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p> <p class="ql-block"> 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达1600多万,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支出的经费超过一百亿元。</p> <p class="ql-block"> 老爸是老三届,应该是1970年去南通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他去世前我一直没有细问过他在南通哪里当知青,他去世后,看到美篇上有人介绍在南通的知青生活,才发现对他过往并不了解,对这些介绍知青生活的文章无法共情。</p><p class="ql-block"> 他究竟在哪个地方当知青呢?问老妈,老妈只知道在南通具体地点也不清楚。去查他以前的人事档案,估计还要很多手续,也挺麻烦的。</p><p class="ql-block">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在南通有二十一团、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二十四团、二十五团、独立一营,最初在他微信里看到有一个6723的群,以为他是二十三团(后来弄清楚这是他初中的同学群),但是二十三团1970年12月从南通农场迁往江苏省金湖县运西农场,因交通不方便,和复兴圩农场互换,复兴圩在淮安市金湖县,这与老爸1972年12月从南通入伍的情况又对不上。5月找到了他的《退伍军人证明书》,上面写从二十二团入伍,一开始以为退伍证上写错了。</p><p class="ql-block"> 老爸去世后手机一直摆在床头柜上,我很少看,最近看他跟战友的微信聊天记录,有环本农场知青聚会的通知,于是我特别关注了二十二团知青的文章,看到二十二团徐州知青张志鸿的文章《寻梦环本 六人行》,文章里配图有他入伍前的留影,才最终确定他在二十二团当知青。</p> 连云港市知青批准书 <div> 早在清初时就有“环奔港”老地名,位置在余东场场部北二公里,因海势不断往东北迁移,环奔港位置也随之往东北迁移。民国三年(1914),大有晋盐垦公司在环奔地段筑堤围垦时,由于当时那边地势偏低、筑堤的设备条件较差,所筑海堤被海潮冲垮三次,海水淹没了田地,当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把筑海堤的本钿都甩光了。”因此,称该地为“甩本”。后来,第四次筑海堤才把2.17万亩土地围成,人们将那块新围地称为“甩本荡”。<br> 后来,南通地委、地区政府领导认为“甩本荡”北边和东边两边环海,就将“甩本荡”名称中的“甩”字改为“环”字,即地名为“环本”了。<br> 195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江苏省劳改农场南通区劳改支队”,隶属于南通地区专员公署公安处。下设2个大队,一大队在南通市从事手工织布(即现江苏省南通监狱前身)、二大队在“环本荡”种田,支队部设在“环本荡”。<br> 环本劳改农场分为“东农场”和“西农场”,中间间隔恒兴乡新建村和海防村。东农场位于新建村和海防村东,南与恒兴乡中闸村接壤,北至遥望港,东边是海岸,占地70多亩;西农场位于恒兴乡海防村西,南与恒兴乡闸东村毗邻,北至遥望港,西至新三门闸竖河,占地2400多亩。<div> 1951年8月20日创建环本劳改农场时,有劳改服刑人员200多人,来此开荒种田。警卫和管教人员办公、住宿和监房、后勤等都设在西农场。<br>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600多名劳改服刑人员和警卫、管教人员全部撤走,改名为“南通军分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二团”,由知识青年来此种田。<br><p class="ql-block"> 环本农场曾是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二十二团的驻地。1969年3月筹建兵团二十二团,7月18日第一批常州知青进场,11月22日四师二十二团正式成立。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1984年1月恢复劳改建制,1994年12月更名为"江苏省通州监狱",对外称为"江苏省环本农场”。</p><p class="ql-block"> 二十二团下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一营、二营和医院。一营下设一连、二连、三连;二营下设五连、六连、七连和八连;团直属单位有:警卫连(四连)、加工连、机运连、基建连、服务连、农科站、学校和邮电所。</p></div></div> 知青石,是由原六连常州知青倡议,全团各地知青积极响应并捐款,于2017年10月建成。它见证了常州、苏州、南通、徐州、连云港、无锡、南京、上海、扬州等地2733名知青在环本留下的青春岁月。 1969年到1975年期间,环本农场按照参军入伍的标准招收知识青年,共接收进驻了2733名知识青年在这里战天斗地,奉献了青春和爱。<br> 兵团工作证 兵团准假证 <p class="ql-block"> 那时每个知青月供38斤粮票15元工资,有的男知青半个月便吃完了全月的饭票。为保障知青的吃饭问题,连队实行“饭筹”管理,将每人定量收回30斤和8元钱,其余发给个人,不够再买饭票。每天炊事班将每个人的饭筹挂在食堂墙壁上的一快木板上,吃饭时凭筹打饭莱,早晚各三两,中午四两。即使这样,男知青基本月月光,还要家里寄钱和粮票接济,女知青每月还略有节余。</p><p class="ql-block"> 听老爸说他在兵团当知青的时候,正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每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饭不够吃,经常挨饿,家里的条件也不好,无法接济,幸亏有相熟的女知青接济。</p> <p class="ql-block">昔日壮观的团部大门会永远留在每一个兵团战士的记忆中。在场部门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团部大礼堂依然存在,团里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1972年11月二十二团有27名知青光荣参军入伍,团首长为他们送行,在团部大门口留下了这张合影。第三排右边第2个是老爸。</p> <p class="ql-block">与知青战友合影,右边是老爸。那个年月能在连队留下一张照片十分难得,这是家里仅存的一张可能是知青时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与老战友的微信聊天记录,老战友通知他连云港市环本农场知青聚会,虽然聚会地址离家很近,但是老爸没有参加(可能是生病了没有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