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第七次研修活动报道</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始终坚信“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学浅;三人同行,自觉左右为师”。为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11月5日,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携手入室学员与网络学员,共同观摩了新会区2024年秋季小学英语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优质课(说课)展评活动,共同见证了智慧与才华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在比赛现场,选手们展示了35分钟的现场授课和5分钟的说课。他们凭借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将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项目化实践活动课例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是各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p> 获奖教师 获奖团队 <p class="ql-block"> 经过11月1日首轮说课的激烈比拼,来自文华小学、正雅学校、实小小学、圭峰小学、名冠学校、东区学校和睦洲镇的7名佼佼者脱颖而出,晋级第二轮比赛。其中,霍嘉茵、陈淑怡、张思敏、陈建颖四位老师作为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的学员,更是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展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工作室晋级的四位老师,他们精心打磨的课例更是赢得了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陈淑怡老师教授的课例为三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在教学中陈老师以项目驱动,问题引领,学生在完成任务卡的过程中理解朋友的真谛。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分享项目成果,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素养。陈老师引导学生在交朋友过程中不仅关注朋友的外在,更要关注内在品质,增进朋友之间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霍嘉茵老师设计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中漆扇丢失的情境,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做混色实验并写出颜色研究报告的活动,有效地进行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探索欲并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实现用英语做事的教学目标。在制作漆扇的过程让学生灵动地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了解颜色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揭示colourful world, colourful life的文化主旨。</p> <p class="ql-block"> 张思敏的课例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活动课,老师化身为视频主播身份,在课堂现场做一期“侨乡少儿行”的视频,学生在“侨乡少儿行”的活动中认识新朋友、跟朋友互赠礼物、带朋友到家里体验侨乡生活,在完成此项目的过程中找到交友的3个秘籍,并制作名片跟新朋友留作纪念。通过实践活动渗透交朋友的方法、朋友交往礼仪和友好对待朋友的素质教育。</p> <p class="ql-block"> 陈建颖老师创设脸谱文创展的情景,引发学生对脸谱文化和设计的兴趣。在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有关颜色的词汇及其在脸谱应用上的意义,最后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团队合作创作脸谱文创产品,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p> <p class="ql-block"> 经过激烈的角逐,工作室学员陈淑怡老师荣获特等奖,将代表新会区参加江门市的决赛,其余三位学员也均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备课团队的分工合作和幕后的全力支持。在本次赛事中,江门市蒋惠欢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全情参与,共同为教育事业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黎友芬老师对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深感自豪与欣慰,特意谱写诗词以总结本次赛事。诗中不仅赞美了选手们的英姿和才华,更表达了对新会区英语教学改革的美好期望。</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室主持人蒋惠欢的带领下,学员们尽情发挥辐射作用,在赛场和幕后彰显各自的智慧。相信在大家的不懈追求下,工作室将培养出更多的英才,为教育事业和教学改革添砖加瓦,共同谱写新会教育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罗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侯诗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核:张群友、曾丽华、蒋惠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