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鲁迅的热情被欺骗说起

宋轩

<p class="ql-block">鲁迅有句话说年轻人,“挑了一担同情来到他那里,强迫他出很高的代价”。其实鲁迅是抱着一腔无奈这样说的。这不能不从鲁迅对一位青年的故事说起。</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中山大学教书时,一位崇拜他的青年拜访他,鲁迅对年轻人是寄予厚望的,于是就让这位漂泊的青年住在他家。后来鲁迅旅居上海,住在景云里弄堂一幢三层小楼,也便把那位青年带到上海,和他一同住着。结果那位青年看到鲁迅没有子女,自以为鲁迅把他当成了儿子,并招来自己的女朋友在鲁迅家吃住,认为鲁迅会把这位女士当做他的儿媳妇 ,堂而皇之的在鲁迅家吃住,一切费用均由鲁迅承担,这让鲁迅生活一下子吃紧了起来。无奈他到一些出版社给青年联系工作,即使出版社不接受,有个名分也行,一月四十块大洋,由鲁迅支付出版社转交这位青年,就当是他的劳动报酬,不能说是鲁迅的钱。鲁迅既照顾青年生活,还维护他的尊严,可谓处心积虑。结果在鲁迅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出版社,答应支付一半工资,另一半由鲁迅自己支付时,那位青年竟愤然离去,连个招呼都不打,从此在鲁迅眼里永远消失。这让鲁迅很是尴尬。</p> <p class="ql-block">这则故事深深愤怒了我。作为一代文豪的周先生,拿着一腔热血待人,居然连个好都没有落下,却留下一腔恩怨,谁是谁非?青年以 为鲁迅不要他当儿子了,鲁迅认为青年不懂得感恩。究其因,是人的惯性思维作怪,鲁迅没有看清楚一个人的劣根性。</p><p class="ql-block">人的善良固然好。性本善与性本恶的讨论一直存在。存天理,灭人欲,是为后天而说的,说明人欲是一种先天的本能。一个襁褓中的小孩,看到别人拿好吃的就会伸手去夺,拿不到就大哭大闹。自己的好东西别人来抢,他是做死也不会给的,硬抢只会让他大怒光火,除 非你拿个东西去交换。这就是人性。</p> <p class="ql-block">鲁迅对待青年的善意无可厚非,本意是扶持青年发展,可惜用错了地方。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子投拜人家门下,白吃白喝,本该感激零涕,结果却换来一腔怨恨,还自以为是的认为是鲁迅的儿子,就该吃他喝他。这种人本不该交,可惜是鲁迅认错了人。所以善良应该倡导,关键要看清善良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最有情有义的哥们莫过于三国的刘关张。刘备是一个织履穷小子,虽然有皇室的招牌,但那都是祖上的光荣,到他不过是一个破落户而已。其实像他那样的身份,华夏子孙人人都可具备,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可是刘备特别会来事,靠着几滴眼泪就收缴了张飞辛苦杀猪挣来的万贯家产,帮他起兵打天下。关羽武功盖世,居然看不上曹操封侯拜相的恩遇,死心塌地跟着这个穷小子,最终身首异处。不过刘备对这两人确实很好,以至于为关羽报仇而夷陵大败,自己也搭上了身家性命。从知遇之交来说,关张选对了主子。而另一个故事却不是这样。楚汉之争时刘邦项羽结拜为异姓兄弟。项羽尊刘邦为兄,扣押吕氏做人质而秋毫未犯,毕恭毕敬伺候着这位异姓嫂嫂。鸿门宴项羽本要杀刘邦,结果顾念兄弟之情,让这个小亭长趁急溜走,气的范增吐血。而刘邦呢?在项羽兵困垓下,指示手下,“得项羽首级者万户侯””,必欲绝之而后快。同样的拜把兄弟,刘关张生死不弃,刘邦欲项羽死而后快。终其因,是因人而异导致的不同后果。如果项羽不把刘邦当兄弟,岂能命丧乌江,虞姬自刎?究起因,是认错了人。</p> <p class="ql-block">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常有报道,老人摔倒学生去扶,结果被老人讹诈说撞了人家,诱发了老人该不该扶的争论。老人摔倒肯定要扶,关键是要扶好人。公交车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本是一种伦理道德,人家不让也无可厚非。但一些老人认为年轻人就应该让座,居然出现孕妇没有让座老人大打出手的现象。这说明,你对人的好,长期下去,对方会不感觉到你的好,认为你应该这样,一旦不做,反而怨气横生,居然结下了私仇,也导致国人不敢扶老人,不愿让座。因为你面对的人可能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人,与动物何异?没有一个人会给动物让座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鲁迅的情况,反而是漠然置之者成了好人。因为你在冷漠中偶尔热情,对方就会感激涕零,会倍感温暖。长期热情,对方在温柔乡里习惯于舒服,偶尔降点温度,就会头疼感冒,那样他就认为,是你导致了他的感冒,所以生起了仇恨。冬天本是寒冷,偶尔气温回升,人人皆喜。春天阳光明媚,百花争艳,偶尔一点霜冻或沙尘,就会引来 “鬼天气”的责骂。这就是鲁迅倒霉的原因。人固然要对人好,固然要抱着诚心待人,关键要分清对谁而为。东郭先生倒霉倒在他错救了狼,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蛇是冷血动物,断然不可乱救。仁慈用错了地方,自己也会搭上生家性命。</p> <p class="ql-block">两只刺猬报团取暖,远了会冻伤,近了会刺伤,必须保持适度距离,才是最好的相处。如果鲁迅对那个小子没有那么热情,他也就不会把自己当成鲁迅的儿子。他可能对鲁迅感激涕零,主动找事做,帮贴老先生的家用。这样岂不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