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中山林”

松月胡杨

<p class="ql-block">  说起兰州“中山林”,金城人无不耳熟能详。记忆中,安定门对面的伏龙坪阴坡,曾是一片繁茂的榆树林,郁郁葱葱,向东绵延至五泉山麓的二郎岗。这里原本并不叫中山林,孩子们习惯称之为“榆钱子林”。得益于南面五泉山流淌下来的地下水源,树木花草在此生长得格外茂盛,成为兰州的一处胜景。</p><p class="ql-block"> 黄谏(1403年-1465年),字廷臣,号卓庵,别号兰坡,庄浪卫(今兰州市永登县)人,明英宗正统七年探花,曾出使安南(今越南),后被贬广州府为官,其为人谦和,博学多才,曾作诗一首,描写了五泉山景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游五泉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明 黄谏 </span></p><p class="ql-block"><b>水结禅林左右连,</b></p><p class="ql-block"><b>萧萧古木带寒烟。</b></p><p class="ql-block"><b>共夸城外新兰若,</b></p><p class="ql-block"><b>自是人间小洞天。</b></p><p class="ql-block"><b>僧住上方如罨画,</b></p><p class="ql-block"><b>雨余下土应丰年。</b></p><p class="ql-block"><b>明朝再拟同游赏,</b></p><p class="ql-block"><b>竹里行厨引涧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当春暖花开时节,伙伴们便相约前往五泉山一带林间,采摘榆钱儿,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现存于五泉山公园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见证了那段历史的变迁。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片山林曾举办过三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事:我在的朱家庙小学(现为上沟小学)上四年级时,一次老师带领我们赴中山林参加孙中山先生铜像迁移揭幕典礼。会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会开始,鞭炮齐鸣,市长缓缓揭开覆盖在铜像上的紫红长绸巾,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手持文明杖,矗立在基座之上,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主持人领头背诵总理遗嘱,颂扬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痛斥汪精卫夫妇背叛国家的罪行。铜像后不远处,两个木制囚笼中跪着汪精卫及其恶妇陈璧君的雕像,众人怒不可遏,纷纷上前吐口水、扔污物,表达对汉奸的深恶痛绝。</p><p class="ql-block"> 此后,这片山林正式更名为“中山林”,沿用至今。1956年,铜像移至五泉山公园中正堂前,后更名为中山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兰州市政府(现省政府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在那段艰难岁月中,中山林成为了抗日宣传的重要场所。当时,兰州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抗敌后援会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宣传活动,如唱抗日歌曲、演街头活报剧、组织募捐等,以教育民众积极支援前线。知名歌唱家郎毓秀女士也曾受邀来兰演唱,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演唱地点选在中山林,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师生参加,周围聚集了许多观众。</p><p class="ql-block"> 郎毓秀女士高挑的身材,学生短发,身穿蓝色长旗袍,英姿飒爽地站在小土台上。她演唱了许多歌曲,其中最打动人心的歌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田是我们的田,</i></b></p><p class="ql-block"><b><i>地是我们的地,</i></b></p><p class="ql-block"><b><i>我们的田地,</i></b></p><p class="ql-block"><b><i>不能让给日本鬼子,</i></b></p><p class="ql-block"><b><i>大家快快团结起来,</i></b></p><p class="ql-block"><b><i>把鬼子消灭尽。</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河大合唱》片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风在吼,</i></b></p><p class="ql-block"><b><i>马在叫,</i></b></p><p class="ql-block"><b><i>黄河在咆哮,</i></b></p><p class="ql-block"><b><i>河西山岗万丈高,</i></b></p><p class="ql-block"><b><i>河东河北高粱熟了,</i></b></p><p class="ql-block"><b><i>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i></b></p><p class="ql-block"><b><i>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i></b></p><p class="ql-block"><b><i>扛起了土枪洋枪,</i></b></p><p class="ql-block"><b><i>挥动着大刀长矛,</i></b></p><p class="ql-block"><b><i>保卫家乡,</i></b></p><p class="ql-block"><b><i>保卫华北,</i></b></p><p class="ql-block"><b><i>保卫全中国!</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强演唱效果,大合唱特别安排了郎女士指挥四部轮唱,并在每句歌词后加上“隆格隆、隆格隆格隆”的助词,轮唱交错有序,歌声激昂澎湃,高潮迭起。演出结束时,郎毓秀女士领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进一步点燃了市民的抗日热情。</p><p class="ql-block"> 郎毓秀女士,上海人,1918年生于杭州,是当时全国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曾在上海百代公司录制唱片。她的歌曲在兰州学子中影响深远,常听的歌曲有《满园春色》《大军进行曲》《叫我如何不想他》《太阳之光》《鸾凤和鸣》《雪花》《杯酒之歌》等。2012年,郎毓秀女士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九十三岁。</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和被称为“小周旋”的二妹月英及邻居孩子们,晚饭以后,常在我家大门外被日本飞机炸毁的前院空地上,一起唱郎毓秀的歌,引来许多路人驻足观看。郎女士的歌曲影响了一代兰州人,她美丽的身影和鼓舞人心的歌声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被击落的日本飞机残骸</b></p><p class="ql-block"> 第三件事:抗战爆发后,兰州成为日军飞机的重点轰炸目标。1939年2月,中国空军和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兰州上空击落了15架日本飞机。同年2-3间,政府在中山林举办了大型展览,向市民展示击落的日本飞机残骸。学校组织我们集体参观,随着老师的讲解,我的脑海中仿佛放映着一幕幕往事。</p><p class="ql-block"> 那时,最让人害怕的是敌机来袭的警报声,更怕天上的“黑老鹰”——日本轰炸机。敌机来袭时飞得很低,毫无规律可循。白天上课时,只要听到警报声,老师就会带领我们立即往伏龙坪山上跑。</p><p class="ql-block"> 躲避轰炸的山路崎岖不平,孩子们不知摔了多少跤,哭喊声此起彼伏。夜间睡梦中,警报声一响,大人们就会摇醒还在沉睡的孩子,朝山野的安全地带逃命。</p><p class="ql-block"> 一次冬天的夜晚,我睡得迷迷糊糊,奔逃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水沟,衣裤全湿,瞬间冻成了冰人,生了一场大病。有的家庭在慌乱中误将枕头当作孩子,抱起来就跑,待发现时只能坐在山坡上呼喊哭泣。还有些家庭在慌乱中走散,贵重物品丢失,甚至有人被踩踏致死,到处是哭声一片。</p><p class="ql-block"> 日寇连续数天疯狂轰炸,我们都躲在伏龙坪山上,山下被轰炸的惨景看得清清楚楚。只见飞机投下炸弹时,城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无数无辜的生命惨遭涂炭。突然,就在我们藏身的山坡下,几声惊天巨响,地动山摇,尘烟弥漫,瞬间我的耳朵什么都听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警报解除后,大家忐忑不安地朝山下走去,沿途见到十几具尸体,可能是未能及时躲避的百姓,被炸得肢体残缺、脑浆外溢、血肉模糊。走进城里,到处是残垣断壁,整座城市面目全非。我家前院房屋被炸得一片狼藉,余火尚未熄灭。后院墙上嵌满了炸弹碎片,墙面上裂开了几道缝。后院大门被震开,院内所有玻璃破碎,院墙倒塌,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山林展出的战利品,真是大快人心。那些机枪、子弹、飞机残骸,还有烧焦的太阳旗,树上悬挂着驾驶员沾满鲜血的罪恶之手,有的手上还握着保命的铜佛像。这些万恶的强盗,怀揣着妻儿的照片,一手握佛像,一手握着屠刀,来到中国的土地上残害百姓。最终,佛像也未能保佑他们的性命,遗臭万年,死尸遗落异乡。</p><p class="ql-block"> 如今,日本右翼对侵略战争的粉饰是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的表现,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它严重伤害曾受其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严重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它不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目的在于掩盖事实真相,逃避战争责任。</p><p class="ql-block"> 回顾中山林的建设发展历史,牢记中国人民蒙受的痛苦经历,齐心协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决不允许侵略者再踏进我们的家园半步。</p> 谢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