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p class="ql-block">那若卡居空行母:</p><p class="ql-block">(Naro Khechari)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若空行母是胜乐金刚的“佛母”,并且是</span>古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传承的一位专属空行母,藏音多杰那觉玛,或称卡居玛。是藏传佛教中最具智慧与力量的女性修行者,也是噶举派、萨迦派及格鲁派共修的女性本尊,名为金刚瑜伽母。</p> <p class="ql-block">空行母:(Dakinis),梵文音译为“荼吉尼”,藏文音为“康卓玛”,字面意思为“虚空中行走的女性行者”,是证悟的本觉空性智慧,被拟人化的当作本尊。</p> <p class="ql-block">她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化现,因为她们象征着任运于明亮、如虚空般绵延无尽的空性中,跳着正觉、无拘束之舞,<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被称为“天空舞者”。</span>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具大力,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女神。</p> 特征 <p class="ql-block">那若卡居空行母身红色,裸体,一面两臂三目,左手高举盛满血浆的颅碗,右手持金刚钺刀,左肩上横放一顶端饰有金刚杵和新鲜、半干人头的梃杖,戴各种珍宝首饰,项挂一串人骨璎珞,双足各踩一魔。她的火红色身躯象征着在适当时机能现愤怒相,克服外在及内在的烦恼,帮助净化习气和调伏心识。</p> <p class="ql-block">在明代塔藏擦擦密法上曾记载,随着末法时代的来临,金刚瑜伽母之法门将会变得更加地殊胜,接引更多的修行者。在家中放置一尊金刚瑜伽母像有强大的加持力,能够营造出和谐的磁场及去除不良的瘴气。</p> 历史背景 <p class="ql-block">那若卡居空行母是那若巴大师按照《胜乐续》第十一章关于那若空行修练方法和成佛果道中所显的金刚瑜伽母传承。藏密噶举派最先求得此传承,后来流传至全藏各教派。她不仅是那若巴大师的专属空行母,还与多个教派的历史和修行密切相关。</p> 宗教地位 <p class="ql-block">那若卡居空行母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她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被多个教派共同尊崇。她的形象和法门在宗教仪式和修行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忏悔罪障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p> 历代传承上师 <p class="ql-block">那若空行母修持法門历代傳承上师</p><p class="ql-block"><b>第1代 诸佛海会部主金刚法</b></p><p class="ql-block">本初佛或者金刚持的概念。相当于宁玛派本初佛普贤如来或者噶举派金刚持的概念,和金刚持是一样的,在空行母法里以金刚法示现。</p><p class="ql-block"><b>第2代 诸佛胜妃金刚瑜伽母</b></p><p class="ql-block">金刚瑜伽母,为一切诸佛之殊胜明妃即那洛空行,由大瑜伽士那洛巴所传出之空行净土佛母教规,为藏地三类金刚瑜伽母修持教授之一。</p><p class="ql-block"> <b>第3代 诸佛胜子那洛达巴尊</b></p><p class="ql-block"> 那洛巴,1012-1100 诸佛及一切瑜伽母之最胜法子。</p><p class="ql-block">江嘉仁波切尊者</p><p class="ql-block">悟嘉仁波切</p><p class="ql-block">现今那若六法修持传承金刚持</p> 咒语 <p class="ql-block">三嗡咒:</p><p class="ql-block">《根本续》中云:“空行瑜伽母,块生及喇母,一切空行母,其咒皆为此。”说此咒是度母、妙音母、摩摩格、白衣母、眼母、退敌母、十二坚母等一切空行母之命咒。凡空行所属,欲忆其心咒,诵此咒皆可。故诵此咒,即为诵彼一切心咒。<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本续》及那若巴著述中为何不见此咒呢?是甚深关要,而被后人隐藏。</span></p> <p class="ql-block">三嗡咒强大能量:</p><p class="ql-block">《根本续》的《四十八品》中记载,通过念诵“三嗡咒”能成办种种事业,但对行者有很多的要求,并不是仅仅念诵咒语而已。</p><p class="ql-block">需具备三点:</p><p class="ql-block">第一,对佛法、大乘教法、密法尤其是金刚瑜伽母教授有强烈的信心。</p><p class="ql-block">第二,获得金刚瑜伽母瑜伽母四灌加持,清净守护密乘戒、菩萨戒、别解脱戒(清净守护别解脱戒的要求是起码守持十善业)。</p><p class="ql-block">第三,并不是仅仅念诵一两万遍,而是念诵数量极多。</p><p class="ql-block">具备这样的条件,可以成办种种事业。如果不具备前两点要求,仅仅念诵大量咒语,可以获得少份功德,但如同没有种子希望丰收、没有本钱希望致富一般,不能成办所希求的种种事业。</p> 修法 <p class="ql-block">在萨迦派的教法中,有那若空行的修法,无需舍弃肉身,即可直接去往清净刹土,成就佛的果位。经书上讲到,一般而言,修那若空行法时,需闭关三年。</p> <p class="ql-block">阿秋法王说,若一个人好好闭关实修那若空行法,能够从五毒之根的二取执着中解脱出来,安住于无二本性智慧,则此人定能见到那若空行母的化身,定可直接去往那若空行母佛刹。而心中充满烦恼的普通人,根本无法从二取执着中解脱,也不能安住于无二本性智慧中,则不可能见到那若空行母,也不可能去往那若空行佛刹。</p> <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才能够见到那若空行母呢?</p><p class="ql-block">每月藏历的二十五,在拉萨、康区等地,那若空行母的化身会直接现身于普通人中,样貌与普通人无异。</p><p class="ql-block">应该如何辨认哪些女子才是那若空行母的化身呢?</p><p class="ql-block">在那若空行法的修行者去闭关时前,要去采集一种红黄色的矿物质和一种草。这种矿物质可在岩石上找到,采集之后要装于瓶中,保存起来。这种草在德格和印度都能找到,但我是没见过的。修行者清净闭关三年后,取出瓶中矿物粉,涂抹于自己的印堂穴上。若修行真正到达一定能量,此时印堂穴处会出现一个喜旋。然后这位修行者要去往那若空行母可能会出现的人多之处,若见到印堂之处也有喜旋的女子,如同照镜子一般清晰,则她就是那若空行母的化身。只有修行清净的人才能看见,普通人无法看到。此时这位修行者要对其生起信心并至诚发愿,则可迅速获证佛果。</p> 唐卡艺术 <p class="ql-block">如今,唐卡受到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在形形色色的唐卡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金刚瑜伽母和金刚亥母这两尊本尊的形象极难区分。二者皆亭亭玉立于莲台之上,通体呈鲜艳的红色,且都手持金刚钺刀、噶巴拉碗以及骷髅杖,甚至在许多其他细微之处也别无二致。</p> <p class="ql-block">然而,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传承法系。金刚亥母是依据帝洛巴的观想而产生,而金刚瑜伽母则是源于帝洛巴的学生那洛巴的观想。值得一提的是,这正是那若卡居空行母这一名字的渊源所在。这种因传承法系不同而产生的微妙区别,为唐卡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又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也让收藏者和研究者在欣赏与探究唐卡时,更能领略到其中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底蕴。</p> 文物历史 <p class="ql-block">在藏传佛教文化中具有非凡意义的那若卡居空行母相关文物,此前一直收藏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昌珠乡的雍布拉康。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1999年2月19日,这些承载着深厚宗教文化价值的文物竟被盗走。这一令人扼腕的事件,深刻地反映出那若卡居空行母在藏传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无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也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紧迫性。</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那若卡居空行母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空行母,她是古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传承所特有的空行母,在藏传佛教的广袤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重要女性本尊。她那独特而神秘的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法门,宛如璀璨星辰,在佛教修行的浩瀚星空中闪耀,为修行者指引方向,在整个佛教修行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此需强调,本文内容仅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认知途径。<span style="font-size:18px;">修持任何法门都应当有上师传承,</span>不要将其误作修行指导。</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网络拉姆编辑整理</p><p class="ql-block"> 记得关注点赞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