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英雄吐芳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吕梁英雄后人参谒孙谦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尚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景。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妹子结个婚……”这是建国初期孙谦编剧的电影故事片《陕北牧歌》中的一首插曲。这首由孙谦作词,刘炽作曲,著名歌唱家王昆演唱的歌曲,曾唱响大街小巷、大江南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在1945年1月,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文秘组的孙谦,在《抗战日报》发表了题为《卓越的民兵指挥员——段兴玉》的报告文学,讲的是受群英会表彰的活跃在交城山区特等民兵英雄段兴玉抗战杀敌的事迹。随后不久,马烽、西戎以段兴玉为主要原型,创作了纪实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span></p> <p class="ql-block">(段永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天空蔚蓝阳光普照万物生辉的午后,我随老英雄段兴玉的儿子段永强及交城县文史研究院院长张其豪带队一行,专程赴文水县南安村,瞻仰拜谒孙谦纪念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纪念馆位于文水县南安镇南安村,是在孙谦故居的基础上由文水县政府投资扩建而成的。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234平方米,共设两个史迹展览厅、一个电影放映厅,并配有档案室等其它设施,其中陈列展览的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创作手迹、生前遗物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出版物450多件(幅、本),展示了孙谦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人生足迹、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纪念馆不仅展示了孙谦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学创作研究基地。它与沁水县赵树理故居、晋城市赵树理文学馆、汾阳市马烽纪念馆、灵石县胡正纪念馆等共同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山药蛋派”主将纪念建筑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1920年4月—1996年3月),原名孙怀谦,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南安村,幼年家境贫寒,仅读完本村小学四年级。1937年5月考入抗日军事组织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同年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38年春调“黄河剧社”搞宣传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主要从事电影文学创作,一生为中国革命、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歌曲《崖畔上开花》,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等。他一生创作了21部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有16部被拍成电影,主要作品有《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万水千山》《山村锣鼓》,与马烽共同创作编剧的电影《泪痕》《咱们的退伍兵》等获得了电影“百花奖”“金鸡奖”。他被电影界誉为“用电影书写新中国历史”的作家,是与著名作家赵树理、马烽齐名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主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研究会会长王学礼先生驱车40公里,早早到达在迎候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孙谦研究会会长王学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一座晋中平川很普通的农家四合院,坐北朝南,灰墙灰瓦,既大气典雅又肃穆庄重。院门朝东开在东南角。双坡悬山式垂花门楼颇具特色,插飞锦瓦,猫头滴水,桁枋相间,木雕隔之,卧栏镂空,雀替装饰,垂珠对称,悬鱼醒目,两明柱半露,柱础雕纹。院门两旁砖柱挂深褐色底淡蓝色字楹联一幅:“怀乡情深根植沃土山药蛋,谦逊品高甘作人民孺子牛”(把原名“怀谦”嵌入其中),为王学礼先生所撰,文水县人大原副主任郭竹朋先生所书;门悬一匾“孙谦纪念馆”,为文水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电影金鸡奖评委、著名电影评论家、剧作家孟犁野先生所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院门,迎面是一座砖雕座山影壁,壁顶插飞锦瓦,脊处莲花装饰,瑞兽蹲端;壁身四角云拱围中心圆形团花,莲籽已现,莲蓬饱满,莲叶田田,飞鸟落莲,一片祥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倒座南房三间两房,为档案室、洗手间;东厢房三间一房,为电影厅;西厢房五间两房,北三间一房为展览厅2室,南两间一房为笔会书法室;正房六间为展览厅1室。全院房屋均为单坡硬山顶,工字门窗。院心竖有孙谦半身铜像,明堂上有一株枣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学礼先生首先给我们介绍孙谦半身铜像。他说这尊孙谦半身铜质胸像是由本县人民艺术家蔚学高、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建国于2019年5月创作完成泥塑作品,6月完成铜像铸造的。塑像创作时,借鉴了赵树理文学馆、马烽纪念馆、胡正纪念馆创作赵树理、马烽、胡正三尊塑像的有关经验。作为山药蛋派作家,孙谦每年都要用大量时间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采风,所以,孙谦塑像采用他农村下乡采访时手拿钢笔、笔记本,正倾听农民讲述时的形象,并以七十年代中期他的面貌为主进行创作。这样便成了如今基座加半身胸像,树立在院子明堂中央的台阶处、枣树前。 </span></p> <p class="ql-block">(蔚学高)</p> <p class="ql-block">(创作原稿,由蔚学高、李建国创作)</p> <p class="ql-block">(李建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堂上的这棵枣树已有二百多年的树龄,由于院基垫高,已有至少1.5米的树干埋入地下。在孙谦17岁那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之前的青少年时代,他常常攀爬在这棵枣树上玩耍,在《忆二弟》的一篇散文中,回忆了与二弟爬树偷枣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家院里的老枣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家院里,有几棵老枣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爬树偷枣子,乐死小崽子!"我们从"青圪蛋"吃到"红眼眼",再吃到"花花红"一直吃到枣子红透,还要天天偷枣子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要想吃枣子,先得学会爬树,我天生笨拙又胆小,每次爬树,都是爬到半截,便败下阵来。二弟比我机灵,他像小猫一样,“刺溜刺溜”地就爬上去了。因此,我吃到的枣儿大部分是二弟从树上扔下来的残次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踮起脚,仰起脸,一心等着二弟扔下来的是"元宝枣儿",万万没有想到,他却先扔下来了粪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血,当然流了不少。二弟也挨了父亲的一顿狠揍。而在我的右鬓角上,便留了一个永不消退的突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房东间为序厅。1920年4月4日,孙谦就出生在这间屋子里。其陈设十分简朴,土炕油单、小饭桌,油灯、炕几、斗桌等,斗桌上有一葫芦,下部为孙谦肖像,上部为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的张明旺题写的“谦谦君子 人民作家”。东墙壁上挂有孙谦母亲的遗像和父亲的肖像画。正面墙上有孙谦的工作照配以说明文字:“孙 谦 (1920.4.4—1996.3.5),新中国电影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当代文学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性作家,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山西作协副主席、山西电影家协会主席。他坚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秉持为时代写作、为农民立传的文学情怀,创作出了大量的电影剧本、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被授予“人民作家”称号,在新中国电影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个展览厅分四大部分展陈着大量图片、文件、手稿、出版原件、获奖证书及文字说明等。随着王学礼先生时而声情并茂,时而娓娓道来,一位“远看像是一老农,近听一口文水音。胸中笔墨似锦绣,情有独钟工农兵”(孟犁野语)的作家孙谦一步步向我们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部分是“读书成长 投身革命”(1920.4—1940.9)。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原名孙怀谦,1920年4月4日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南安村一个木匠手艺的农民家庭。1936年后半年,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孙谦参加了“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在新军二纵队政治保卫队(简称政卫队)先后当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等职,转战于太行山、吕梁山。期间他接触了“五四”以来的一些新文艺作品和共产党书籍。新军粉碎阎锡山的晋西事变后,他随队来到晋西北根据地开展革命宣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9岁入本村初级小学学习。在学习初小课程之余,他阅读了不少古典文学书籍。初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困未上高小。不过,厚重的乡土乡韵以及汾河沿岸农耕文明的滋养,为他日后成为享誉全国专攻农村题材的剧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家乡生活,在他日后的散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描写与叙述,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16年的童年、青少年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6年3月中旬,东征红军在家乡一带宣传抗日,随即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春,牺盟会下派村政协助员在文水宣传抗日,为“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招募学员,孙谦参加了招募考试并被录取到驻扎于忻县营盘的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九团十连成为了一名战士。七七事变爆发,他毅然报名参加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 9月15日,他在祁县五里疙瘩兵营参加了决死二纵队第二总队成立大会,被分在了二大队政治保卫队。不久到政治卫队宣传队从事宣传工作,在“前锋剧社”做导演,排演抗日短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6月,他随“民革艺校”学习文学、戏剧的初步知识,开始接触优秀文学作品和共产党抗日进步书籍,阅读了大量中外作品及《抗日救亡十大纲领》等。认真学习的同时,他被新军中的地下党员秘密培养,于同年9月18日在壶关县紫团洞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始终吃苦在前,不怕牺牲,起到了模范骨干的作用。同年底发生了晋西事变,阎锡山企图消灭孙谦所在的决死二纵队和政卫旅。新军奋起自卫反击并向晋西北突围。孙谦和马烽、李束为等18条好汉被抽调组成决死二纵队司令部警卫排,孙谦担任排长,负责首长们的安全。由于出色完成任务,孙谦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这小青年临危不乱,表现很勇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军取得了自卫反击的重大胜利,于1940年1月晋西北行政公署成立,新军公开接受共产党领导,孙谦在新组建的“黄河剧社”担任导演。同年7月,“黄河剧社”与西戎、胡正所在的“吕梁剧社”合并为“吕梁剧社”,分三个中队,孙谦任第一分队长,转战于临县、方山、交城一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部分为“延安学习 晋绥从文”(1940.10—1947.1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秋,孙谦随吕梁剧社到延安学习,聆听了毛泽东关于革命文艺工作的报告。之后从“战斗剧社”转业到晋绥边区文联,从此走上了践行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文学创作道路。延安文艺整风后,他创作了不少散文、特写、短诗、戏剧,发表在《解放日报》《抗战日报》,荣获边区抗战爆发七周年征文文艺奖。抗战胜利后,孙谦参加反奸反霸、巡回演戏、对敌支前和农村土改工作,用文学作品反映当时火热的斗争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冬,孙谦在鲁艺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进行了半年的学习生活。次年4月转入到鲁艺附设的“部队艺术学校”文学队学习文学和戏剧,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电影。很幸运的是,1942年5月30日,他和全体学员聆听了毛主席“文艺工作者要到社会生活这个‘大鲁艺’学习”的报告。同年7月,她加入一二0师“战斗剧社”,在杨家岭为党中央毛主席演出。1943年1月,孙谦转业到晋绥文联,在保德下乡时写了第一篇文学作品——《我们是这样回到队伍里的》,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之后,他的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遵照毛主席讲话精神,创作了眉户道情《王德锁减租》(合作)、道情剧本《大家办合作》(合作),分别获得七七爆发七周年文艺奖征文甲等奖、丙等奖。期间,他撰写了大量反映抗战的作品,其中报告文学《卓越的民兵指挥员段兴玉》发表在《抗战日报》上。1944年12月底,他在陕北神府县参加第四届晋绥边区群英会文秘组工作。正是在此时,他和马烽、西戎、束为、胡正汇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山药蛋流派”五战友。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了太原前线工作团,开展反奸反霸对敌斗争的宣传演出活动,担任导演并编排节目,创作了《保管粮》《两家亲》《打勾子》等剧本。从1945年冬到1947年秋,他创作了许多关于抗战土改题材的短剧、工作通讯、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部分为“光荣使命 电影先锋”(1947.10—1957.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肩负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电影事业的神圣使命,孙谦先后在西北电影工学队、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中央电影局艺委会、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他秉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的创作原则,刻苦钻研,反复练习,从零起步学习做电影编剧,从之前只看过两三部电影的门外汉,很快成长为新中国电影文学队伍中知名的、剧本成活率较高的一线编剧和创作先锋,被推选为全国的先进生产者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7年10月,正在崞县(今原平)参加土改工作的孙谦被抽调到西北电影工作队,从山西兴县开赴东北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编剧工作。在途中,他们不断学习文化课程和电影知识。经8个月的长途跋涉,他们工学队队员终于到达了位于合江省(今黑龙江)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在东北未解放,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孙谦到农村下乡体验生活,冒着滚滚硝烟上前线进行采访,在辽沈战役中,寻找素材,经过不断试写,创作出了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盐》。1949年8月,他奉调中央电影局艺委会从事专业电影编剧,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电影文学的垦荒人。经过艰苦努力,孙谦也是硕果累累。在人民电影事业初创、剧本创作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他从1949年底到1950年,连续推出了《农家乐》《光荣人家》《陕北牧歌》三个电影剧本,分别被上海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为了新中国电影界很火的一线编剧。1953年毛主席和胡乔木在菊香书屋专场观看孙谦编剧的《葡萄熟了的时候》,该电影成为同年抗美援朝赴朝慰问的电影之一,也是新中国在香港放映的第一部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4年是他很忙碌的一年。他创作了小说《奇异的离婚故事》,1957年改编为电影《谁是被抛弃的人》,被文学界称为中国最早的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他为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学生授课;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苏联;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创作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人干论——电影创作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长期脱离生活,脑子里人物就会变成人干,只好拿出来泡涨了使用,这样的创作必然会枯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2月,孙谦作为电影编剧的先进代表,同新中国文化界名人老舍、巴金、周立波、杜鹏程等参加了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同年4月,电影剧本创作所撤销,他被调往北京电影制片厂。1957年4月,他与林杉合作编剧的电影《丰收》被文化部授予1949—1955年全国优秀影片奖。同年5月,被推选为出席全国的先进文化工作者代表。也是同年4月,他出席第三届全国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握手接见,并被推选为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部分为“人民情怀 泥土芳香”(1957.8—1996.3)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谦从远离农村的北京回到山西工作,与马烽等五战友又聚在一起,他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常年深入农村,创作了大量具有“山药蛋”泥土气息、展现农村伟大变革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农民朋友的喜爱,成为脍炙人口的时代经典和不朽佳作。“认定‘讲话’康庄道,跌倒爬起走到老”是孙谦人生历程和创作实践的真实写照。他的人品和作品,永远刻在人民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7年初秋,孙谦回到了山西文联,与马烽、西戎、束为、胡正又重新聚到了一起,使山西文学进入了硕果累累的全盛时期,独特的“山药蛋”风格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1958年1月,孙谦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疤的故事》,2月发表了电影剧本《春山春雨》。不久,他跟成荫编剧了《万水千山》,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电影,在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获得巨大成功。1962—1963年,他拖着病体下乡体验生活,写出了《南山的灯》《队长的家事》等短篇小说。1964年1月发表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1964年6月他创作了六幕话剧《太行高风》,1965年1月创作了报告文学《曲峪新歌》,1966年春创作了报告文学《革命生意经》等一批主旋律题材的文学作品。即使在“反右”“文革”遭受到不应有的错误批判时,还与人合作修改了电影剧本《山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7年迎来了文化的第二个春天。孙谦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入田间地头、农舍炕头进行采访、体验生活,于1978年与马烽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新来的县委书记》,摄制时改名为《泪痕》,被评为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光荣离休后,他与马烽结伴到全省百多个县下乡采风,先后创作了农村三部曲《咱们的退伍兵》《山村锣鼓》《黄土坡的婆姨们》等文学剧本,揭示出了如何带动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课题,体现了人民作家的农民情怀和社会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9月,孙谦担任第十届电影金鸡奖评委;1992年5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6年3月5日,孙谦不幸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孙谦去逝后,老搭档著名作家马烽的挽联为:“沙场战友,同甘共苦近十载,转战太行吕梁,情同手足,潛潛痛诀别,音容宛在难磨灭;文坛知音,相辅相承半世纪,历访漳河汾水,心心相印,依依送君西,虽逝犹生似旧时”。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剧作家、电影评论家于敏题词:“孙谦是我的益友良师,他诚以待人,勤以从业,俭朴以立身。他一生与我国亿万农民甘苦与共,休戚相关。他的作品处处散发出与天地共展现的泥土气息。他是不朽的,因亿万农民是不朽的。”作家杨啸题词:“人品高尚 作品光辉”。王学礼先生更是用孙谦的作品名撰联:”葡萄丰收图 农家英雄谱 山村锣鼓声 讲述南山灯下人性故事乡村变化;崖畔百花艳 心中玫瑰香 笔端真情涌 展现黄土坡上苍生命运时代风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将出展览厅时看到孙谦生前说过的一段话:“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的东西。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付的一切。有了这些,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再看他的自勉语:“认准讲话康庄道 跌倒爬起走到老”,这不正是这位扎根农村为农民热情讴歌的“人民作家”几十年来“人民情怀,泥土芳香”的真实写照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吕梁英雄段兴玉之子段永强先生是一位有情怀的人。多少年来,在孜孜不倦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他仍念念不忘大作家孙谦写文章介绍父亲英雄事迹的事。今天,他专程来孙谦纪念馆瞻仰拜谒就是了却多少年来心中的一个心愿,一个情结,也是对老父亲的一个告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站在孙谦《卓越的民兵指挥员——段兴玉》报样展板前久久凝视,细细阅读起来,父亲穿山越岭的身影仿佛浮现于前……继而,他转过身来,向大家深情地讲述父亲英勇杀敌的故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段兴玉(1912-1974),又名段祥玉,山西省交城县人。1938年,在八路军的影响和号召下,他参加抗日武装活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游击小组组长、民兵中队长、大队长、县武委会主任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抗日战争中,段兴玉带领他的民兵灵活运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反“扫荡”、捉汉奸、袭据点,配合部队对敌作战,屡建战功,从未打过败仗,赢得了“独胆英雄”“神枪手”“常胜中队”的美名,为巩固交城山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4年底,段兴玉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授予“特等民兵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位列英雄榜第一名。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在聆听段兴玉和其他英雄的故事后,创作了长篇抗战小说《吕梁英雄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了,他向孙谦纪念馆赠送了反映父亲事迹的书籍——《矢志不渝 忠党爱国》。</span></p> <p class="ql-block">(段永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厢房是电影厅。对面墙壁和南山墙壁上挂满了孙谦编剧被摄制成十几部电影的海报。北山墙壁上挂有大彩电,可任意选一部电影进行播放,还有介绍孙谦生平及作品的有关影像。王学礼先生给我们一一讲解每部影片的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孙谦纪念馆就不能不提殚精竭虑近二十年全身心投入孙谦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的王学礼先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是王学礼一个人撑起了这座纪念馆。我们不知道是否如此,但他对此的付出是巨大有目共睹的。目前,他已完成了关于孙谦研究的一书——传记《孙谦的如影人生》、一刊——期刊《孙谦研究》、一馆——孙谦纪念馆“三个一”工程。其实,他关于孙谦研究的成果有十几本一大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是从事行政工作的,不属于文化人,与孙谦素昧平生,只是作为孙谦家乡人,出于对乡贤的仰慕和崇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关于孙谦的一切资料。从2007年开始,他勾沉发掘孙谦生前难以数计的原始资料:从孙谦电影的全部DVD映象资料,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众电影》上有关孙谦的影评、剧照、电影剧本的导演台本,以及孙谦电影的海报宣传单、民间歌剧节目单;从解放前和解放后各种版本的孙谦著作、文集,发表于不同时期各类期刊上的孙谦作品,到孙谦给著名人士和单位的题词、书信;孙谦生前身后的作品评论、怀念文章及不同时期的获奖证书;从根据孙谦电影改编的连环画、孙谦的私人印章,到孙谦参加1960年全国文代会的签到卡等等都在收集范围。不求名利,不计得失,多少年奔波于漫漫搜集资料的路上。奔波了多少路,采访过多少人,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没有跑断腿,但因上火,嘴上好几次起了血泡,血压也不止一次骤然奇高”。他知道,做这项工作不会给自己增加提拔职务的业绩,更不会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只有付出,还很可能是无止境的付出,但他义无反顾地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在一次文化研讨会上他如是说:“孙谦的精神以及一生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仅在于作为山药蛋派成员,在坚持大众化、人民性的方向上,对当代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更多的是他作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影文学垦荒者,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艰辛探索,可以这样说,他的人生命运,就是共产党革命的写照,就是新中国电影的浓缩。山西,尤其文水,应该为有这样一位人杰感到由衷的骄傲。”他的这一番话语听起来是那么的铿锵有力坚定自信,又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孙谦家乡人,他的这份执着,这份坚守,这份付出,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纪念馆出来,对面是一个文化广场。北部正房是南安书画协会活动室,东墙壁挂有南安村郑氏一族进士榜。自隋唐科举取仕以来,文水中榜进士近70名,而南安郑氏一族只明末到清末竟有进士14人、举人30人、乡举副榜7人。真厉害!广场南部三面墙壁挂有展板,展示从文水这块肥沃土地走向中国乃至世界舞台的十位杰出人物:卫绾、道绰、武则天、武元衡、狄青、同恕、孔天胤、刘胡兰、张稼夫、张锡祥。王学礼先生给我们一一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觉夜幕降临,将登车时再一次回望孙谦纪念馆,从里边传出了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激情澎湃的歌声:“在我心灵的深处,开着一朵玫瑰。我用生命的泉水,把它灌溉栽培。啊, 玫瑰,我心中的玫瑰,但愿你天长地久,永远永远把我伴随……”我不由地在想,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英雄吐芳华。吕梁英雄段兴玉也好,人民作家孙谦也好,虽然他们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我感觉,他们就是崖畔上的花开,他们就是我们心中依然盛开的玫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英雄吐芳华!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1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文章最后歌曲是电影《泪痕》的主题曲《心中的玫瑰》,由乔羽作词,陆祖龙、时乐濛作曲,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