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我的家乡陆河 ‍怀念我亲爱父母叶左恕 、 吴萌 ‍重走父辈路 再忆革命情 ‍(2024.11.05—0.7)

阳光灿烂

<p class="ql-block">  陆河,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下辖八个镇。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24万多人。是海陆丰红色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青梅之乡,中国的建筑装饰之乡。</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国庆回来的目的:了解我的家乡,看望长辈。踏着父母当年的足迹,参观陆河革命历史展。再看看我的祖辈百年前建的广东最早最大型的一座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物“时雍楼”。</p> <p class="ql-block">  螺河长102公里,宽30—40米,流域面积1356平方公里,是陆河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陆河大道长2.5公里,总投资10.5亿元,令聪慧的陆河人无比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陆河县城的岳溪文化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  乡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异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陆河的南部新城,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南部新城中心初具邹形。</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县政府宿舍看望婶婶。</p> <p class="ql-block">  擂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它的起源各有各的说法,现在普遍认为擂茶源自中原,唐朝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一首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p> <p class="ql-block">  陆河人爱吃擂茶饭菜。入住的酒店,早餐也有擂茶饭吃。因为我从小到大喝擂茶,巳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乡的擂茶更香。陆河擂茶,2011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至今日,陆河人以擂茶招待客人仍是最隆重的礼节。</p> <p class="ql-block">陆河的各种南方水果和农业基地全面发展,出名的有青梅和木瓜。</p> <p class="ql-block">  东坑镇共光万亩梅园,为全国罕见,每年一月份,这里20万亩梅园争妍怒放,清香飘远,犹如南国飘雪,很壮观。</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的青梅种植历史已有二千年,这里被授予“中国青梅之乡”。</p> <p class="ql-block">陆河的特色糖果。</p> <p class="ql-block">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谢非故乡人民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谢非同志1947年11月参加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东北大队,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6月,任陆丰县委书记。1983年后,任省委党校校长。</p><p class="ql-block">1988年6月,任广东省委副书记。1991年1月,任广东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谢非同志是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 1999.10.27日在广州逝世,享年6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我的父亲叶左恕是谢非叔叔的入党介绍人。</p><p class="ql-block">我父亲1981年落实政策后,得到彻底平反。他长期病重,记得父亲在深圳住院期间,谢叔叔无论再忙都亲自到医院探望。父母落实政策后,省厅接受母亲的要求,安置在珠海,享受晚年生活。-次,我父亲刚出院,谢叔叔又专程到家中问候我的父母。让我们作为子女的感激不尽。我深深的怀念亲爱的谢叔叔和彭阿姨。 </p><p class="ql-block"> 2024.06.16日父亲节</p> <p class="ql-block">  谢非,河口对门村人,1932年11月4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p> <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谢非叔叔的出生地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谢非同志的旧居,也是他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此信息是陆河红色文化馆看到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1992.01.19—23号,谢非书记陪同邓小平在深圳考察五天。当时谢叔叔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对门村的环境优美</p> 红色欢乐谷 <p class="ql-block">  红色北中村,隶属河口镇,它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村庄。在河口镇这方红色的土地上,曾有160多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牺牲,北中村的烈士就有14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陆河湖坑:它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史,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它是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陆丰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大后方。彭湃、古大存、谢非、郑万生、叶左恕等同志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留下了众多红色印记。解放战争时期,是陆丰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网点。</span></p> <p class="ql-block">我与党史馆负责人陈伟明先去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叶左恕,1920年12月21日出生于陆河县河口镇昂塘村。是中共海陆丰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在家乡小学和陆丰龙山中学读书,1938年在梅县中学读高中。他坚决放弃了在美国继续求学的机会,彻底背叛了家庭,放弃了富裕和舒适的生活,选择了一条为解放新中国而随时准备牺牲的道路。甚至他和我母亲的婚姻都是党组织的安排(父亲生前对我说过此事)。</p><p class="ql-block"> 父亲1940年秋在龙山中学附设简师班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党后,负责重建海陆丰地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1949年4月1日,陆丰人民政府在河田正式成立,叶左恕任县委付县长。不久,调到广州,在华南分局党校地师级的重要岗位任职,享受地师级政治待遇。</p><p class="ql-block"> 2001.01.28(正月初五)永远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我父亲的照片拍摄时间是1960年元旦,在汕头。</p> <p class="ql-block">上面两张信息,资料来源百度,我看了党史研究室资料,记录属实。</p> <p class="ql-block">陆河革命历史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我父母的合影。母亲吴萌也是在那个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资料介绍,当时在中共陆丰县委员会搞宣传工作。</p> <p class="ql-block">母亲吴萌(1921.10.05—1990.06.19)</p> <p class="ql-block">  父母的结合,是为了当时地下党工作的需要,是组织的安排。有幸的是,他们都来自信仰天主教的家庭。父亲在《故居留影说明》背景介绍一文中提到,为了祖国的和平解放,他们抛弃了家族的宗教信仰,选择了相信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条道路。</p> <p class="ql-block">海陆丰人民自卫队歌歌词是:</p><p class="ql-block">唔惊风雨唔惊寒,睏尽山头捱尽苦。为了解放俺海陆丰人民,拿起枪来保卫自己。你看,海陆丰人民在革命,你听,海陆丰人民在吼!银瓶山在放哨,莲花山在瞭望,法留山在战斗,娘伞艳是俺个后壁山。过去打倒日本丧胆,现在要打倒反动派心惊,彻底消灭反动派,把革命的红旗插遍海陆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湖坑村建立激石溪地下交通站。1947年11月东北大队叶左恕、郑万生在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游击活动,号召青年参军。党组织选定的参加长期革命斗争、政治思想好、有胆略、对党忠诚可靠的老红军陈如同志为情况交通站长。任务主要是担任送信、带路、转远物资和护送同志等,交通站一切活动绝对秘密。(这段文字来摘湖坑村党史馆)</span></p> <p class="ql-block">陈如旧居</p> <p class="ql-block">  1949.7月,在一次战役中,敌方纠集了敌196师一个美式武装营和他的保安营600多人,气势汹汹进攻我部。黄昏时分,战斗打响了,陈如带领担架队十分艰难地救出100多位伤员,并迅速将伤员送到湖坑村进行紧急救治,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老百姓都行动起来,加入救援行列,待伤员如同自己的亲人。战士们深感欣慰,斗志更加昂扬。</p> <p class="ql-block">陈如参加中央人民政府邀请。</p><p class="ql-block">陈如参加国庆,接受毛主席、周总理接见。</p> <p class="ql-block">陈伟明(陈如的孙子)在爷爷的雕像前。我们参观后,与他有下面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感谢你热情地接待,你们辛苦了。我为自己是陆河人骄傲。虽然我不是生在这里,不是长在这里,但我的根在这里。走多远,也要回来,她是我的最爱;走多久,也要回来,她是我永远的依赖。</p><p class="ql-block"> 今日相见如故人,正因我们前辈是同一条战线上为伟大的理想主义奋斗,今日的祖国如先辈所愿。令尊的无私奉献福泽万民,福荫后裔。令尊的丰功伟绩也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芒,激励后人奋进,是我们陆河人的典范和荣耀,光前裕后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龙山中学,坐落于陆城龙山之阳。前身为龙山之院,建于公元,1742年。1924年定名为“龙山中学”。龙山学子,人材辈出,在粤西北地区久负盛名。</p><p class="ql-block"> 目前,学校有140个教学班,学生近万人,教职工七百多人。校训是“文章华国,科技兴邦”。并提出“文化龙山、和谐龙山、魅力龙山”的办学思路。百年名校,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龙山中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龙山中学的活动连续不断。</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叶左恕同志,曾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他的母校,也是他恋恋不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这次没有走访龙山中学,看到昔日的照片,感恩龙山中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祖国走向富强所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1985年1月4号,我陪父亲回到了他的母校,并合影留念。前排是我、叶纵(当年龙山中学办公室主任)、父亲、我二姑;后排我堂弟、叶左庭(父亲的堂弟)。</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河口昂塘村的时雍楼。关于它的历史,得从益生堂说起,祖辈最早是开药材店兼行医,并将店号取名为益生堂。由于经营得法,生益日益昌隆,还在新加坡马六甲开办橡胶厂、皮鞋厂。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成为清末民初陆丰工商界的巨子。</p><p class="ql-block"> 益生堂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于是1905年开始,由叶康俊建造,是香港的建筑专家设计。</p><p class="ql-block"> 大楼雄伟壮观,设计奇特,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昂塘洋楼:窥视海陆丰革命史的窗口。</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时雍楼简介)</p> <p class="ql-block">时雍楼全景</p> <p class="ql-block">  昂塘时雍楼,位于河口镇昂塘村,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年1905)年,为昂塘富商叶康俊建造,历时13年,于1918年竣工。因时雍楼体现了客家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风格,当地人称之“洋楼”。</p><p class="ql-block"> 它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由主楼和附楼构成,共有房间99间,主楼供居住用,附楼单层结构作厨房和餐厅。其建筑材料来自巴黎,它是先民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经百年风雨,仍屹立不倒且保存完好。是广东省最早的三大钢筋水泥建筑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备注:叶氏后裔认为昂塘洋楼不是叶康俊建造的。他的名字也有误,应是叶匡濬,出生时间大约是1808年。所以真正实施建造的应该是孙辈,因为财富是几代人的积累。建议省文物保护单位釆纳叶氏后裔的意见,再做进一步的调研,并给予纠正。</p> <p class="ql-block">  它是由大门、天井和一幢两层楼房组成。大门匾额为“亲睦堂”,两旁走廊分立四根雕刻有花纹的造型精致的泥柱,左右走廊对称。一楼有前厅、天井、后厅。天井左侧有两米宽的楼梯,楼梯下面设有防袭洞。</p> <p class="ql-block">洋楼的外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面积大约有七百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前便是一幢高两层的时雍楼。</p> <p class="ql-block">  洋楼外墙由钢筋水泥灌石砌成的,墙上浮雕着一个一个大小一致的长方形,内雕花纹,这些规则的长方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一楼大门的门眉题写着“亲睦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旁走廊分立四根造型精致的水泥柱,四个面内分别雕刻着花纹,并且有漂亮的陶瓷镶嵌其上,色艳如新。</p> <p class="ql-block">  二楼石门匾额“时雍楼”门旁有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时会同新创,雍熙挤太和”。</p><p class="ql-block"> 主楼面积二千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二楼大门眉题“时雍楼”三个大字,大门两旁有一幅对联。</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一楼大门后,又分前厅、天井和后厅。天井的边缘均匀地立着八根四棱柱,形状、结构与走廊外的柱子相似。</p> <p class="ql-block">  楼梯下设的防袭洞。内可容数人,藏身其中,可随时对攻占二楼的敌人进行袭击。</p> <p class="ql-block">  我的祖辈信奉天主教。每天读圣经、祷告。(1985年l月我陪父亲回来,那时政府还没有把洋楼归回叶家。父亲刚落实政策不久(1981年),因为复杂的家庭背景,是全省最后一位平反的干部。我们只在周围走一走,父亲和我都没合影,那次,关于洋楼的由来,没有跟我说一个字,由此可知,他的心情是如此沉重。我后来看了父亲写的《故居留影说明》背景介绍,才知道,家族中“五.四”运动后出生的青年人跟从父亲,叛变地主阶级、叛变祖传天主教,跟从中共走抗日救国和跟中国共产党走的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因父母都来自天主教家庭,这次回故居参观,看到这个大厅的原貌,是这个大家族老老小小每天读经祷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祖辈们守安息日,每周的安息礼拜,请神父讲道,唱赞美诗敬拜主。</p> <p class="ql-block">构造为“上五、下五、两伸手”格局。</p> <p class="ql-block">  大楼房门左右分别眉题:桂馥兰馨(二楼右至左);松茂竹苞(一楼右-左)</p><p class="ql-block"> 左右走廊对称,成为大楼的左右两伸手,各设有四个小门,内有房间,伸手末端有螺旋状扶梯,直上二楼。这里是作品茶和闲聊之室,似古人单独的书房。</p><p class="ql-block"> 一、二楼天花板都雕刻有美丽的花纹,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楼顶四周都有水泥钢筋砌成的防护屏,它高约1.2米,每隔数米设有一个扫描眼,其半径约1.5厘米,可以看出昂塘洋楼是一所易守难攻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  左边一层是附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面四张照片,可清楚看到附楼的建筑结构,面积约五百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时雍楼曾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的据点。在这座“洋楼”里,曾经谱写过海陆丰革命史上光辉的篇章,它为海陆丰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201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这幢“洋楼”的文史资料主要介绍了三个人物,培养了一代代革命军人。重点介绍叶汉生、叶左慈和我父亲叶左恕,还简单介绍了“洋楼”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雍楼家族有十人亦为革命做出贡献。叶汉生(我父亲叶左恕的大伯),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同盟会会员,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为戍队营长,粤军统领和陆军步兵上校。因反对陈炯明叛变而被陈杀害。</p> <p class="ql-block">  叶左慈(我的大伯),是蒋介石嫡系中央军少将政治部主任,然而在五四运动后带领全村青年跟共产党步入抗日救国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  叶左恕 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陆西北的主要建党人,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海陆丰游击部队的建军人和主要军事指挥员之一。历任海陆丰自卫队队长、军管会主任和县支前委员会主任。</p> <p class="ql-block">  1985年5月,父亲和我大姑、小叔回故居留影。这是我目前见到的父亲唯一的一张在时雍楼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99.12月,拍摄于珠海,庆祝澳门回归祖国。</p> 叶氏祠堂(南洋堂)。 <p class="ql-block">  昂塘小学(注:回到深圳,我去看望长辈刘贵晋叔叔,他也是陆河人。过去他和叶阿姨常到我家探望我的父母。这次我和他一起分享我的美篇,看到这张照片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间学校,是我父亲落实政策后,捐款重建的。我知道父亲把他所有的积蓄,都奉献给了家乡的建设,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对家乡充满无限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金钱如粪土。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牢记此话,现在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话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有目标的为年长者和有病疼的人奉献一点的时候,内心无比的喜悦。受洗归主二十年来,对它的理解更深了。感谢父母从小教给了我们这宝贵的人生财富。清贫的生活是一种人生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看了汕尾日报记者—沈绿洋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风云浮沉岁月稠—陆河河口昂塘时雍楼的故事》。里面有关于我父亲叶左恕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如何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在海陆丰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战斗史。借助这个平台,感谢沈绿洋记者对父亲家族及他本人的详细报道。它再次告诉我们,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是海陆丰人民的骄子。前辈们不畏艰险,敢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永远铭记在家乡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  潘局长今天看了沈记者这篇报道后,写了观后感。他们都曾经在广东曲仁矿务局工作过,潘局长特别敬重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风云浮沉岁月稠》的汕尾日报官方网的祥实报导,令我动容泪目。</p><p class="ql-block">历史冤案终究水落石出,还了革命先辈一个清白。文章披露并彰显了一个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形象和博大精深的革命气概和胸怀。</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复读后,我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有说不出的一种悲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我仰慕你有这样一位在抗战时期,抛弃富贵家庭的生活,为祖国的解放,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新中国的早日诞生牺牲生命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我喜庆你在一个革命家庭哺育成长。一路坎坷,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事业有成。</p><p class="ql-block">我一直默默地怀念你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叶左恕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潘力 2023.12.13</p> <p class="ql-block">2024.11.5—7参加安墩陆丰陆河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走父辈路 再议革命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后代革命老区寻访团</span></p> <p class="ql-block">省内外来参观的朋友约230人。</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张女士</p> <p class="ql-block">河田的解放,是我父亲叶左恕亲自指挥的,通过谈判,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在惠东县安墩镇黄沙村。</span></p> <p class="ql-block">黄沙村的稻田</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陆河迎宾馆</p> 2024.11.06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参观点 陆河革命历史展</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第二次到这里走访。</p> <p class="ql-block">深圳东纵艺术团 2016年成立。</p> <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踏征程,</p><p class="ql-block">奔赴陆丰悼英雄。</p><p class="ql-block">愐怀先辈思东江,</p><p class="ql-block">传承血脉心永红</p><p class="ql-block">顺祝一路平安,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潘力 2024.11.05</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资料显示,这个交通站是1942年建成的,是陆西北建立的第一个交通站。由郑万生、叶左恕同志负责。</span></p> <p class="ql-block">他是先辈陈如的孙,陈伟明。</p> <p class="ql-block">陈如故居纪念馆</p> 第三个点 苏坑村 <p class="ql-block">赠书仪式</p> <p class="ql-block">曾生的儿子讲话</p> 深圳东纵艺术团演出 <p class="ql-block">陆丰革命烈士陵园,2024.11.07。</p> <p class="ql-block">龙山宾馆</p> <p class="ql-block">陆丰螺河</p> <p class="ql-block">  走回来,更加明白,你是我的最爱。</p><p class="ql-block">你和我流淌一条血脉,我和你骨肉不能分开。你是我的家园,亲情不可更改。你爱我敞开温暖胸怀,我爱你,语言无法表白。</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前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洒在螺河,因为他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陆河是父亲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父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里,为保卫红色政权,为新中国的解放,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愿意奉献自己一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这遍土地上,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陆河的明天更加灿烂。</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我爱你。</p><p class="ql-block"> 一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时雍楼作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希望陆河县、河口镇等主管部门,加强卫生管理,以便更好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3日 叶放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