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人的复制----人的无性生殖(上)

吴小庆

<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我正在南京上大学,那时没有双休,一周就休息一天。在学校里憋了一周以后,星期天一般都要出去随便走走,透透气。那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新街口,新街口有三家电影院、多家书店,如新华书店、外文书店等。还有好多小吃店,如大三元、南京板鸭店等。我们那时最喜欢的就是逛书店,往往一逛就是2-3小时,我的好多书就是在那里买的。</p><p class="ql-block"> 最 吸引我们的,应该是电影院,那时有许多新电影,特别是国外进来的新电影,带着许多新鲜的东西,看的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仿佛一个饥饿了多日的流浪汉突然遇到了一场盛宴,饕餮大餐。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新的世界,突然如此五彩缤纷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世界真的是太精彩了。记得有一次半夜2点就起床,步行2站路,去新街口看电影,而且是学校安排统一买的凌晨票。看完以后再回学校睡觉。也有不立即回校,在新街口凌晨的薄雾中徘徊,等待着早餐铺子的开门,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早面或豆浆油条后,再回学校的。依稀还记得电影的名字,大概是印度影片《流浪者》,或日本影片《追捕》,具体哪一部,不是太清楚了。但那时有太多的影片,可供我们选择,如《叶塞尼亚》、《大篷车》、《望乡》。还有那个有《草帽歌》的日本电影,具体名字已记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除了电影,就是书店。那时逛书店,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像现在女同胞喜欢逛街一样,不一定有明确的对象,纯粹是喜欢,看到了喜欢就买。有时一天逛下来,什么都没有买,也很开心。一天又逛到新华书店了,走了进去,边找边看,消磨着时间,看着时间在书中流逝,很是放松惬意。看到天色已晚,正要离去,并不为今天的一无所得而不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时却突然有一个书进入了我的眼帘,书名是《人的复制》—一个人的无性生殖。翻开一看,书中内容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书中的很多理论、很多实践,很多假设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就是说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力。一看起来,就放不下了,后来一看书价,一狠心,就买了下来。回去后,在似懂非懂之间一口气就读完了全书,内容深深震撼了当时的我。可惜毕业以后一直搞临床,没有再往这方面研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一次有空在家,又将这本老书拿出来看了一遍,仍然感到震撼,虽说术中的许多理论、实践、技术,现在都已成熟不在话下了,有些还领先多了,但书中的内容仍然惊世骇俗,难以想象。现将书中的故事情节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书的作者是D.M.罗维克(美国),由陈良忠翻译;书名是《人的复制》---一个人的无性生殖。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出版后,大部分人认为是科幻小说,但本书作者却坚持说是真的。这是怎么回事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罗维克是一个生殖方面的作家,1973年9月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中,一个陌生的男性告诉他:说读了他的一些著作,对他很仰慕,希望跟他见面讨论一下共同感兴趣的事。看着罗维克好像不感兴趣,就接着介绍了自己,他今年67岁,仍然精力旺盛,未婚、无后裔,同时是个富翁,对探讨各种途径都很感兴趣。这个人也渐渐引起了罗维克对他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开始罗维克还以为这个人就是想弄个试管婴儿,因为那时试管婴儿还未成熟,大家都在探索。后来几经周折,2人终于见面了。富翁叫莫克斯,看上去只有五十岁左右,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告诉罗维克说他是个孤儿,完全靠自己奋斗建立了自己的财富帝国,与所有这类人一样,想有一个理想的继承人,就是要有个儿子。莫克斯事业成功后又回去,又找到了这家他小时候的孤儿院,找到了一份记录,他相信这就是他的记录。在记录上父亲写的是“不明”,母亲的姓已被划去,同时表明是一对同卵双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莫克斯多次在梦中见到他的同卵兄弟,但在一次梦中他看到了这个兄弟的死去后,他就再也不做这类梦了。所以莫克斯的想法与别人还不太一样,他不仅想要一个儿子,而且还不完全是个儿子。因为儿子将有一半的血统是别人的,他想要的是一个完全血统的人,换言之,就是一个克隆人,以他自己为对象的克隆人。为实现这一计划,他愿意拿出100万美元来实行。那时的100万美元要多值钱啊?这本书才人民币0.78元。他这惊世骇俗的大胆计划和如此巨大的钱财,一下子就把罗维克打懵了,直吓得目瞪口呆,如同见到弗兰肯斯登的怪物一样。(原文是这样的;弗兰肯斯登是一种自己创造出来毁灭自己的怪物)。看到罗维克的表情,莫克斯让罗维克不要马上表态,回去想好再商量。</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罗维克本能的反应是拒绝这个建议,但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斗争和道德上的准备,他觉得可以接受这个建议。于是他找来了一个朋友,著名的人类胚胎学家戴尔文,想听听他的意见。三个人就在纽约曼哈顿莫克斯的办公楼里进行会晤。作者在描述这家办公室时:房间很大,显得空空荡荡,用玻璃与钢构成了方尖结构,给人印象深刻。但莫克斯却抱怨说这大楼与周围的许多楼一样,是一幢次等的摩天大楼。接着莫克斯又自夸说:“他公司里的大部分人既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的声誉”。一开始戴尔文同他一样惊奇,感到简直是匪夷所思,发了一通脾气后离开了。但回去安静下来,经过一番考虑以后,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人的复制这一工程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首先,他们要为这一工程选一个地址,不能在美国,但又不能离美国太远,地点要偏一点,但交通要方便,以便于物资运输。具体地址,书上没讲。选址由莫克斯主导,到1974年6月,地址选定,工程正式启动。</p> <p class="ql-block">  正当工程顺利开展之时,1974年6月下旬,一则新闻显示,试管婴儿成功了,三名妇女都生出了健康的婴儿。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发表后,立即在社会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试管婴儿的主持人贝维斯受到猛烈的攻击,尽管他非常低调,但这种反应使他精疲力竭,并感到严重失望而病倒了。看到贝维斯受到的对待,戴尔文一度动摇而想退出,幸好,事件不久就过去了,戴尔文重新回到工作中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本书分上下两部,上部主要讲的是事情的开始及道德上的准备,以及有关基础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本书的开头,引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乔舒亚.雷德贝格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哺乳类或人类中完成这项工作绝不会有什么特殊困难,但是当它第一次完成时,他把人类推到了一场进化论的大骚乱的边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本书的下部主要是讲事情的经过,让我们跳过那些道德上、伦理学上的,以及基础理论上的探讨,直接看事情的发生发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