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p><p><b><font color="#ed2308">送瘟神</font></b></p><br><p><b><font color="#ed2308">其一</font></b></p><p><font color="#ed2308">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br>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br>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r>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font></p><font color="#ed2308"><b><p><b><br></b></p>其二</b><br></font><p><font color="#ed2308">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br>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br>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br>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font></p><div><br></div><div><br></div></h1><h1> 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并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h1> <h1><b><font color="#ed2308">简阳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大事记</font></b></h1> <h1>1955年<br> 我市钩虫病防治组的同志在龙泉长柏乡首次发现钉螺,从而拉开了我市血防工作的序幕。<br>1957年<br> 对龙泉、洛带进行查螺、查病,解剖钉螺发现阳性钉螺92只,粪检发现阳性病人2人,这是我市第一次发现阳性钉螺和阳性病人。<br>1963年<br> 根据1955年调查情况,对相邻的老君井乡进行调查,查出106 m2钉螺,第一次在现市辖范围发现钉螺。<br>1969年<br> 四川省简阳县革委简革生民(69)313号文:成立简阳县六•二六领导小组,人员5人(借用)。<br>1970年<br> 全市开展血防大会战,省地县抽调卫生人员60人,组成928人的查螺队伍对全市106个公社进行普查,查出8个公社有钉螺存在。<br> 县革委核心领导小组决定成立“简阳县革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br>1972年<br> 简革委(72)97号文件,更名为“简阳县委血防(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br>1974年<br> 五龙公社(现划归武庙乡)松林村双河生产队卫生员赤手稀释五氯酚钠,造成急性中毒,抢救无效死亡。<br>1975年<br> 与成都龙泉驿区开展血防组织思想行动“三联防”,从而消灭中间地带钉螺,开启了我市血防联防先河。后与资阳、金堂、双流、仁寿进行了血防联防。<br>1976年<br> 洛带区划归成都,划出有螺面积789544平方米。<br>1978年<br> 简阳县委组织部简委组(78)178号文件下达县地办正式编制5人,事业。<br>1979年<br> 内江地委血防工作考核团按中央消灭血吸虫病“三条标准”对我市进行考核,确认云龙区的涌泉、云峰(现划归云龙镇)两个公社达到消灭标准。<br> 县委组织部1979字第262号文《关于血防办公室编制问题的通知》:县委血防办公室现有编制5人,经县委常委研究同意,由事业编制改为行政编制。<br>1981年<br> 针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血防查灭螺实行定、包、奖的工作机制。<br>1982年<br> 省寄研所辜学广老师组织全省5个有钉螺分布无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开展调查,我市作为参加单位之一,对全市血吸虫病流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老龙乡有钉螺有血吸虫病流行。<br> 内江市地办组织我市血防专业人员到雅安荥径县学习五氯酚钠泥糊缓释技术,进而在全市推广此灭螺方法。<br>1984年<br> 1984年到1986年,在省寄研所辜学广等老师的指导下,我市开展张家岩水库对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研究,该项目1988年获内江市科技进步奖,同年获简阳县人民政府科技四等奖。<br> 1984年到1986年,我市参与省寄研所辜学广老师在中国科学院中标课题“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影响的研究”,该课题1987年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br>1988年<br> 简府发(1988)55号文:成立简阳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暨办公室,从此地办归入政府领导。<br>1989年<br> 简阳县编委简编发6号下达县地办行政编制5人,二级局。<br>1992年<br> 我市实施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贷款金额1.18万美圆,项目执行期5年,实际执行到2000年。<br>1995年<br> 经省、市验收,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到传播控制标准。<br> 我市开展有钉螺分布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控制对策研究,该项目荣获一九九六年度内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br>2002年<br> 我市将血防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并作为一级目标考核。</h1> <h1>简阳市老中青三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者相聚工作地寻踪回顾纪</h1> <h1></h1><h3><br></h3> <h1> 2024年11月1日,由前一届疾控中心主任付梁同志发起,邀请市卫生局有关的老领导,贾家卫生院,三岔卫生院的领导,从事血防工作的老前辈一起回访了当年血防工作的地方,通过交流,了解老一辈血防工作的艰辛,当年每月二十几元工资,血防工作住乡下,每月只能回单位四天,二天在家休息,二天单位政治学习,领会到老一辈血防工作的艰辛不易,过去乡下工作,只能乘车到贾家镇然后全靠歩行上丹景山。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老一辈血防工作者的深深敬意!我市血防工作的成绩是领导们正确领导和三代血防工作者艰辛努力获得的!珍惜吧!</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次回访,很遗憾未能见到当年与我一同血防工作的战友卿明虎,邱中文。当年一起查螺灭螺,收集总结编写资料,感谢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为<span style="font-size: 20px;">顺利通过了我市血吸虫病控制达标验收做出了贡献!</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简阳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历史图片</b></p> 在永胜公社铲草除钉螺 在永胜公社铲草除钉螺 三岔区永胜公社消灭血吸虫病活动现场 三岔区永胜公社消灭血吸虫病活动现场 三岔区永胜公社消灭血吸虫病活动现场 74年群众性灭螺活动 74年血防会议 74年血防会议 75.7.15县血防队召开查灭钉螺技术培训会 75年简阳县送瘟神誓师大会会场 75年简阳县送瘟神誓师大会会场 75年灭螺活动休息学习场景 75年在简阳县永胜血吸虫病防治宣传 75年镇金区老龙乡消灭钉螺现场 75年镇金区老龙乡消灭钉螺现场 灵仙八大队血吸虫检验 灵仙八大队血吸虫检验 灵仙八大队血吸虫检验 79.4老龙公社查灭钉螺工作照片 79.4老龙公社查灭钉螺工作照片 79.4老龙公社查灭钉螺工作照片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开展查钉螺工作 全县血防工作会议 全县血防工作会议 全县血防工作会议 81.12内江地区血防会议省寄研所教授讲课 81.12内江地区血防会议省寄研所教授讲课 五指乡笼养钉螺观察 五指乡笼养钉螺观察 县防疫站站长阳定宇同志 县防疫站站长阳定宇同志 84.7省寄研所在我县沱江河进行钉螺河道传输实验 84.7省寄研所在我县沱江河进行钉螺河道传输实验 四川省血吸虫虫病防治对策试点会合影 简阳县防疫站建站至改革前的五位站领导 华西医大在新桥乡录制血吸虫防治教学片 简阳县卫生防疫站“张家岩水库对钉螺的影响”成果鉴定会 简阳县卫生防疫站“张家岩水库对钉螺的影响”成果鉴定会 简阳县卫生防疫站“张家岩水库对钉螺的影响”成果鉴定会 简阳县卫生防疫站“张家岩水库对钉螺的影响”成果鉴定会 简阳龙泉区第二次血吸虫病防治协调会议 简阳龙泉区第二次血吸虫病防治协调会议 一场送瘟神的人民战争区委书记黄国顺在誓师大会上讲话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当年参加老龙乡血吸虫病防治查螺灭螺工作,当领队兼后勤做饭时的留影。</b></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简阳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技术及成效</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 简阳市从1955年查出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以来,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简阳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疫区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经全市血防专业人员、基层卫生人员和疫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经过努力和巩固,现在全市已基本实现表土无螺,居民粪检阳性率在0.2%以下,从未发现病牛。现就我市五十年的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及成效总结如下:<br><b><br></b></h1><h1><b>一、 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程度</b><br> 简阳市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在全省范围内属轻度流行区,在资阳市属重度流行区。1955年发现第一只钉螺(面积未记载),1963年在老君井乡发现106m2钉螺面积,之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70年全市才重新拉开普查钉螺的序幕,当年查出老龙、五龙、丹景、五指、贾家、涌泉、云龙有334438 m2钉螺,1978年又查出镇金有150 m2钉螺。到1983年全市有钉螺5553处,钉螺面积1265131 m2,流行乡9个,流行村35个;历史钉螺面积最多的是武庙乡,有500549 m2,占全市总面积的39.56%,最少的是镇金镇,仅有150 m2,只占全市的0.01%。沱江河将我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片区,河东片区有2个乡,占流行乡数的22.22%,钉螺面积9800 m2,占总面积的0.7%;河西片区7个乡,占流行乡数的77.78%,钉螺面积1255331 m2,占总面积的99.3%。河西片区7个乡中,有5个乡在龙泉山脉,占河西片区的71.43%,钉螺面积1029175 m2,占河西片区82%,另有2个乡在丘陵地区,占河西片区的28.57%,钉螺面积226306 m2,占河西片区的18%。全部9个有螺乡中,只有丘陵地区的老龙乡、镇金镇才是有钉螺有血吸虫病人流行区,其余7个乡均为无病有螺流行区。<br><b><br></b></h1><h1><b>二、 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方法</b><br><b><br></b></h1><h1><b>(一)查钉螺</b><br></h1><h1> 1、线索调查:1955年我市钩虫病防治组的同志在当时我市的龙泉驿区的长柏乡首次发现钉螺(面积未记载),1963年根据1955年调查情况,对相邻的老君井乡进行调查,查出106 m2钉螺,之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处于停滞时期。<br> 2、普查法:1970年县政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省、地血防医疗队的指导下,抽调县、区、乡、村、组卫生人员928名进行业务培训,之后对全县当时的96个乡进行全面普查,结果查出武庙等7个乡有钉螺334438 m2,这年也是历史查出新发钉螺面积最多的一年。<br> 3、扩大范围和反复查螺法:1970年中央制订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5条标准,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内反复查螺。1980——1983年为巩固已经取得的灭螺成果,除对历史有螺面积进行春、秋两次查螺外,还对现有钉螺面积周围扩大10米进行查螺,查出新发面积14197 m2。1984年以后未发现新发钉螺面积。<br><br></h1><h1><b>(二)、灭螺</b><br> 1、铲草皮+五氯酚钠喷洒灭螺法:1981年以前一直使用该法,即先将有螺处的草皮铲下,然后收集到一堆,在堆时每增加一层喷一次药物,最表层用泥土夯实,另外对铲光的钉螺面积用五氯酚钠兑成药液直接喷洒在表层。应用该法强调:一是要注意铲草皮的厚度,二是要掌握好药物浓度,三是要连续喷洒三次以上,但又要间隔7天左右。同时要了解天气变化,不宜雨天和太阳过大用药。<br> 2、五氯酚钠泥糊缓释灭螺法:1982年我市从雅安荥径引进该法,此种灭螺方法是将药物、泥土和水混匀,用泥撑子直接糊于有螺环境表面。该法仍然要先铲草皮,灭螺时注意气候变化,如遇大雨易被冲掉,不宜鱼塘上游和四周灭螺,1982年以后一直以该法为主,灭螺面积近10万m2,取得了很好的灭螺效果。<br> 3、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灭螺:彻底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是消灭复杂环境钉螺的最好办法,在使用该法时,主要是规划好,集中人力、物力、时间进行歼灭战,如武庙乡张飞营山上,有成片的钉螺区,该区又是荒坡,我们就采取彻底灭螺法,即将荒坡变为可种植的菜园。<br><br></h1><h1><b>(三)、查病</b><br> 1、直接检查法:1970年发现大量钉螺后,为了解螺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省、地派出血防医疗队,帮助培训区、乡、村、组的卫生人员,在此基础上,县血防专业人员分住各有螺乡,对6——60岁人群用粪便沉淀直接镜检法进行检查,1970——1972年共检查近10万人次,未查出血吸虫病人。<br> 2、皮试+粪孵+直肠镜检法:1974年后在应检对象中用皮试的方法进行初筛,阳性者一送三检粪孵,对孵化阴性者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有必要进一步检查者,采用直肠粘膜压片法进行检查,分别于1976年和1982年查出14例和8例慢性早期血吸虫病人。<br> 3、皮试+间凝+孵化+B超+直肠镜检法:根据历年查病情况,确认老龙乡才有血吸虫病流行,因此,1984以后我们的查病重点就放在老龙乡,有时也根据需要进行重点调查。1986年省寄研所辜学广老师来我县调查发现,武庙乡团堡村龙塘组10——14岁学生脾脏肿大率较非流行区高,提示为血吸虫病调查重点对象,我们用该法检查700余人,未查出血吸虫病人。在这之后此法应用很少,一般采用皮试+免疫的方法,凡阳性者作为治疗对象。<br> 4、血吸虫病循环抗原检查+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近年,全国血防形势严峻,部分地方疫情有所回升,为了解我市血吸虫病目前流行情况,2002年至2004年,我们用此法在全市有螺乡镇开展查病工作,共查24070人,查出病人37例(全部分布在丘陵地区的老龙乡、镇金镇)。<br><br></h1><h1><b>(四)治病</b><br> 对血吸虫病人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我市也同全国一样,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均采用锑273十日疗法,集中住院治疗。其间国内一些地区应用过血防846、7505治疗病人,由于我们病人少,而且时间又短,这两种药物均未用过。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吡喹酮的问世,我们对查出的血吸虫病人和一些历史病人均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br><br></h1><h1><b>(五)耕牛检查</b><br> 耕牛血吸虫病历来是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从多渠道了解我市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我们在对人间进行查病的同时也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检查,截止到现在,未查出耕牛感染。<br><br></h1><h1><b>三、 技术培训及宣传工作</b><br>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融技术性、群众性一体,有好的技术方案固然重要,没有很好的执行者就不行。鉴于此,我们首先注重血防专业人员的培训,采用派人到省级以上专业机构进修学习,派人到外地区学习先进经验,请省寄研所老师来开展科研等。在此基础上对区、乡、村卫生人员进行集中学习,以会代训,专业人员分住有螺乡现场传授技术等办法。通过以上措施后,我市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跟上了全省、全国的形势。<br> 宣传教育工作是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要让干部、群众自觉的参与防治工作,首先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开展该项工作。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我们的办法是先干部,后群众,在每次召开血防会议时,先向到会干部宣传血防工作的重要性,再由这些到会干部向群众讲解,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向干部、群众宣传血吸虫病的一般防治常识,使他们懂得怎样保护自己。<br><br></h1><h1><b>四、 血吸虫病防治成果</b><br><br></h1><h1><b>(一)、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原因研究:</b><br> 1982年省寄研所辜学广老师组织全省5个有钉螺分布无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开展调查,我市作为参加单位之一,对龙泉山区5个乡和处于丘陵地区的4个乡进行全面调查,采用查病、查阳性钉螺及分析流行因素等方法。结果在9个有螺乡皮试初筛13200人,阳性66人,对66人进行三送三检粪便孵化,未查出血吸虫病人。同时在老龙乡采用直肠粘膜压片镜检,查出血吸虫病人7例,对这些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均为本地感染。1984年捕捉生活区钉螺26269只,进行压碎检查,未发现阳性钉螺。通过调查认为我市9个乡中,当时只有老龙乡有钉螺有血吸虫病流行,其余8个乡均为有钉螺分布无血吸虫病流行区。分析8个乡无血吸虫病流行原因认为与海拔高度、地下水温、气候条件及流动人群少等因素有关。<br><br></h1><h1><b>(二)、改进灭螺方法:</b><br> 1982年内江市地办组织我市血防专业人员到雅安荥径县学习五氯酚钠泥糊缓释灭螺技术,该法用五氯酚钠1市斤,水110市斤,泥土100市斤的比例,配成泥糊状用泥撑子均匀的糊于有螺环境,泥糊厚度在1——3厘米之间,由于泥糊有一定厚度,药液随时间而缓慢释放出来。1983年全面推广该技术,同年底对它进行全面评价认为:<br>①持效杀螺,一次泥糊后可维持有效杀螺浓度半年左右,同时能杀灭土壤内的钉螺,对螺卵同样有杀灭作用;②节省劳动力,用喷洒法灭螺每10个平方米需劳动日4.35个,而该法仅需1.04个;③取料方便,泥糊缓释剂所用材料的水和土均可就地取材;④操作简单,不需特殊的工具,只需常规农具和泥撑子即可完成整个工序。经过使用该技术,消灭钉螺面积每年占查出面积的90%以上。<br><br></h1><h1><b>(三)、钉螺生态及钉螺分布特点研究:</b><br> 我市钉螺面积90%以上分布在龙泉山区的6个乡,如果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首先要使龙泉山区的钉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那么龙泉山区钉螺的生活规律和分布特点又怎样呢?1983——1984年我们在位于龙泉山区的五指乡对钉螺生态及钉螺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钉螺活动率、交配率均以夏秋季为最盛时期,钉螺自然死亡率以冬春两季为高,土表钉螺平均密度6月最高,钉螺出土率以7月份为最。钉螺分布特点以三集中为主,即①环境集中,田埂、地埂和排洪沟分别占现有钉螺面积的46.14%、33.84%和11.95%;②面积集中,该乡历史上有螺村7个,经十余年的反复灭螺,仍有4个村有钉螺,而尤其集中在建设和前进两个村,分别占全乡现有面积的53%和35%;③时间集中,适合钉螺活动的是春季的5、6月份,秋季的7、8、9月份。<br><br></h1><h1><b>(四)、张家岩水库对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研究:</b><br> 血吸虫病流行区修建的大、中、小型水库较多,尤其大型水库对血吸虫病的传播有无影响,是关系到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成效的大事。我市三岔水库和张家岩水库均处于有螺乡下游,直接受到上游集雨区钉螺的威胁,为此,1984——1986年在省寄研所辜学广等老师的指导下,采用查水库四周钉螺、河道钉螺传输、水库钉螺生态观察及检查集雨区血吸虫病等方法,进行周密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库区无钉螺孳生;②集雨区的钉螺自然传输到水库的可能性很小;③水库水位消涨区内不易孳生钉螺;④水库集雨区无血吸虫病人。该项目1988年获内江市科技进步奖,同年获简阳县人民政府科技四等奖。<br><br></h1><h1><b>(五)、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影响的研究:</b><br> 该项目是省寄研所辜学广老师在中国科学院中标的课题,我市作为协作单位主要开展:①水库钉螺生态观察;②沱江河道钉螺传输研究;③三峡库区钉螺调查。该课题1987年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br><b><br></b></h1><h1><b>(六)、简阳市有钉螺分布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控制对策研究:</b><br> 该研究项目经省、市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先进水平,荣获一九九六年度内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br>通过五十年的血吸虫病防治,我市1265131m2 钉螺已全部消灭,全市基本实现表土无螺,居民粪检阳性率在0.2%以下,从未发现耕牛感染,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巩固以取得的成绩,为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简阳的发展,为整个血防事业努力奋斗!<br></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发表的论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简阳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与成效研究.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7年3月第5卷第1期;</b></p> <h1><br></h1> <h1></h1><h1><b> 说明:</b> <br> 收集到这么多简阳市血防工作的历史图片,是因本人爱好摄影,当年单位地址搬迁时,见到单位办公垃圾桶里许多历史照片和胶片,本人不忍丢失,收回放自己办公室,退居二线后时间充余,向当时的主任付梁请示购一台能扫描底片的扫描器将收集的底片扫描后存档,得到付梁主任的大力支持,马上购回一台扫描器,收集了几千张历史照片刻光盘存档,留下了几辈血防工作者的历史记忆。但照片的摄影者却无法考证,当年负责过宣教的人员有书记阳定宇,已逝世的曹意明,巳退休的画家华开毅,照片的摄影者就这三位同志,我就一收藏者。</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摄影:阳定宇 曹意明 华开毅</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文字:罗晓辉收集整理</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