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在时隔近70年后被揭开

乡野神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800余名红军在贵州离奇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踪,时隔近70年真相被揭开</b></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期间,红六军在贵州石阡县甘溪地区不幸被敌人围困,为了确保红六军主力的安全转移,红六军第18师第52团主动承担了这次负责断后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未曾料到,红52团由800余名战士组成的这支队伍,竟然在执行任务的途中神秘失踪,像凭空消失般音信全无,从此再无一人归队。</p><p class="ql-block"> 后来,中央多次派人到贵州寻找,可是始终找不到他们的踪迹。这段历史成了一个未解之谜,被列为军事疑案,深深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那么,红52团当年究竟遭遇了什么?为何消失近70年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  2001年的一天,贵州石阡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又铸在翻阅当地资料时,偶然间看到了一则关于红军长征时期的史料:“一百多名红军在贵州困牛山集体跳崖,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由于史料上没有具体谈及这支部队的番号。这让对红军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杨又铸感到既疑惑,又震惊!根据党史记载,贵州地区并没有红军大规模战斗的记录,更没有这支红军的具体信息。这些红军的事迹是不是在历史长河中被人们遗忘了?还是这个故事另有隐情?</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党史研究者,杨又铸敏锐地察觉到,这会不会与曾经在贵州离奇失踪的800多名的红军部队有关联呢?出于历史的责任感,他决定将这件事情按图索骥,寻根究底,厘清事实真相。</p> <p class="ql-block">  为此,杨又铸亲自前往石阡县困牛山下的龙塘镇实地走访调查,寻找相关的目击者和知情人。</p><p class="ql-block"> 经过对困牛山周边村落的多次走访,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甘溪槽村的村民每逢重阳节总会自发地前往困牛山虎井沟的一个山崖下进行祭奠活动,这不由得引起了他的注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祭拜的是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他们为了保护我们宁死不屈,慷慨就义”。一位年长的村民对他说,眼中满是敬意。</p><p class="ql-block"> 村民只知道他们祭拜的是跳崖牺牲的红军战士,遗憾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支红军的部队番号。</p><p class="ql-block"> 在村民的指引下,杨又铸来到槽村,找到了当年跳崖幸存下来的红军何步荣(后改名为陈世荣)的儿子陈德昌。</p> <p class="ql-block">  陈德昌从屋内拿出父亲当年用过的军号,稍稍沉思片刻,向杨又铸缓缓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陈德昌的父亲陈世荣原本是一名红军战士,当年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跟随部队来到困牛山中,不料却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p><p class="ql-block"> 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坚守困牛山的100余名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但面对被敌人胁迫走在前面的当地群众,他们却犯了难,他们宁愿不伤及百姓,誓死也不做俘虏,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集体跳崖的悲壮方式。用年轻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红军战士的千古壮歌。</p><p class="ql-block"> 何步荣是当年跳崖红军中的幸存者,他是红军队伍里的一名司号员,跳崖后受了重伤,在当地村民陈国善的救助下改名为陈世荣,并隐姓埋名在当地生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何步荣虽然改名幸存了,但是他觉得自己在红军长征中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后来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所以只好把这件事默默的藏在心底,一直都没有向外人透露过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通过陈德昌的讲述和当地村民的证词,杨又铸又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困牛山周边大部分村庄,初步确认了当年在困牛山英勇跳崖的就是红52团的战士们。从而揭开了半个多世纪扑朔迷离的一段史实。</p><p class="ql-block"> 至此,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才得以揭晓,沉寂了近70年的真相终于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西征。红六军团作为先遣队,在突破了国民军江西、湖南、贵州、广西的四道封锁线后,于10月7日进入贵州石阡县甘溪镇。</p><p class="ql-block"> 敌军闻风而动,紧急集结了湘黔桂所在军队24个团,准备来个三面夹击,妄图在甘溪把红六军一网打尽。</p><p class="ql-block"> 由于红六军刚突破防线,人员牺牲众多,枪支弹药补给严重不足,还未休整又进入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状态,部队很快会陷入危险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在紧要关头,红六军首长为了突破险境,决定采取游击战术,令所有部队转入石阡县西边的山区,准备从深山老林中走出一条生路来。当时本来担任后卫的红六军第18师第52团,奉命改为前卫,在山林中紧急开辟道路,引领主力部队出山。</p><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为了前去印江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红六军打算从朱家坝途径板桥穿过石阡县。可没想到担任前卫的52团却在板桥附近遭遇了敌人包围。若不尽快脱险,整个红六军就会陷入国民军的包围圈。</p><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首长下令担任前卫的红52团改为后卫,掩护主力部队撒退。并让红六军第18师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共同指挥红52团作战。</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红52团已有战损,1000多人的队伍只剩800余人。可接到任务那一刻,他们没有丝毫犹豫,随即把防守主动转为进攻,不断阻击疯狂包围的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向甘溪一带转移。</p><p class="ql-block"> 历经恶战,他们成功在朱家坝完成了断后任务。可是敌人穷追不舍,紧咬不放,如果此时贸然和红六军主力汇合,很大程度上会暴露红六军部队的位置。为了混淆敌人视线,师长龙云让队伍主动暴露自己的位置,一路向西游走,准备将敌人吸引到困牛山附近后再设法撤退。</p><p class="ql-block"> 这一计果然奏效,敌军的大部分军力被牵引至困牛山附近,但没想到的是敌军却将整个困牛山区包围了起来,反而将他们逼上了困牛山。</p> <p class="ql-block">  困牛山地势十分特殊,它有两条狭长的山脉,山底就是河谷。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完整的山体。走近仔细看就会发现周围全部都是峭壁。整座山只有一个出口,只要守住出口,很难让人走上来,同样也很难让人走出去。所以这座山也因此得名“困牛山”。即发了疯的牛进入了山,也很难出去。其南面的虎井沟连靠着一个70多米高的悬崖。东面地势较缓,易守难攻。</p><p class="ql-block"> 历经多次顽强反击,红52团已由原来的800多人锐减至400余人。为尽可能保存队伍实力,师长龙云决定将队伍分成两支:一支由他带领200余人抓住峭壁上的藤条往山下突围;一支由团长田海清率领的100多名战士,继续留守在困牛山上的鼎罐堡阻击敌人。</p><p class="ql-block"> 利用有利地形,田海清率部在鼎罐堡上用所剩不多的弹药阻挡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此时的困牛山,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固堡垒。</p><p class="ql-block"> 敌军眼看久攻不下一支小队伍,气急败坏抓来了附近的村民。10月16日下午4时许,敌人用枪抵着村民,逼迫他们在前面开路,向着红军占据的鼎罐堡逼近。</p><p class="ql-block"> 见到往上走来的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人群里有妇女,有小孩,有老人。他们成排的走在前面形成了一道人体盾牌。红军战士们见到此景,不由的为难起来,他们不愿向这些百姓开枪,只能找机会往人群后面的敌人进行射击,对敌作战形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p><p class="ql-block"> 而躲在百姓背后的敌人,倚仗着人墙的掩护疯狂向山上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团长田海清不幸中弹,当场牺牲。剩下的红军边战边退,被一步步逼到了虎井沟的悬崖边上,再无路可走。</p><p class="ql-block"> 此时,队伍里不知谁高声喊到:“红军战士誓死不当俘虏,把枪砸了往下丢,我们一起跳崖。”</p><p class="ql-block"> 随着战士们的砸枪声,17岁的司号员何步荣拿起军号,为红六军团第18师第52团的战士吹响了最后的冲锋号。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没有一个犹豫不决,没有一个贪生怕死,一跃而起全部跳下悬崖,绝大多数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司号员何步荣因人瘦弱,个子小。跳崖时所幸被崖下的一根藤条缠住,当场昏了过去,在天蒙蒙亮时好不容易苏醒过来,这才抓着藤条从虎井沟爬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在养好伤之后的何步荣,原本想找到队伍回归部队。但由于当时红军到处在转移,没有固定的营地,加之在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之下,他连身份都不能暴露,更别说找到红军队伍了。</p><p class="ql-block"> 没法归队的何步荣,只好将自己的军号收藏好,在当地隐姓埋名,娶妻生子生活下来。每逢重阳节这一天,他都要和村民到虎井沟的崖下,一起祭奠牺牲的战友们,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  当初红52团分成的两支队伍,一支由团长田海清带领的100余人,以在困牛山全队覆没为结局。那么,师长龙云率领撤退的200余人的另一支队伍,其后来又怎样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战斗物资紧缺,没有食物来源,在红52团分为两支队伍的前一天,由于战士们饿得实在不行了,便把当地桐子果压榨成的桐油当食物充饥喝下,由此战士们拉肚子拉到虚脱,个个浑身无力。</p><p class="ql-block"> 当这200多名战士顺着困牛山下的河沟往外撤离时,突然遭到了埋伏在周围敌人的袭击,由于敌军兵多力强,我方兵弱体虚。经过激烈的战斗,师长龙云最终身负重伤无法持枪被俘,全队大多数战死沙场。</p><p class="ql-block"> 战争是残酷的,在他们身后不远的悬崖上,就是拼命为他们断后而英勇就义的百余名战士,在那个战争年代,两支队伍谁都不知道双方即将踏上的未知的路途。</p> <p class="ql-block">  师长龙云被带回敌方监狱后,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想从他口中了解到部队的去向和作战计划,但龙云咬死不开口。</p><p class="ql-block"> 见硬的不行,敌人又釆取怀柔政策,以荣华富贵和生命安全作条件引诱他上钩,但龙云意志坚定,誓死不从,在监狱中和敌人死耗到底,最后被押往长沙杀害。</p><p class="ql-block"> 红六军第18师第52团大多是二十来岁的年轻战士,他们个个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总能出色完成任务,是红六军的王牌主力部队。</p><p class="ql-block"> 这次奉命阻断敌人的追击,红52团800余名战士以全军覆没为代价,吸引了敌军的主力,成功阻断了敌人的追击,为红六军大部队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红六军与红三军成功会合后,部队发现承担断后任务的52团无一战士归队。据红六军战士口述,部队后来派人去甘溪一带寻找52团,始终找不到其下落和踪迹,也根本找不到“困牛山”这座山。</p> <p class="ql-block">  部队猜测,52团可能是因战全部牺牲,想要为他们记功,可当时的军功评定有严格的规定,在找不到战场、尸骸的情况下,是无法申请的。</p><p class="ql-block"> 师长龙云带队往西引开敌人的追击,战斗地点发生改变,对于困牛山的记载又查无此地,所以800多名战士只能全部被列入失踪档案,无法升为烈士。</p> <p class="ql-block">  直到近70年后,贵州石阡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又铸花费了几年的时间,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才发现“困牛山”只是在部份村民口中称呼的地名。在地理图册中并没有记录,甚至连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又查阅了大量资料,跑遍了周围的多数村庄,终于收集到了能够证明困牛山跳崖红军就是红六军第18师第52团战士的证据,并整理好材料上报了组织。</p><p class="ql-block"> 两年期间,组织上多次派人核实情况,最终困牛山壮举史实得到确认,从而揭开了半个多世纪扑朔迷离的一段史实。</p><p class="ql-block"> 2004年7月,调查结果成功上报,红52团在困牛山的战斗被肯定,全体战士被追加为烈士。</p><p class="ql-block"> 困牛山下,一座“困牛山烈士陵园”和“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拔地而起,以此纪念困牛山牺牲的英烈。</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有“绝命后卫师”,红六军团有“绝命后卫团”。无数革命先烈们不畏牺牲,舍小我成就大我,用铮铮铁骨谱写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和辉煌壮丽的史诗。他们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p> <p class="ql-block"> 七绝 . 困牛山壮举</p><p class="ql-block"> 铁马金戈万里征,困牛山上战火鸣。</p><p class="ql-block"> 纵身一跃惊虎井,青山埋骨铸英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