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西北行(十一)酒泉一日游

心荷

10月18日上午,随着一场冷空气的来临,我此次西北行以来晴好的天气暂告结束。好在我在张掖参观七彩丹霞的时候天气仍是多云的天气,拍出了色彩缤纷的丹霞。当天下午三点,我坐上张掖至嘉峪关方向的高铁,越向西,天空越来越灰黄。等我到酒泉南站下车的时候,空气污染指数已超过五百。 被浮尘笼罩的酒泉南站 出了车站,公交车迟迟不来,我打了辆出租,直奔市酒泉市政府旁的如家酒店。虽然时间还早,但糟糕的空气让我不能随意出去玩了,在酒店门前的一家很有地方特色的牛杂店品尝了一份热乎乎的牛杂汤,回到酒店就再也没有出门。 19日上午,天气略有好转,但空气中依然有尘土。 我计划参观酒泉市博物馆,博物馆离我住的如家酒店步行不到十分钟,&nbsp;这样的安排倒也不太受天气的影响。 气派的酒泉市政府大楼 从市政府大楼到博物馆之间,有一大片绿地公园,景色还不错。 这些老年人沙尘天气还坚持锻炼,可能他们对这样的天气已经习以为常了。 公园里有一座女性舞蹈的雕塑,不知是否来自于本地某座石窟中的人物造型。 公园北面就是气派的博物馆。 酒泉市博物馆,是酒泉最值得一游的地方,凭身份证免费参观。这座博物馆2012年开始建设,2015年对外开放,目前是国家二级博物馆。<div><br></div> 酒泉是河西四郡之一,如今是甘肃省地级市,下辖一个城区(肃州区)、两个县级市(玉门市、敦煌市)和四个县(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div>敦煌是酒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酒泉博物馆几乎靠敦煌的艺术作品撑起了大半边天。</div> 敦煌的壁画、塑像和石窟是博物馆中最有份量的展品。 这里展示了敦煌莫高窟最美的壁画和雕塑,不过壁画是图片,雕塑是复制品。 飞天是敦煌壁画中最优美多姿的艺术造型。 这是莫高窟第 57 窟的 “胁侍菩萨像”的复制品,这座菩萨被很多人认为极其精美。她头戴化佛冠,身佩璎珞,面部圆润,线条柔和,姿态优雅,体现出一种难以言表、雍容高贵的美。 在敦煌参加了东线一日游,一路奔波,购买了特窟票才能看的榆林窟第25窟,在这里就可以免费细细欣赏,随意拍照。 绘制于 1200 多年前的《观无量寿经变》,是整个敦煌石窟中保存最完好、艺术成就最高的经变画,被专家盛赞为 “敦煌石窟艺术之冠”。 经变画中富有动感的胡旋舞者。 胡旋舞者的伴奏乐队。 第25窟的《弥勒经变》图,以 “异时同图” 的绘制手法,将耕种、收割、扬场等场景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了出来。看看左侧那个男人,正在用麦叉扬场,右面的女人正在用扫帚扫去浮在麦堆表层的麦草和麦壳,就像儿时我的父母在夏天的麦场上所做的那样。千百年来,从中原到河西走廊,农民们都在同样的方法从事农业劳动啊。 酒泉博物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些流散于国外的敦煌文物的复制品。虽然是复制品,却让我开了眼界,它们的精美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1900年无意间在敦煌发现了藏经洞, 藏经洞内藏有从 4 世纪到 11 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物 5 万多件,内容极其丰富。其中的宗教典籍,尤其是大量的佛教典籍,为佛教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对于研究佛教教义、宗派演变、传播路径以及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交流融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从王道士手中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如今流散在世界上众多的博物馆中。 博物馆里这张图展示了敦煌藏经洞文物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情况。 以前,我们只知道外国人从敦煌盗走了大量文物,至于那些文物是什么样,谁也没见过,只有从事敦煌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才能看到。而今天,在酒泉博物馆,就可以免费看到那些精美的文物,虽然是复制品,却让我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珍品。 酒泉博物馆敦煌文物展厅的陈设很有特点,两侧采用了石窟里的坐佛图案进行装饰,让展厅有一种像石窟的感觉。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部分敦煌文物的复制品,其中的文字说明部分来源于文物标签上的说明,部分来源于网络。 《弥勒佛说法图:温大眼五兄弟为报”父母之恩“所供养》。原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这是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有明确纪年的衣服敦煌绢画,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弥勒佛为主尊的供养图。出自后晋庚子年(940年),是信士弟子温大眼兄弟五人为报”父母之恩“,为亡父及上健在的母亲所供养。整幅绢画保存基本完好,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千年前敦煌绢画。 《弥勒佛与普贤与文殊菩萨像》。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弥勒佛居中,文殊和普贤二菩萨侍于两侧,下方为供养人一家,态度虔诚。文殊驾狮子侍于左侧,普贤乘白象侍于右侧。 《星象图》,原件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这是世界最古老的手绘星图,精确程度超越了千年以后的欧洲天象图。星象图描绘了超过1300颗星星,包括人类肉眼很难观察到的微弱星星。 在星象图的这部分我还看到了“织女”,在它的下方还有一个星座,名字为“牛”,这估计是最早的关于牛郎星的记录了吧。 《妙发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晋门品第二十五》,原件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引路菩萨》,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佛传图·太子诞生的祈愿》。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佛教的故事传入中国后,人们多以图画的形式讲述佛祖释迦摩尼入胎、诞生等各阶段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大量的佛传故事图。 《佛传故事·入胎、诞生》。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佛传图断片·宫中欢乐、出城》。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未生怨》,原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未生怨” 是一个关于古印度的故事,通过描述阿阇世王子的行为和转变,表达了因果报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佛教思想。在敦煌壁画中,艺术家们以生动的画面将这个故事展现出来,成为了敦煌壁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月观音像》,原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水月观音的样式源于唐代画家周昉。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他按照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妙创水月之体”。在他的画作中,菩萨呈游戏坐姿置身于水边岩壑之中,神态悠闲自在,背后有圆月与竹林,这种充满中国式艺术造景的背景样式成为了水月观音统一的风格。<br> 《二菩萨像》,原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普贤菩萨像幡》,原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普贤菩萨立于莲花上,赤脚踏莲蓬,头略向右倾,双目微微下视,做沉思状、璎珞钏环披身,轻纱透体,敷彩艳丽浓烈,与常见的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像所不同,新颖独特。 《行脚僧人像》,原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行脚僧图也叫“云游僧”图,也有称“宝胜如来像”,可能是受当时唐玄奘取经的故事影响,此内容是当时流行的主题。 《护诸童子女神像(护符)》,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这是梵夹装的三叶护符,每页正背两面各绘有神像。并分别在上面书写了说明文字。据文字记载,这套神像护符应该有16张。现存的神像由兽头、鸟头、牛头、鸡头等女性形象组成。 《开元水部式》,原件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水利法典。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碾的&nbsp;设置及其用水量的规定,航运船闸和桥梁渡口的管理和维修,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诸项内容。 《那罗廷天像》,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本图以简略的绘图表现,加入了砖色、浅蓝色、灰色、浅绿色、褐色。图中的雕像,右手拿着千手观音的主要四十手持物之一的拐杖,胸前抱着儿童。 《伏羲与女娲》,原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人首蛇身”,“人首”代表着人的理性层面, 而蛇身代表本能的层面,代表人还没有脱离动物性的一面。&nbsp; 《禹受洛书传书图》,原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在敦煌发现的绘画中,这幅画是最神秘的作品。画中拿着笏的男子应该是大禹。禹为了治水,各地奔走,导致身体残疾,因此“禹迹”被作为全中国的同义词,而“禹步”被用来形容腿脚不便的人。 《狮子图》,原作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这幅纸本画,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动物画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造型健壮饱满,气度非凡,线条浑厚劲韧,中锋用笔,富有弹性,在一千多年后,依然令人震撼。 三界九塔图,原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三界九塔图,也是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图、佛教天人合一图。 看完了那些流失海外的珍贵的敦煌文物,再看看酒泉的历史。 河西四郡的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汉代之前,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匈奴控制的区域。而公元前121年是永载史册的一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征,打败了匈奴,从此将河西四郡纳入了大汉的版图,酒泉也不例外。<div><br><div>汉取得河西地区后,因 “城下有金泉水,其水若酒” ,设立酒泉郡。酒泉郡是河西四郡中最早设立的郡之一。&nbsp;<br></div><div><br></div><div>东汉十六国时期,酒泉也经历了西凉、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div></div>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立了酒泉镇,仁寿二年(602年),酒泉镇从甘州分出,改为肃州, 这是酒泉称肃州的开始。&nbsp;<div><br>唐代,酒泉的隶属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变化,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酒泉被吐蕃占据;唐末至五代,酒泉属归义军和回鹘统治。</div><div>&nbsp;<br>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李元昊攻取肃州。&nbsp;</div><div>&nbsp;<br>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西夏败亡,蒙古汗国占据酒泉,改蕃和郡为肃州。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朝设置甘肃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省),这是以“甘肃”命名地方政区的开始。&nbsp;</div><div><br>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平定整个河西走廊,酒泉纳入明朝统治范围。 明代北边镇守制度由藩王分守演变为九边总兵镇守制度,甘肃镇为九边重镇之一。&nbsp;</div><div>&nbsp;</div><div>清代,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酒泉凭借其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战略地位,是左宗棠的军事指挥中心和战略大后方。&nbsp;</div> 跟美友们分享一些在酒泉博物馆看到的文物。 四耳矛形带盖彩陶罐(四坝文化时期,夏代晚期或商代早期) 人形彩陶罐(复制品)(四坝文化时期,夏代晚期或商代早期) 人形舞蹈纹彩陶罐(四坝文化时期) 铜灶具(魏晋时期) 茧形彩陶壶(战国时期) 汉简 铜镜(汉代) 青铜带盖鼎(汉代) 神羊图画像砖(魏晋) 龙模印砖(魏晋) 褐釉剔花扁壶(西夏) 双凤瓶形柄镜(宋) 说到酒泉,不能不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它是我们国家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众多重大航天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酒泉博物馆,卫星发射中心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展位。<div><br></div><div>到酒泉旅行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可以报团参加,需提前预约。我在从额济纳旗返回的途中,远远地看到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不想再折回去参观了,因为从酒泉坐车过去还需要大约五个小时。</div>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两弹一星二十三功勋,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们,我们要永远记得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酒泉博物馆还有一些非遗项目展示,很有地方特色。 参观了酒泉博物馆,附近吃了午饭,浮尘的天气稍微好转了一些,我决定到酒泉市区最著名的公园,也是最大的古迹——西汉酒泉胜迹逛逛。<div><br></div><div>西汉酒泉胜迹,也叫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br></div> 公园的南门为近年来新建,为仿汉阙式门楼,风格古朴自然,气势恢宏雄壮。 进门后要通过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的地面上雕刻着跟酒泉有关的历史典故。 这条通道上还采用了汉简等地方特色元素,新颖别致。 通道两侧有端着美酒的石俑。 这是左宗棠修建的月洞,其实是早期的公园大门。门上有左氏题写的楹联和匾额,楹联为:“甘或如醴,澹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匾额上写“饮之令人寿”。 门的上方是“古酒泉”三个字,下方是骠骑将军霍去病骑马射箭的形象。 在另一侧的门扇上镌刻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1941年9月畅游酒泉公园时,题写的《越调·天净沙·酒泉道中》:<div>“酒泉酒美泉香,</div><div>&nbsp; &nbsp;雪山雪白山苍,</div><div>&nbsp; &nbsp;多少名王名将,</div><div>&nbsp; &nbsp;几番回首,</div><div>&nbsp; &nbsp;白头醉卧沙场”。&nbsp;</div> 镂空的窗户上是喜鹊上梅梢的造型。 大门两侧是酒泉碑林石刻展,展示了酒泉保留下来的历史珍贵石刻与书法艺术精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启功留下的墨宝。 碑林的长廊也古色古香。 月洞门内的碑亭,亭内石碑上有清代肃州兵备使者陆廷栋于宣统三年题写的“西汉酒泉胜迹”。 “西汉酒泉胜迹”石碑 公元前121 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河西大获全胜,武帝从长安赐御酒一坛犒劳征霍去病将军,霍将军认为功劳属于全军将士,于是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取而共饮,所以 “ 酒泉 ” 的美名便传承至今。 从地址构造来讲,酒泉地处祁连山山前冲洪积扇前缘地带,&nbsp;祁连山的存在为酒泉泉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水源补给背景。祁连山山脉有大量的冰川和积雪,在气温升高时融化,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山前冲洪积扇地区的地质结构通常由不同粒径的砂砾石、砂和粘土等组成,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储水能力。地下水在这种地质结构中能够较为顺畅地流动和储存。这应该是酒泉的泉水始终不枯竭的重要原因。 这就是酒泉。 &nbsp;因传说泉中有金,“酒泉”又名“金泉”。 这是酒泉的泉眼。 旁边的石头上刻着“霍去病倾酒入泉处”。 酒泉旁这棵巨大的柳树是左宗棠亲手栽下的,具有已经130多年的历史,树高25米,枝叶繁茂,被称为“左公柳”。如今,树上挂满了祈福的丝带和挂牌。 在酒泉的后方,是一组大型群雕,展现了霍去病命人将武帝赏赐的美酒倾入泉中,与战士共饮的情形。 除了酒泉胜迹,这个公园里还有一处地方值得一游,就是左宗棠陈列馆。 酒泉左宗棠陈列馆 为什么在这个公园里要修建左宗棠陈列馆呢?因为这个公园就是左宗棠最早修建的。 陈列馆是一组典雅古朴的中国传统建筑。 馆内有左宗棠塑像,介绍了左宗棠的生平。 1876 年 3 月,左宗棠从兰州向肃州(今酒泉)进军,并将肃州作为西征大本营。从到达肃州到 1876 年 4 月刘锦棠率部西进出关,这期间左宗棠在酒泉停留了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随后他便坐镇酒泉指挥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div><br>在酒泉,左宗棠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和准备工作,包括军队的整编、物资的调配等,为收复新疆的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精心筹备和正确指挥,为清军在新疆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div> 左宗棠陈列展厅 <div>为什么左宗棠会在酒泉修建公园呢?这要得益于他的湖南老乡、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郭嵩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臣,开中国近代外交史之先河,他曾任中国驻英和驻法使节。他曾在英国写信给左宗棠,提到欧洲的 “公园” 这种公共设施,任何阶层的百姓都可以去玩,能无形中融合官民关系。<br></div> 左宗棠受郭嵩焘的启发,1875年,在兰州开辟“园亭”,让战乱后的民众的以休养生息。 1879年,左宗棠第二次移驻酒泉,组织人力疏浚泉湖、筑成堤坝、修建凉亭、制造游船,建成泉湖公园(后更名为酒泉公园,现为西汉酒泉胜迹)。修建公园的费用全部来自他的养廉银。这一举措使酒泉公园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免费向百姓开放的公园。 馆内的文献资料展示了当年郭嵩焘与左宗棠的通信内容,以及左宗棠于公园修建完成后所写的诗词、文章,记录下他喜悦的心情。 公园最初建成后不是每天开放,而是每月开放一次,但这在清代已经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了。 这是当年公园开放的告示,还专门提到“妇女不禁”。 馆内还展出了部分清代的老物件。 左宗棠不仅收复了新疆,治理了西北,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还积极推进洋务运动,在他日理万机的同时,他还在酒泉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公园,酒泉人们会永远记得他的丰功伟绩,中国人们也就永远记得这位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的伟人。 如今的西汉胜迹公园,虽然和中国有些地方的公园还是没法比,但在茫茫戈壁中的酒泉,它已经是最漂亮的公园了。 湖边盛开的甘蓝花 古木参天的公园 夏日的湖边,荷叶田田,应该也很美。 高大的白杨树,如勇敢的哨兵,守卫着河西走廊上古老的公园。 公园里还有一个“吟酒听泉”广场,集中展示了中国历史上跟酒泉有关的诗歌作品。&nbsp; 雕塑的后面刻着李白的诗作《月下独酌&nbsp;其二》:<div>“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div><div>&nbsp; &nbsp;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div><div>&nbsp; &nbsp;……”</div> 这是岑参的《过酒泉,忆杜陵别业》。<div>“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br>&nbsp; &nbsp;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br>&nbsp;</div> 公园里的三角亭 沙尘依然没有散去,所有的建筑也都是灰秃秃的。 芦苇为这个公园增添了秋日的美景。 公园里的旱金莲开得特别娇艳。 黄色的旱金莲更叫娇美。 酒泉公园的建设,应该算是中国园林文化发展史上意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更是富有战略眼光和现代政治情怀的左宗棠一生伟大的贡献之一。这样的公园诞生在一百三十多年前的中国西北边陲小城肃州,是一个奇迹,也是酒泉的骄傲。 在酒泉的最后几个小时,我在酒泉的街上转了转,打卡了酒泉的钟鼓楼。 酒泉钟鼓楼 这座建筑看起来跟西安的钟楼有些像,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前凉永乐元年,即公元 346 年),原系前凉张氏政权的酒泉郡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时称福禄县城)之东城门,也叫 “谯城”,为守城戎卒打更巡逻、报时、防寇报警的地方。<div><br>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 1395 年)扩展城垣时,将原东城门留存于城中央,改为鼓楼。明代初期,开通了南北两个基座洞门;明代中后期,又开通了东西两个基座洞门,鼓楼逐渐演变成肃州城中心。</div><div><br>清代雍正三年(公元 1725 年),在整修城楼时,以砖包砌鼓楼台基;清代同治四年(公元 1865 年),鼓楼毁于兵燹。<br>现存的钟鼓楼是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 年)重修的。</div> 一天的时间,我参观了酒泉博物馆,欣赏了敦煌藏经洞那些璀璨的文物,了解了酒泉这个河西四郡之一的悠久历史,也游览了左宗棠在酒泉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公园,收获满满!<div><br></div><div>傍晚,我乘坐酒泉至嘉峪关之间的公交车酒嘉专线,前往本次金秋西北行的最后一站——嘉峪关。<br></div><div><br></div><div>谢谢赏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