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波茨坦位于柏林市西南郊,距柏林二十几公里,是个安静美丽的小镇。这里有著名的普鲁士宫殿及历史园林。从柏林可以乘火车到波茨坦,十分方便快捷。趁在柏林的机会到波茨坦作了半日游,参观了无忧宫、新宫以及二战中德国投降后美、英、苏三国波茨坦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无忧宫为勃兰登堡地区波茨坦最著名的霍亨索伦家族宫殿。1745年至1747年根据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草图,设计洛可可式小型夏日宫殿。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无忧宫宫殿建筑与其宽广的公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原因是“无忧宫的宫殿与公园,可视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新宫是位于德波茨坦无忧宫公园西部的一座法式城堡,1763年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授命建造,建成于1769年。1888年至1918年间,新宫被用作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主要住所。该建筑被认为是普鲁士时期最后一座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宫殿。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宏伟建筑由红砖砌成,中间是带有半圆形屋顶的塔楼。新宫的外表看上去是用许多宽阔的壁柱分隔开来,屋顶整齐地排列着扶栏,矗立着人物雕塑,其建筑风格和无忧宫迥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经过争论与协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p> <p class="ql-block">根据最初的计划,反希特勒同盟二战后的首次会议应在柏林举行。但当时,德国首都因空袭和最后几周的艰苦巷战,几乎被夷为平地,既没有合适的场所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会议,也没有足够的地方为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代表团提供住宿。柏林附近的波茨坦,情况总体要好些,尽管市中心也遭到空袭重创,但波茨坦多处宫殿及历史园林基本未遭劫难。采齐林霍夫宫被选作波茨坦会议场所,是安全理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采齐林霍夫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会议于1945年7月17日以一个冷式自</p><p class="ql-block">助餐的形式,在白色沙龙揭开帷幕。白色沙</p><p class="ql-block">龙曾经是演奏音乐的地方。在这个展厅里可以看到九位参加波茨坦会议的重要人物,每个代表团各三位,他们曾经以顾问的身份,在会议室的谈判桌边就坐。</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会议的会议厅。其中三个大扶手椅分别是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座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