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15)青岛齐燕会馆

自然国地

在青岛近代史上,有三所非常重要的会馆:第一个是位于芝罘路的广东会馆,第二个是在广东会馆旁边的三江会馆,第三个是位于馆陶路的齐燕会馆。虽然不太出名,但从它见证的历史事件来讲,位于馆陶路13号的齐燕会馆,才是青岛历史意义最重要的会馆,没有之一。 “会馆”是明朝以来同乡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在传统市场经济拓展、人口迁移和流动频繁的大环境下,适应社会的变迁而出现的。齐燕会馆成立于1902年,亦是伴随着清末青岛大量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而应运而生的,并逐渐发展成为青岛经济实力最强、商号数量最多的同乡会馆。 1901年,作为后来连续五届出任青岛总商会会长的祥泰号经理傅炳昭,成立了山东会馆。后河北省天津籍的成通号经理朱杰加入,故于1902年改名为“齐燕会馆”。当年在青岛的山东商人分为三大商帮:黄县帮、掖县帮、即墨帮,傅氏既为黄县帮的领袖同时又是整个华商界的代表,1907年齐燕会馆落成时德国总督与山东巡抚皆出席庆典。 齐燕会馆最初并不是建在馆陶路,不过最初具体地址不太清楚,大概是在大鲍岛街区里,直到德国战败后才搬到馆陶路上的。当年,“德人议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胶澳志》)。说的是天后宫不符合德国在青岛区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貌要求,差一点遭难。<br> 今青岛太平路上那座天后宫,德占青岛后,被划入欧美人居住的“青岛区”(今市南区)建筑都要求完全“德国式”。经过胡存约和傅炳昭等华人参议斡旋,当局在大鲍岛区馆陶路临后海处划出土地拟将天后宫迁此。但国人们“议而不决”的“拖字诀”直拖到德国战败天后宫仍存原处,这可是青岛史上首个成功的“文保建筑”。 德国人曾想把天后宫搬到这里,因为两个主角胡存约和傅炳昭都是齐燕会馆创始人,结果没有成功。后来德国战败,这块地皮就闲置了,于是齐燕会馆便在此建了新馆并在其中扩建了戏楼。齐燕会馆是青岛影响最大的会馆,“德国总督在青岛遴选‘华人信任’一共四个人,齐燕会馆占据了两个,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各一个人”,可见一斑。<br> 德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器重齐燕会馆,是因为在胶济铁路修建时,齐燕会馆的创办人傅炳昭作为华人代表,与礼贤中学(今天青岛九中的前身)的创办人卫礼贤一起,化解了“高密事件”。 客观上,傅炳昭是青岛第一个理解了“要致富先修路”的华人:今天的大都会青岛,近百年的发展,不少受惠于青岛这个天然不冻港和铁路的链接。 齐燕会馆与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并称为青岛早期的“三大会馆”,对胶澳、山东乃至整个华东的经济形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馆门两侧楹联为清朝学部侍郎刘廷琛所提:“齐鲁为礼义文物所宗、谁使海邦同被化,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我来田岛问英雄。”对仗虽不甚工整,但意蕴丰富,所透露的地方意识与文化自信尤为可贵。<div> 齐燕会馆是礼堂式建筑,为砖石钢砼结构,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有阁楼。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水刷灰墙,红瓦斜坡屋面,上有气窗。室内一层有长方形大厅,高12米,面积约400平方米,二层看台面积约100平方米。该建筑座落在离人行道地面高3米的坡面院内,正门西向,门外有4根石撑起的钢砼棚厦,上有露天凉台。<br></div> 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导火索是因为上海、青岛等地工人游行抗议日本棉纱厂肆意开除及暴力对待工人,期间由于军警镇压,造成了伤亡。青岛各界群众为抗议日、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而罢工、罢课、罢市,几次在齐燕会馆广场集会,发表慷慨激昂的爱国演说,举行示威游行。最多的一次人数达三万多人,占当时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 1925年4月10日,孙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会就在齐燕会馆举行。此外,齐燕会馆里还举行了一系列的爱国行动:1925年6月30日,为追悼在青岛、上海等地被英、日帝国主义杀害的同胞,青岛各界在齐燕会馆举行“青沪粤汉”死难烈士追悼会,《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宣读祭文;1929年,为了摆脱日本正金银行的操控,废除胶平银,顺利废两改元,比全国其他地区的货币改革早4年…… 1931年8月,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在此设立临时市场。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齐燕会馆被日军强占改名“兴亚俱乐部”。1940年,日本国召集汪精卫等四个汉奸到青岛,汉奸放风说拟在“兴亚俱乐部”会谈筹建伪中央政府。中统戴笠组织刺杀与会汉奸,在齐燕会馆内外布置了杀手。这儿差一点没有改写中国的近代史,是因会谈地点改到了胶澳总督楼,最后刺杀失败。 解放后,这里曾是原海军招待所现为海军驻地,齐燕会馆已经被周边不断增添的新高楼做所掩没。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1.07.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