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页的德国以“三国干涉日本还辽”的“功臣”自居,借不久后发生的“巨野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巨野被杀)为借口,德皇派海军于1897年11月13日无耻地占领胶州湾地区,并在1898年3月6日迫使清政府签署了《胶澳租借条约》,租期99年。 德国人也希望像英国在香港那样在中国青岛建造一个基地,以备德国商船、军舰停泊、维修,供船员登岸休息。因此,开始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这片殖民地。德国占领青岛后,先在此屯驻大量军队,配合大量的炮台和坚固的要塞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德军在青岛南部海岸线,建有自东向西排列的汇泉角炮台、团岛炮台(游内山炮台)、台西镇炮台(小泥洼炮台),他们都建在海边突出的高地上,面向大海,规模比步兵堡垒炮台要大许多,炮台装备有口径达240毫米的克虏伯加农炮,并且在这几处永久性炮台之间,德军还建有许多临时性炮台互相辅助。 即便如此,德国人仍不放心,又在青岛市区第一高峰太平山和第二高峰青岛山上分别建立了南北四个炮台,太平山炮台命名伊尔奇斯炮台(伊尔奇斯为德国海军少将、率德军侵占胶澳的远东舰队司令),青岛山炮台命名俾斯麦炮台。可以对市区两条外围防御线的任何一个点进行有效火力支援。 俾斯麦山炮台,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在以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命名的(青岛)山上修建的最重要的永久性海防炮台。1899年,德军在俾斯麦山动工修建南、北炮台和地下掩蔽部,在俾斯麦山顶峰,建有大功率探照灯,用于搜索海面敌方舰艇,1905年才完全竣工。 俾斯麦山南炮台是德国青岛要塞五大海防炮台之首要炮台。 俾斯麦南炮台共修筑了4个炮位,安装了四门德国当时最新式的1904式的口径为280毫米的榴弹炮,系德国青岛要塞区中口径最大的火炮,最大射程12000米。 在南炮台前方的山坡上,德军修筑了庞大的地下掩蔽部,用于储存粮食弹药和士兵掩体。在其基址上修建了掩蔽部,形成了有42个房间,2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地下工事。在掩蔽部上方高地上,建有钢铁铸造的炮台瞭望塔,可以清楚地观察炮台南方的汇泉湾和西方的信号山。 俾斯麦山北炮台,位于青岛山北坡,安设了两门1895年式的口径为210毫米的速射加农炮,炮身可作360度旋转。火炮的最大射程是1300米,主要对付北方陆地来犯之敌,为青岛要塞主要陆防炮台之一。在炮台西南侧石壁下,修筑了近400平方米的地下掩蔽部,用以储存弹药、给养和值勤官兵居住。 日本占领青岛后,将俾斯麦山改称万年山,炮台改称万年炮台,俾斯麦北炮台的210口径加农炮被拆卸运回日本。现俾斯麦北炮台旧址保存较完好。两座火炮的炮位台基依然保存。炮台掩蔽部保留完好。青岛山顶的原德国探照灯发电机房等建筑亦保留完好。 青岛山,海拔128.5米,占地面积 330亩。德占青岛后,将此山以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之名命名为 “俾斯麦山”;日占时期将青岛山更名为 “万年山”;1922年青岛主权收回后称 “京山”;1984年恢复原名 “青岛山”。一战以来,青岛山一直是军事要地。 青岛山炮台,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战时期军事要塞遗址。其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功能之齐全,堪称 亚洲仅有。1996年,青岛市政府决定修复青岛山炮台遗址,1997年修整后对外开放,又于1997年11月修复开放了地下掩蔽部。 1998年3月,落成开放了青岛山炮台遗址陈列馆(延安一路入口处)。 俾斯麦山炮台连同德军的青岛要塞已经写入历史,1984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也已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和迅猛增加高度而被淹没在岛城里。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1.07.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