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都华盛顿,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陇南人余松敏

<p class="ql-block">美国首都华盛顿,又称华都、华府,以首任美国总统名字命名,1790年作为首都。是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关与各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还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名胜建筑。</p> 美国国会大厦,是华盛顿地标性建筑,是华盛顿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美国国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国会大厦1793年由华盛顿总统奠基,1800年建成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才有目前的规模。手持50美元纸币,上有国会大厦图案。 50美元纸币正面是美国第18届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肖像,背面是美国国会大厦建筑。 国会大厦的中央圆形大厅,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圆形的墙壁上,有8幅大型油画,记载了美国历史上的8个重大事件。 国会大厦外墙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通体洁白,给人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中央是一座高高耸立的圆顶,分三层。圆顶上还有一个小圆塔,塔顶竖立着约6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头顶羽冠,右手持剑,左手扶盾,面向东方,成为引人注目的路标。 尤利西斯·格兰特纪念碑,始建于1902年,位于国会大厦和倒映池之间,高高的基座上,是南北战争的英雄尤利里斯·格兰特将军骑在马上的雕象,周围环绕着四头雄狮护卫。<br> 夕阳西下,国会大厦的倒映池波光粼粼,映衬着霞光和华盛顿纪念碑的倒影。 国会倒影池,是1967年建造的。虽不是晴天,没有蓝天白云,但在绿树的衬托下,国会大厦依然显现出地标建筑的非凡气势。 国会大厦附近的和平纪念碑,又称海军纪念碑。白色的大理石和平纪念碑,始建于1877年,纪念在内战期间在海上阵亡的海军将士。<br> 和平纪念碑上部是 "悲伤" 和 "历史"两个典型女性人物的雕像,国会大厦屋顶的自由女神面像东方,而和平纪念碑则面向西方。据说雕像描述的是,“悲伤”的脸贴在“历史”的肩膀上悲伤哭泣,“历史”右手握笔,左手持一块平板,书写着“他们死了,使他们的国家可以活了。” 林肯纪念堂,始建于1914年,华盛顿地标性建筑。历史上的林肯总统,1860年美国内战爆发前,他参加竞选,最终获胜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解放黑奴,领导北方赢得南北战争,保持联邦完整,维护美国统一,是最受尊敬的美国总统之一,美国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手持5美元纸币,上有林肯纪念堂图案。 5美元纸币正面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肖像,背面是林肯纪念堂建筑。 华盛顿纪念碑,又称方尖碑,始建于1848年,1884年完成,历时36年,是华盛顿的地标性建筑,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制建筑。石碑建筑物的内部中空,有铁梯和电梯可登顶。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送的。两种不同颜色的砖体记录了曾遭遇中断的修建历史。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这里经常会举行集会和游行。 倒影池始建于1922年,位于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站在纪念堂前的倒影池边,华盛顿纪念碑在倒影池中的美景立现眼前。倒影池边都是草坪,大型集会时,这里站满了人群。 华盛顿杰裴逊纪念堂,为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裴逊而建,始建于1938年,1943年落成。按杰裴逊生前喜爱的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白色大理石建造。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纪念堂旁的潮汐湖,水波荡漾,景色十分秀丽。 国家广场,泛指从西端华盛顿纪念碑到东端国会大厦之间的区域,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和国会大厦三座地标构成了一条直线,成为国家广场的中轴线。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始建于1999年,2004年建成对外开放。以纪念在战争期间服役的1600万美国军人,40多万名二战阵亡者,以及向那些在国内支持打仗的人们表达敬意。 花岗岩柱代表各州和地区,两座四层楼高的拱门象征在欧洲和亚洲的胜利,青铜花环和金星点缀在广场水池的周围。 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募集民间资金建造,始建于1992年,1995年建成对外开放。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雕塑, 朝鲜战场中的野战军在田野中行进,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写实雕塑群,被拉成散兵线,在一片长满绿草的开阔地上,头戴钢盔,身披雨衣,持枪驱前,表情复杂,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 群雕像前方地面上黑色大理石上英文原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据说,19个士兵雕象加上他们自己在地上的倒影或在黑色大理石上的映像,总共形成了38个士兵的视觉形象。这个数字,象征着38线,还表示战争持续了38个月。<br> 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形象临摹蚀刻。 纪念墙的端头黑色的大理石上,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句话,“自由不是免费的”。<br> 第三部分是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的名单:希腊,法国,埃塞俄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兰,卢森堡,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比利时。 <div>以及朝鲜战争的伤亡失踪人数:美军死亡54246人,联合国军死亡628833人;美军失踪8177人,联合国军失踪470267人;美军负伤103284人,联合国军负伤1064453人;美军被俘7140人,联合国军被俘92970人。</div> 越战纪念碑,正式名称为“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于1982年揭幕,纪念碑平面为一个平放的、倒V字形造型,象征战争没有胜利者。从两墙相交处的V 字底部起,墙的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见图中绿色草地之间的黑色部分。 纪念碑东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西边指向林肯纪念堂。越战纪念碑以不破坏国家广场的自然环境为原则,向地下延伸,从纪念碑墙的另外一面看,只见一片绿地。纪念碑包括三个部份:越南退伍军人纪念墙、越战三个战士雕像,越战女战士青铜塑像,其中以越战纪念墙最为出名,是越战纪念碑的代名词。 越战纪念碑,用黑色花岗岩砌成,上面按1959 年至1975 年的时间顺序,刻写着在越南战争中阵亡或失踪的58000 多名美国军人的名字,包括八名女性军人。密密麻麻的名字,如同历史的长河,有战争之伤痛,有理性的沉思,有对战争意义的重新探索。无论是反战人士,还是越战支持者,来到纪念墙下,面对着几万阵亡军人的名字,都不会再去争论越战的是非,都会有发自内心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br> 越战纪念碑的主设计师,是华裔林璎,当年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大三的学生,年仅 21 岁,是参加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林徽因的侄女。1959 年出生于俄亥俄州,爸爸从北京来,妈妈从上海来。同年,第一位美国军人在越南战争中阵亡。<div>1980年,在美国公开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时。林璎的1026号设计方案在匿名评选的1,400多宗设计方案中胜出,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林璎的方案是最好的,是天才设计。一反传统战争纪念碑的设计风格,用极简的建筑元素倾诉了战争之伤,为世界战争纪念碑立起一座丰碑。设计稿公布后,遭遇许多人的反对,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质疑,他们希望有高耸挺拔的雕塑,有美国国旗、有英雄形象,有丰富的政治元素来安抚自己心口永远的伤痛。经过多次公开辩论,最后反对者允许采纳林璎方案,但要增加越战士兵雕塑,要把颜色改为白色,并在越战墙的最高点插上美国国旗。内政部长出面了,说除非林璎能和反对者达成妥协,插上国旗,添加战士雕塑,否则他将取消修建越战墙的计划。林璎回复部长:“我的方案想要纪念的是战争死亡者,而不是国家行为,死亡与失踪者名字就是这座纪念碑的全部,无需再添加任何其它元素。”</div><div>评审委员会为了能让林璎的设计方案面世,无奈地作出让步,在越战纪念墙的入口处增添“三个战士塑像”,满足了反对者的“英雄元素”要求。最终,越战纪念碑如愿建成。<br><div>历史是公正的,1984年,林璎获得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1987年,林璎从耶鲁大学博士毕业,越战老兵代表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向她献花致敬;1995年,以设计越战纪念墙的经历为主题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获6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9年,林璎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她颁奖。</div></div> 纪念墙50米外,是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据说三位军人分别代表白人、黑人、拉丁裔,雕像与真人的大小比例相同,展现了越战的真实场景。这是越战纪念碑评审委员会妥协的结果,满足了反对者的要求,平息了双方的矛盾。 1993年,纪念碑区域又增加了一座纪念越战女性军人的青铜雕像,描绘了越南战场上,三名女医护兵护卫和照顾一个倒下的士兵场景。 白宫前的经典小帐蓬,是美国总统“最近的邻居”。看到小帐蓬以及周边的五颜六色的反战标语,就知道白宫快到了。小帐蓬的主人现在已是老太太,曾在年轻时和美国丈夫结婚,从智利移民美国,1969年,她丈夫应征去了越南战场,阵亡后,妇人悲痛欲绝,从此加入了反战游行的行列。她用塑料薄膜和硬纸板在白宫的门口道路上搭了个帐篷,日夜在那里举牌抗议。警察多次动用暴力把她赶走,她始终不屈不挠。一次示威抗议时,她的头盖骨被警察打碎,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后,开始了艰难的诉讼。她到美国最高法院,把联邦政府告上了法庭,她得到了法院的判决:允许她在任何地方居住。如今,白宫前的小帐蓬,也成了一道不和谐的风景。 白宫,始建于1792年,是美国总统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为了总统的安全,这里不但不让参观,还用丝网护栏阻隔在几十米之外,可谓守备森严。<br>白宫是纸币20美元背面建筑的打卡点,美元纸币的背面建筑除了100美元是费城的独立宫外,其余都在华盛顿,给华盛顿的旅游增添了乐趣。 20美元纸币的正面是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肖像,背面是美国白宫。 华盛顿的美国财政部建筑,是10美元纸币的打卡点。 10美元纸币正面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肖像,背面是美国财政部大楼。 其余的1美元和2美元纸币,都没有标志性建筑。1美元纸币的正面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肖像以及美国财政部的标志,背面是美国国玺的正反面,左边是金字塔与独眼的图案,右边是秃鹰抓着橄榄枝和箭簇的图案。(上图)<div>2美元纸币正面印的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肖像,背面是约翰·特朗布尔的画作《独立宣言》。(下图)</div> 美国国家美术馆西馆,建成于1937年,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罗马建筑风格。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东西两座不同风格的建筑,共同组成了美国国家美术馆。 美X之X总部大楼,平台网管说是“此段落内容不适宜展示,已隐藏。”此图说明没有敏感词,不知为何不让发表。 <p class="ql-block">美国二战日裔集中营纪念公园,2017年‌建造。公园里的立柱型纪念碑,端部为一只被铁丝网缠住的日本鹤,雕像象征性的表达了当年集中营对日裔美国人的囚禁,周围的墙壁上刻着当年各个集中营的名字以及囚禁的人数,并有里根总统代表美国政府的道歉:“在此我们承认错误。我们恪守作为一个国家在法律下维持公平与正义。”纪念公园提醒人们反思,永远牢记历史经验教训。</p><p class="ql-block">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声明,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随后签署了第9066号行政命令,授权陆军部在国内最贫瘠荒芜的地方划定“军事区”,专门给日本裔侨民居住,成为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营区虽有足够的食物,成人在营区内工作,小孩可以上学,有些休闲娱乐。但有卫兵看守,不能逃跑,还是集中营或称为拘留营。从1942年第一个集中营的开设,到1947年最后一个集中营的关闭,美国共建有10个集中营,关押了12万日裔美国人。二战中的美国陆军第442团,有来自夏威夷的日本裔,有从美国大陆地区的集中营里挑选的日本裔青年,前后共一万四千多人。这支部队在1944年6月到意大利参战,一直攻入德国西南部。其中阵亡和失踪的总人数约700人,另外有近四千人受伤。</p><p class="ql-block">1976年,福特总统正式废除9066号行政命令,他对该政策表示抱歉。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文件,就二战中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一事正式道歉,并给以赔偿。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再次代表美国政府为日本裔受到的不公待遇而正式道歉。2006年,布什总统签署法案,拨款用于维护日裔美国人拘留营的旧址。</p> 美国原住民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2004年落成,是一座外观独特,曲线优美的石灰石建筑,也是美国第一个珍藏印第安人遗产的国家博物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始建于1946,杜鲁门总统签署建设史密森“国家航空博物馆”的法案;1966年,约翰逊总统将“国家航空博物馆”改名为“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1972年,新博物馆破土动工,于1976年向民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前黑色金色抽象雕塑,象征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复杂和曲折。 博物馆建筑的造型和色调平淡无奇,但博物馆内丰富的真品实货,使博物馆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飞行专题博物馆,常年需排队进入参观。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有众多航空航天史上的明星展品,陈列着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除体积过于庞大的必须采用模型外,绝大多数展品都是珍贵的原物和实物。 名为“飞行里程碑”的展览大厅,展示了美国各个年代的不同的战斗机、运输机实物,是吊在大厅天花板下,可谓财大气粗,资源雄厚。 道格拉斯超音速研究机,是人类第一架飞到2倍音速的实验用飞机。 波音747客机的机头实物,在一大堆飞机中间。想要参观波音747客机驾驶机舱的人群,排起了长队。 现在可以进入它的驾驶舱参观了,但不能触摸驾驶舱仪表和其他设施。 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展出的登月车和火星车的实物,都有保护玻璃罩,近距离观看,依然震撼。那么多的宝贝,目不暇接。 55年前的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由阿波罗11号飞船送上月球,当阿姆斯特朗左脚踏上月球表面时,他发表了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1972年,阿波罗17号执行了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尤金·塞尔南和哈里森·施密特是人类第三次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并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天。<div>博物馆展出的登月鞋,是尤金·塞尔南穿过的月球鞋,左侧是他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模型。</div> 宇航级别的专用照相机,据说分辨率极高,在胶片时代,这种自动相机非常复杂,极其昂贵。 这是担任“阿波罗11号”任务的哥伦比亚号指令舱实物,是第一次人类登月探险飞船中,唯一返回地球的部分,是太空时代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图为登月探险飞船返回舱的舱门,历尽千难万险,能够回到地面,都是珍贵的宝贝文物。 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的穿过的航天服,国宝级的文物。由于可看的珍贵展品实在太多,所以该展品前没有出现拥挤的观众。 博物馆二楼专门有一间莱特兄弟展厅,展示了莱特兄弟发明制造的人类第一架可以操纵的飞机。他们利用飞机发明专利赢利,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一视同仁,不付钱不许造飞机,以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军被迫花大价钱购买法国飞机。战后,为了降低莱特兄弟的专利费,美国政府迫不得已一次性支付了天价200万美元给莱特兄弟,美国的航空业才得到新的发展。莱特兄弟始终团结一心,他们共同奋斗,共享发明成果和荣誉。展厅门口坐着莱特兄弟的雕象。 阿灵顿国家公墓,在美国的100多个国家公墓中,它是最著名的一座。从美国南北战争开始作为军人公墓使用,安葬了美国国家战争中牺牲的美国军人,包括南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至于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2014年,阿灵顿国家公墓列入了美国的国家历史名录。 这里原先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曾孙女安娜和她丈夫罗伯特·李的住宅和庄园,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罗伯特·李反叛北军担任了家乡南军的总司令,庄园被北军占据,后辟作国家公墓。 虽然是公墓,多了墓碑,但却像公园那样美丽和宁静,四周是树木葱茏,到处是绿草茵茵。 长眠在这里的逝者,首先是战争中阵亡的士兵,然后是政治家,将军,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对国家有杰出贡献者。在历时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有将近40万的阵亡将士和美国精英人物长眠于此。 肯尼迪家族墓区,是一个专门的纪念墓地,埋葬着肯尼迪总统一家。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1963年遇刺身亡,葬于此地。 约翰·迪尔将军骑马雕象。约翰·迪尔将军,英国人,1941年起任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英方首席代表,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和完全信任,称他为“以卓越的协调发展我们两国联合军事行动的最重要人物”。1944年11月,卒于华盛顿,终年63岁,后被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飞虎将军陈纳德和陈香梅合葬墓。飞虎队也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美国飞行上校陈纳德招募美国飞行员组成,主要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军,在中国家喻户晓。刻有中文字体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应该是公墓内唯一的一座。其他中国人熟知的美国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韩战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李奇微上将,黑格上将,国务卿杜勒斯等军政界人士,也都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墓区内各位显赫人物的墓碑,堪称艺术品。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现在倡导所有的人生而平等,死而平等。除这些早期的少数墓地外,其他墓地等级区分不大。 阿灵顿公馆,也是罗伯特·李的故居,始建于1802年。罗伯特·李是美国内战期间南方联盟军的总司令,1865年,他在联盟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结束了内战。战后,他积极从事教育事业,曾任华盛顿学院(现名华盛顿与李大学)的校长。 罗伯特·李的故居内部,有客厅、餐厅、卧室等常规用房,显得富裕,但不奢华。罗伯特·李将军毕业于西点军校,在这里生儿育女生活了30年。 在故居前远望华盛顿市区,方尖碑高耸。有飞往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即将降落的飞机,越过上空。 阿灵顿公墓内的纪念露天剧场,始建于1915年,1921年完工,是公墓内又一个标志性地标建筑,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丧生的美国士兵而建造,设计灵感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 纪念剧场是公墓举办国葬的重要场所,也是阵亡将士纪念日和退伍军人纪念日举行仪式的地方,可容纳1500人。 纪念露天剧场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高大的廊柱,雄伟的结构,复杂细节,营造出一种宏伟和敬畏的感觉,令人肃然起敬。 离开华盛顿,在飞机上拍摄的五角大楼图片。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始建于1941年,1943年完成,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办公楼,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两层,每层由内至外5个五角形环状走廊,总长度达到28公里。 2024年10月4日游览参观<div>2024年11月11日完成游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