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明天看展 <p class="ql-block"> 作者:光淀</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遛弯,广场巨幅喷绘显示,“淀水留痕”白洋淀六人书画展已于上午开幕。看展欲望强烈,铁锁冰凉,透过玻璃门,隐约能看到展厅里的作品轮廓。遗憾!只能明天白天来。</p><p class="ql-block"> 知道刘学民先生厉害是十几年前,我在北京参与一项文化品位布设。众多名人字画上墙后,时任美协老一的“为哥”应邀来看他创作的丈二“大马”。在贵宾休息室里,一张四尺整纸的“牛童”让他驻足、颔首。我问怎么样?他说,好!让“为哥”说好,真不那么简单。于是,记住了画家的名字刘学民。不久,他获得了“国家画院奖”获奖,此殊荣,全国仅6人。之前,他的作品曾在全国第九届、十届美展上大放异彩。后来,梁岩、白云乡、刘发起等著名画家都说过,你们安新的刘学民先生画得好!此次参展画家刘伟康,是刘学民先生的儿子,据说科班出身,主攻山水,言传身教,家庭熏陶,想必错不了。拭目以待。</p><p class="ql-block"> 周振清先生,安新美协主席,擅长花鸟,前几年见过他几个“斗方”,格调清新、高雅,于继承传统中见艺术个性、主张。从构图、用笔、着色中,彰显出深厚的功力、才情。不知此展,题材为何?是否画风依旧?</p><p class="ql-block"> 认识王立新之前,先拜读过他的许多作品。我十六岁那年打工去他们村跟翻斗车装土,休息时常走家串户寻访他的作品,“精益求精”四个大字,至今历历在目。那时,成材的标准是能否考上高阳师范。“农转非”,其实“神农”才能转非,说白了,像他这样的神童才能考得上。难怪,字写那么好。那年夏天见过他,白T恤,“外茬锅台”,让坡下装土的我在仰望中羡慕不已。前些日子,在容景阁展厅里请教他,哪幅作品最好?他说,最得意的作品是儿子王子璐。的确,子璐已成为书坛的青年才俊。 </p><p class="ql-block"> 一直认为,管建军有两把刷子,其实他还有好几把刀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篆刻作品入选国展,成为当地最年轻的中国书协会员之一。斐然的成绩,满满的自信,“五体”兼顾,广泛涉猎,刀法笔法兼容,铁骨相伴柔情,作品既有崩刀、石花飞溅的快感,又有云烟缥缈的意境,乃书坛全才。印象中,姓管的都厉害,古有管仲,今有莫言(原名管谟业),安新的管建军绝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总觉得,张建民的眼镜后面还有一副眼镜,看问题入目三分。为人处事老道持重,敏事讷言,静水流深,常以哲思看待艺术,审美意识能与书坛的走向同频共振。他少习唐楷,功底扎实,在追求上审时度势,因独辟蹊径脱颖而出,作品入选第一届全国篆书展,成为当地以书法入选国展的第一人。最近他的隶书、小楷有所突破,此展的作品可能会有新气象。</p><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天气渐冷。不能进门,只好浏览前言。揣摩再三,如淀上美景,行云流水,丰富多彩,有高度有深度。高度如天鹅盘旋,深度如鸬鹚抓鱼潜水。凭感觉,出自张建民之手,因为他具妙笔,且能生花。</p><p class="ql-block"> 天更冷了!仰慕书画家令我精神抖擞,寒冷让我浑身哆嗦,在哆嗦、抖擞中,不情愿地走下台阶。再回首,为展览的成功举办而祝贺!</p><p class="ql-block"> 遗憾中,又想起刘学民先生,敬仰已久,不知何时才能近距离欣赏他的精品力作,多年后,幸运即将来临。今儿是秋的最后一天,期待明天。了却夙愿,应了那首老歌,“大约在冬季”!</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6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