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记忆里曾经熟悉的老街道上,每一个角落都似乎镌刻着陈年旧事,仿佛每一阵风吹过都能唤醒那些沉睡已久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往昔的温馨与沧桑之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很久以前,南宁市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被命名为博爱街。街道的西头与永宁街相接,东头与水街相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博爱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这条街道分为三段命名:近水街段因有一间三界庙,所以叫三界坊;中段因有粤东会馆,所以叫会馆街;近永宁街段因旧时有不少豆豉摊,所以叫豆豉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博爱街及周边一带的居民住宅房屋大多数是老式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外观古老,内部结构复杂,整体风格朴素而坚固。也有少数房屋全部是采用木质结构的,外观上具有浓厚的传统和历史感。当时许多每一个门牌号的房屋里住有好几户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们家也曾经在位于博爱街中段的永宁公安分局院子里居住过。</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永宁公安分局院子曾经是古代教育机构的一座书院,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创办成专门服务于广东顺德籍人士及当地学子求学的场所,因此叫顺德书院。</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说:解放后,在市人民政府经过接管、评估、修缮、重新安置等多个环节之后,这里便成为了永宁公安分局和永宁派出所合署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记里,当时,永宁公安分局和永宁派出所合署办公的院子为两层砖墙木制的楼房,墙体的砖块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而坚实,而木制的楼梯、楼板、门窗则透露出温馨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分为三个部分。前面部分两边的厢房是永宁派出所值班室、户籍资料室、干警办公室及档案室等工作场所。在院子门口的过道上,首先是一块比较大的老式木制屏风,正面上边有好多排小钉子,每个钉子挂有一本纸质的小本子,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辖区内每个“监管对象”的每月思想认识和劳动改造及活动记录的汇报本子。当时“监管对象”主要是所谓的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以及人民法院判处的五类监外执行的罪犯。每当月初的时候,每一个“监管对象”必须来派出所报到,向管辖区民警汇报自己在上个月里学习和改造情况以及活动情况,并递交上个月所写的每一天活动情况记录本,民警审阅后交由“监管对象”自己挂到屏风上,并将当月的本子取下带回去。</p><p class="ql-block"> 院子中间部分是一个天井,右手墙边有一个木制楼梯,楼上均为木质楼板,是永宁分局办公场所。上了楼梯右手边为后楼,先经过一个套间的分局领导办公室门口,再过去是分局会议室,我们家就在会议室旁边。其实当时我们家是由一间会客室和一间办公室改成的临时住房。</p><p class="ql-block"> 上了楼梯左手边为前楼,一边是分局干警办公室和宿舍,一边是另一个分局领导的住房。</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永宁公安分局领导班子成员:有南下工作队的干部,也有解放初期培养起来的地方干部,还有像父亲一样当过兵、扛过枪、打过仗的转业军人。</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后面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两边厢房均为分局和派出所的干警住房,过道中间摆放一张乒乓球桌,再往里面中间是露天空地,左边是公共厨房,右边是两间厕所和三间洗澡房,旁边有一个小门,出了小门那边就是博爱街小学校园,这个小门主要是方便干警们在休闲时到学校篮球场打球,当然也方便了院子里的孩子们去学校上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公共厨房往里面走,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建有一栋小小的两层楼房,上下共有四个房间,为干警和炊事员的宿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时候派出所的公安干警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干警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做事,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尊重……</span></p> <p class="ql-block">当年父亲与公安同事在工人文化宫开会期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永新派出所干警开会学习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八、九十年代,永新分局和派出所干警在辖区内的老街道平整路面和打扫卫生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在永宁公安分局门前的台阶两侧,巍然屹立着两尊大石鼓,形状为圆形,表面光滑,反射出淡淡的青灰色光泽,看起来浑厚古朴,透着岁月的沉淀,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就像忠诚的卫士,默默无言,却威严十足。现在回想起来,确切地说大石鼓应该是原书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书院的庄重以及学问的圆满……</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候,每当一放学,我就马上跑回家里放下书包,然后爬上院子门口的大石鼓上坐着等待妈妈下班回家。特别是黄昏的时候,我坐在大石鼓上静静的看着远处天空上的晚霞,夕阳下的云彩如同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映红了天边,也映红了我的脸颊,那份美丽与温暖成为了我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粤东会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面对永宁公安分局右边是始建于乾隆年间的粤东会馆,博爱街小学校的正门口是粤东会馆的出入口,据说博爱街小学所在位置以前是广东旅邕商人在粤东会馆创办的私立粤华小学……</p><p class="ql-block"> 在粤东会馆旁边还有一家叫永宁初中的半工半读学校。这种半工半读学校的办学形式多样,学生可以半日学习、半日劳动,或者隔日学习、隔日劳动。修业年限和课程安排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学生待遇也视具体情况而定。这种教育形式在当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在永宁公安分局左边有一家理发店和一家饮食店,都是国营的。在我的记忆里,那家饮食店每天早上吃粉的顾客很多,常常是座无虚席。我也是这家饮食店的常客,每次父母给钱让我早上吃粉时,我总是早早起床走去饮食店,服务员按桌上的顺序号逐桌对每个顾客卖粉牌,一会儿由服务员用托盘端上热气腾腾的每一碗粉。师傅煮的汤粉非常好吃,猪骨熬制数小时的汤头,每一滴都散发着匠心的味道。特别是那独特配料丰富的杂绘粉,更能让每一碗粉飘香四溢,每吃一口都能感受到它的醇香,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那家国营理发店店面不大,主要提供剪发、剃须、掏耳等服务。店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施虽然老旧却很干净,</span>靠着墙边放置有若干把可放平的老式铸铁理发椅,每把理发椅对面墙上挂有一面大镜子。店内中间放置两排带靠背的长板凳供顾客休息等待,理发师傅们态度亲切,仿佛是在为家人服务一样。在理发洗头时都会将手放在顾客头上的穴位处按摩,力道适中,非常舒服。每当完成一个顾客的理发后,马上及时进行清扫工作,体现了理发师傅对环境的尊重与对顾客的关怀。这家理发店里有一个理发师傅就是我一个同学的父亲,他的手法娴熟,每一剪都透露出深厚的功底,深得邻里街坊的赞誉。我父亲每次到理发店总是请他帮理发。那时候,理发店不仅是理发的地方,更是邻里间交流情感、传递温暖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在博爱街与永宁街中间还有一条小街,叫中兴街。这条街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街道两侧曾是商铺和手工作坊的聚集地,商贸活动频繁,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历经数百年,中兴街一直是当地的商业与文化交流中心。中兴街的故事与传说,至今仍为南宁人所津津乐道,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记忆里的博爱街还有一家充满岁月痕迹的公共食堂。那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促进集体生活和资源共享,城市许多街道都设立了公共食堂。这些食堂通常位于街道的中心位置,方便附近的居民前来就餐。博爱街公共食堂的管理员是我一个同学的母亲。走进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排整齐划一的餐桌和凳子,墙壁上贴着宣传画和标语,显示出一种朴素而温馨的氛围。每到饭点,炊烟袅袅升起,食堂里飘散出一阵阵诱人的饭菜香味,许多居民们纷纷端着饭碗排队等候打饭菜。在那艰苦的岁月中物资相对匮乏,食堂的菜肴虽然简单,但大家仍然吃得津津有味,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我们家搬去了母亲单位分配的住房。</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前夕,父亲也调离了公安机关……</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那段纯真岁月的一种深深怀念……</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1979年,父亲重新回到了公安机关工作。同年底,我也光荣地跨入了人民公安队伍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博爱街早已改为壮志路,当年的永宁分局、永宁派出所也改为永新分局和永新派出所。更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竟然也被分配到永新派出所。</p><p class="ql-block"> 当我去永新派出所报到时,看到原博爱街一带的居民老式房屋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三层楼的简易红砖楼房,永宁初中没有了,公共食堂没有了,理发店和饮食店没有了,原永宁分局和永宁派出所合署办公的地方也没有了。永新派出所在原来永宁初中的位置前面部分盖了二层简易楼房作为办公场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永新分局在后面原永宁初中的教室办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来,当我在管辖区域走街串巷入户走访时,在原永宁分局院子旧址不远的地方,看到有一块不大的大石鼓残块还静静的躺在路边,好像在等着向我诉说它的委屈和痛苦,也仿佛是在任由岁月的无情雨水冲刷着它的凄凉。我蹲下来不断的抚摸着大石鼓残块,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淡淡的忧伤,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些原先认识我的老街干高兴地拉着我的手上下久久地端详着,热情的问候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感慨,岁月虽然在她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亲切与温暖却丝毫未减。她们还心情沉重地向我讲述了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发生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时候,“砸烂公检法”口号的实施导致了司法系统的严重破坏。永宁公安分局和永宁派出所合署办公的地方也遭到了一大群不法之徒的恶意围攻冲击,办公场所设施被严重损坏,许多档案和户籍资料以及院子里的房间被焚烧,一些干警为保护国家财产和机密文件而被歹徒恶毒殴打致死致伤,一些受伤的干警被手持木棒歹徒追打时,由于得到了辖区老百姓的及时帮助和保护而幸免于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说着,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泪水已溢满了我们的眼眶……</span></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之后,在前两年曾回到了壮志路、水街、永宁街、中兴街等街巷走一走,看一看。壮志路靠近河堤那一片区域已经开发新建了许多高层建筑,永新公安分局和永新派出所早已经搬迁别处了,粤东会馆作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得以保留下来,壮志小学的门口也早已改了在中兴街那边……</p><p class="ql-block"> 看着曾经熟悉的老街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亲切和温暖,我心中涌动的情感是复杂的,因为那是一种混合了怀旧、感慨、平静与喜悦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一桩往事,一个故事,一段回忆,一种情感。回忆往事,不仅是我对过去记忆在脑海里的再现,更是我心里情感的一种表达和寄托。在回忆的角落,重温那些青涩的年华,我感受到了那份无尽的温暖,找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