ql-block">销售收藏修复古玩珍品文物复制的琉璃厂名店“汲古阁”位于琉璃厂东街南侧</p> <p class="ql-block">开张于清朝同治4年(1865年),有近150年历史,专一生产经营各种墨汁的百年老字号一一一得阁</p> <p class="ql-block">经营销售中国字画,字画装裱,工艺美术品,加工画框,刻制名章和金石篆刻的古艺斋位于琉璃厂东街。</p> <p class="ql-block">经营古董珍玩古旧字画的琉璃厂晋宝斋门面</p> <p class="ql-block">天宝阁主要经营文玩杂项,如古瓷片、明信片、邮币卡,旅游纪念品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9、北京最繁华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一南锣鼓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南锣鼓巷位于东城区,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0多米。南锣鼓巷为北京著名历史文化胡同(街巷),这里及东西两侧胡同内建有许多高官显贵、社会贤达、文化名流的府宅故居。如菊儿胡同的荣禄府、沙井胡同的奎俊宅、后圆恩寺胡同的茅盾故居、帽儿胡同的冯国璋宅和末代皇后婉容旧居、雨儿胡同的齐白石纪念馆以及福祥胡同的王树常将军府等等。南锣鼓巷东西两侧各有8 条胡同雁翅排开,从南至北先东后西依次为:炒豆胡同、福祥胡同,板厂胡同、蓑衣胡同,东棉花胡同、雨儿胡同,北兵马司胡同、帽儿胡同,秦老胡同、景阳胡同,前圆恩寺胡同、沙井胡同,后圆恩寺胡同、黑芝麻胡同,菊儿胡同、前鼓楼苑胡同。平面布局形同“蜈蚣”,故又称“蜈蚣街”。南锣鼓巷两侧门面店铺共有150多家,经营各种小吃饮品、甜食糕点、南北美食、工艺饰品、古玩字画、古书典籍、文体用品等数百上千品种。每天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数万至十多万人,最多时平均每平方米地面有两三人,摩肩接踵,脚步难移。真正是北京最繁华最火爆的胡同(街巷)。</b></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南端矗立的彩绘街巷牌坊</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街景</p> <p class="ql-block">旅游盛季,南锣鼓巷天天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脚步难移。</p> <p class="ql-block">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位于东棉花胡同与南锣鼓巷相交处</p> <p class="ql-block">居住历史文化名人的几条知名胡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10、北京最古老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一砖塔胡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胡同“和“胡同”一词开始形成于元代初期的元大都。经元、明、清和民国几代的变迁,京城的城市建设多番发生变化,但从风貌到名称一直保留下来的胡同聊聊无几。位于西四丁字街附近的砖塔胡同就是一条形成于元初,数百年名称未改的古老胡同。“砖塔胡同”因胡同东端矗一元代砖砌九级宝塔而得名;更因此胡同自元初就存在且历代都有文献记载又一直保留至今而断定确为北京最古老胡同。砖塔胡同东西走向,东端相交于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00余米,平均宽约5、6米不等。砖塔胡同存在凡700余年,历史悠久,堪称“北京胡同之最”,自然经历多,故事也多。“砖塔胡同”的“砖塔”是元初名臣耶律楚材为其尊师大德高僧“万松行秀禅师“所修健的“灵骨塔”,称“万松老人塔”。“砖塔”成就了一条胡同。数百年来,砖塔胡同发生许多历史事件,元代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心腹重臣契丹族人耶律楚材建万松老人塔,清朝词人、一代才女顾太清,文化革命先驱鲁迅、著名作家张恨水以及邵力子、齐燕铭等仁人名士都曾在砖塔胡同居住。</b></p> <p class="ql-block">元初名臣耶律楚材为其尊师行秀禅师修建的“万松老人”九级砖塔。位于砖塔胡同东端。</p> <p class="ql-block">“万松老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砖塔胡同“标牌</p> <p class="ql-block">砖塔胡同中段南侧的“古刹护国关帝庙“建于清朝末期,有“护国”但並非”敕建”,可是庙宇使用黄色绿色有龙纹琉璃瓦。据说这是清末太监总管张兰德(小德张)僭越修建的外宅,后改为关帝庙,现在是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砖塔胡同84号大红漆门</p><p class="ql-block">1923年7月始,鲁迅一家曾在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居住近10个月时间,並在此写出了《祝福》、《肥皂》、《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等短篇小说,完战了《中国小说史略》、《嵇康集》等的校勘编纂。</p> <p class="ql-block">1950年,著名小说家张恨水迁居砖塔胡同43号,直到1967年过世。张恨水故居所在地已被一座多层楼房所代替。</p> <p class="ql-block">清朝词人、一代才女,续写《红楼影梦》的顾太清据说当时居住在这个院落,现为北京市民民居。</p> <p class="ql-block">砖塔胡同实景</p> <p class="ql-block">砖塔胡同生长的古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