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的布施

行者祝杰

<h1>  老挝的琅勃拉邦是位于湄公河与南康河交汇处的一个小城,依山傍水,古色古香。</h1><h1> 都说琅勃拉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实作为统一王国的都城应该是六百年,后来屡遭缅甸侵扰,最后惹不起还躲不起,就迁都南部的万象,宁可把都城建在与暹罗的国界线上。因老挝的国王来自琅勃拉邦王室,这边依旧是王都,万象是行政首都。</h1><div><br></div> 琅勃拉邦的街道(上下图) <h1> 几百年来琅勃拉邦始终坚守着传统,尽管被法国“保护”了一些年,留下了殖民痕迹,城市数百座的老建筑保存完好,加上原生态的自然环境,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  我喜欢琅勃拉邦是被这里的亲和力感召,觉得安静,温馨。这儿不建高大上的金塔,也从不搞盛大的佛事活动,却处处弥散着浓郁的佛教气息,这里的小乘佛教走进了寻常百姓家。</h1><div><br></div> 琅勃拉邦老建筑(上下图) <h1>  东南半岛的国家大多信仰小乘佛教,而老挝皈依小乘佛教比周边国家晚了几百年,算是最晚的一家。历史上老挝积贫积弱,十四世纪才由法昂王统一为澜沧(南掌)国,法昂从小在吴哥王国长大,王后乔京雅又是吴哥国王的女儿,从小就信奉小乘佛教,希望从吴哥引进小乘佛教,岳父当然应允,即派出精通三藏经的高僧来琅勃拉邦筑庙传教。<br></h1><div><br></div> 建于18世纪的迈佛寺是琅勃拉邦城最宏伟、装饰最精美的寺庙之一(上图)金佛寺是王室寺庙(下图) <h1>  小乘佛教遂成为老挝的国教,琅勃拉邦就成为老挝的佛教中心。小乘佛教没有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宏大目标,只秉持原始上座部佛教古朴的教义专注于自身的修身解脱,很契合这里低调淳朴的民风。僧人和百姓对这种信仰也十分接纳,高度默契。人们每天除了礼佛,无欲无求,风轻云淡的活着,网络上经常说“佛系”,我觉得琅勃拉邦就属于“佛系”。</h1><div><br></div> <h1>  在琅勃拉邦,僧侣的社会地位很高,很受尊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出家人,男孩子差不多都有一年以上在寺庙剃度修行的经历。有过出家经历,人们都会另眼相看,无论找工作,还是娶媳妇相对比较容易。于是乎僧人队伍不断壮大,据介绍,琅勃拉邦的居民有近百分之十几是僧人,琅勃拉邦市内十几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有三十几座寺庙。可问题来了,这么多僧侣靠什么养活?寺庙不开伙,不提供膳食,全靠化缘。而琅勃拉邦的信众(应该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又乐善好施,当然愿意供养,这样“布施”就成为琅勃拉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中还有一条戒律叫“过午不食”,出家人过了中午不再进食,所以要早晨出去化缘,搞定一天果腹的食物。</h1><div><br></div> <h1>  每天清晨,信徒们家家户户都会带上糯米饭和小食品沿街坐等布施,见到寺庙的僧人鱼贯而出,便把糯米饭、食物等依次施舍给他们。布施一天不能缺,风雨无阻,听当地人说遇到天灾人祸也不中断,僧人不能不吃饭呀。几百年都是这样,没有改变,若非宗教信仰,单靠行政命令或是道德维系断不可行。<br></h1><div><br></div> <h1>  来琅勃拉邦的游客几乎都要去看布施,这是一景。布施一般是在佛寺周围,我们早晨五点多天还没亮出门,来到迈佛寺前面的西萨旺·冯大街,路边已经被来布施的人坐满,面前摆着刚刚在家里做好的糯米饭、饼干和水果之类的食品,当地人说,早晨做好饭先拿去布施,回来自己才吃。布施者当中主要是当地居民,也有很多旅游者参与体验。</h1><div><br></div> <h1>  六时许,身披橘黄色的长袍,肩跨背囊或者手托钵盂,列队而来的化缘僧人出现了。赤着脚没有任何声息就来到跟前,信众们依次往他们钵盆里投放食物或者钱物。僧人们不说不笑,一脸肃穆,也并没有谦卑乞讨的样子,也不与布施者交谈、致谢甚至没有眼神的交流,感觉理所当然,反倒是布施的人很谦卑,很恭敬,有的还单手祈拜。僧人们对布施的食物,给什么就要什么,不会挑剔,但必须是路边坐着或跪着的信徒布施,若是路上行人随随便便递东西给他们,都不会接受。我为了表现这些不卑不亢,飘然而至的僧人和虔诚的信众的布施场面,使用慢速度试图拍出僧人队伍流动的状态(封面照片)。</h1><div><br></div> 流动的僧人(上图)给僧人布施(下图) “蹭饭”的孩子(下图) <h1>  街道上还会有些孩子面前放着一个空盆在这儿“蹭饭”,那些接受布施的僧人也会把得到的食物再布施给这些孩子和老人。游客们一般到琅勃拉邦的主要街道参与布施,似乎有些商业化,一些摊贩也深谙这是做生意的绝好时机,挑着扁担兜售施品和出租布施座位,那么僧侣是不是演员?我们第二天也换了另外的街道去看布施,实际上更多的当地信徒是在普通的庙宇周边布施,因为寺庙很分散,僧人的数量又很多,单凭游客这点食物不足以供养。只不过在主要街道上游客参与多了逐渐演变为一个旅游项目,这并不能取代琅勃拉邦布施的宗教传统。还有个疑问,就是僧人每天只吃糯米饭和饼干,吃不腻吗?营养也不够啊?这里的佛教倒是不禁止喝酒和吃肉,我就在市场上看到有小和尚买香肠解馋。</h1><div><br></div> 买香肠解馋的小和尚(上图)布施的糯米饭团(下图) 等待布施的当地信徒(上下图) <h1>  或许这只是一种每天一次的宗教仪式,一种修行?不管怎么说布施是行善积德,也是信徒和僧人共同完成的“双修”,得到的是心灵的满足。从布施中也能感觉到佛教已经融入了百姓的生活,僧人与百姓都是佛教的参与者,很和谐,很亲切。后来我从资料中得知佛教对老挝人的生活影响很大,许多仪式和庆典,婚丧、祭祀都离不开佛教,都需要僧人诵经超度、祈祷。老挝以前教育资源稀缺,孩子们的教育也靠寺院,僧人受人尊敬不无道理。 </h1><div><br></div> 香通寺大门(上图)香通寺(下图)<br> <h1> 说完僧人再说说琅勃拉邦的寺庙、王宫。<br>  我们在琅勃拉邦看了很多座佛寺,其中最有名的是香通寺。香通寺由澜沧国王塞塔提拉建于公元十六世纪,因位于湄公河与南康河交汇处的香通村而得名,香通寺院门口就是以前琅勃拉邦王室的专用码头,故也被称作“城市之门”。香通寺十八世纪曾遭暹罗破坏,经过多次修复,依然保持原貌,1995年被列入世界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1><div><br></div> 老挝级别最高的佛寺有十七个塔轮(上图)香通寺背面(下图) <h1>  琅勃拉邦的佛寺通常体量都不大,没有别处名寺大刹那种霸气,这里的佛寺多是人字形多层屋顶叠压,从屋脊向两侧缓缓下垂落到宽阔的基座上,形成优美的曲线。屋脊端部还有一个绿色尖角,高高翘起给人以细高挑的印象,整个造型显得轻柔舒缓,婀娜多姿,有女性的美。这种亲民的佛寺不自觉的又让人联想到琅勃拉邦市人生活的宁静,与世无争。也让人感受到小乘佛教的悲天悯人,乐善好施。</h1><div><br></div> 香通寺的释迦牟尼的金身坐像(上图) 香通寺黑漆为底的金漆壁画(上下图) <h1>  当然香通寺是皇家寺庙,自然要有气派。先看屋脊被称为须弥山的塔轮,在老挝佛寺的档次越高屋脊上塔轮的数量就越多,普通的寺庙最多七个,很高层次也就十三个,香通寺共有十七个塔轮是老挝级别最高的佛寺。走进大厅就会看到释迦牟尼的金身坐像,佛像两旁和前方聚集着数尊小的立佛和坐佛。佛堂四周墙壁黑漆为底以金漆绘画,描绘的都是佛教故事。</h1><div><br></div> 香通寺正面的太阳雕花装饰(上图),香通寺背面山墙上用各色宝石和琉璃镶嵌的“生命之树”,是老挝的国宝(下图) <h1> 香通寺正面以太阳雕花装饰,背面山墙上则是那棵著名的“生命之树”,是老挝的国宝级文物。图案用各色宝石和琉璃镶嵌而成,树旁还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说是描述佛祖往生的故事,咱们不是佛教徒自然不懂。<br>  寺庙是个建筑群,除了佛堂还有很多佛塔、殿宇、僧舍、鼓楼等建筑,其中讲经殿和三藏经阁的内外墙也满是镶嵌壁画,描绘了当地礼佛的盛况,极具艺术价值。我仔细观察了这些壁画虽然似懂非懂,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老挝的佛寺通过这一幅幅壁画向人们讲述佛教历史、寓言故事,而不是正襟危坐在经堂授课,这更易于民众接受和理解小乘佛教的教义,也使得佛寺更亲民。这也是老挝小乘佛教的智慧。</h1><div><br></div> 香通寺收藏的佛像和内外墙上的宝石、琉璃镶嵌的壁画(上下图) 三藏经阁(上图)外墙也是宝石、琉璃镶嵌的壁画(下图) 讲经殿(上图)和外墙的木雕(下图) 香通寺佛塔(上图)王宫正门(下图) <h1> 座落在湄公河畔的琅勃拉邦王宫不是很古老,但是打卡地,必须去看。<br>  王宫由国王西萨旺·冯建于二十世纪初,当时整个老挝已经是法国领地,王宫也是法国人设计,故其集寮(老挝古称)法风格于一身。王宫里只住过两代国王,因为到1975年老挝人民革命党推翻王室,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把末代国王送去劳改,王宫就成了博物馆。进到院内先看西萨旺·冯国王的铜雕像,这座铜像1976年才安置于此,当时有点懵,王室被推翻以后,怎么还会为国王塑像?原来是苏联老大哥赠送的,还出自前苏联著名雕塑家之手,难怪。</h1><div><br></div> 王宫楼梯上的娜迦守护神(上下图) <h1>  西萨旺·冯右手持经书,左手举起,身披绶带,可能是宣布登上老挝王位。冯当了四十年琅勃拉邦国王,到1946年在法国人的支持下成为老挝国王。王宫内部装饰很奢华,大殿、寝宫、书房、收藏室等都按照原来样子布置,王室用具都是金镶玉嵌,豪华气派。看来再小再穷的国家,王室的生活也是锦衣玉食。作为博物馆还陈列了很多澜沧王国的文物,只能看不准拍照。</h1><div><br></div> 王宫里的金佛寺(上图)金碧辉煌的佛堂(下图) <h1>  王宫大院里还有一座很精致的寺庙,通体金色,四面也都是金粉木雕画描绘的佛教故事,正门上方中间的木雕就是“五比丘听讲”的典故。我特别数了一下屋顶的塔轮也是十七个,是最高级别的王室寺庙。介绍资料说,这座佛寺名为金佛寺,因为寺里供奉着勃拉邦金佛,就是当年法昂王的岳父吴哥国王赠送给澜沧国的那尊佛像,现在琅勃拉邦的名字就是因这尊佛像而得名。可我们在寺里看到的并不是这尊大名鼎鼎的勃拉邦金佛像,据说这是老挝佛教的圣物,现在藏在琅勃拉邦的一座金塔里。</h1><div><br></div> 金佛寺侧门(上图)西普山拍摄的琅勃拉邦(下图) <h1> 琅勃拉邦的制高点是普西山,大约六七百级台阶,不算高但从这里可以俯瞰老城和南康河,我们上到山顶,遇到薄雾,不适合拍照,山上的佛塔、佛像也多是现代新建,意思不大,没有久留。<br>  城郊的光西瀑布也是琅勃拉邦著名的自然景观,王朝时期,这里是王室避暑的花园。瀑布很小,不足称道,而与瀑布泻落形成的一泓淡绿色水潭以及四周繁茂的林木花草放在一起,就构成十分清幽的景致。只是现在的西方游客把这里当作游泳池,经常有人游泳、跳水,喧闹起来。</h1><div><br></div> 琅勃拉邦光西瀑布(上图)光西瀑布的植物(下图) 琅勃拉邦的古法造纸(上图)手工织锦作坊(下图) <h1>  琅勃拉邦有很多手工制作,我们参观过老挝的造纸和织锦作坊,其中古法造纸挺有创意,把鲜艳的各种花瓣搭配一些叶子或者整朵的小花,铺洒在铺好的纸浆中,晒干之后便成了花纸,纸浆敦厚,颜色自然,看着很舒服。琅勃拉邦的早市也都是自家种的菜疏土产,摆在路边,价格很便宜,也不主动招揽顾客,确实有点“佛系”味道。<br><br></h1> 搭配整朵小花的花纸(上图) 早市路边菜疏、土产摊位很“佛系”(上下图) <h1>  在琅勃拉邦总感觉置身于自然、恬静、慵懒的氛围里,这大概就是小乘佛教的追求吧?在国人眼里,琅勃拉邦人落后、清苦,可我猜想他们的幸福指数或许比我们高的多。</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