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的老妈---写在老妈离开六周年的日子

雪霁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物质相对匮乏的时期,我们兄妹几人刚好就是在这段时期出生,成长。那是有几分拮据的日子,妈妈的一双勤劳的巧手却总是能让我们饱食暖衣。</p><p class="ql-block"> 那时限量供应的食品有限,菜的品种更是屈指可数。而妈妈做到的是粗菜精做。即使是白菜,土豆,萝卜,简单的食材,妈妈总会用心地做出多种花样;即便是腌制的芥菜疙瘩,妈妈也会切碎,加上自家养鸡生的蛋,摊成美味的蛋饼。这份用心保障了我们生长期的身体需求,让我们兄妹并未感到生活有多苦,而且,现如今自己灶台旁这点耐心也是得意于老妈的真传。</p> <p class="ql-block">  记得孩童期的一顶毛帽,曾经赢得很多人的赞美。那是妈妈用了织毛衣剩下的多种颜色的毛线,编织成由中心红色圆点散开来的月牙式的彩虹图案,那别致的图案,斑斓的色彩,在当时服装有几分灰暗的主色调中,凸显别具一格,赢得那么多啧啧称赞,也美得我自己如同公主一般。</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孩子的穿着,基本都是妈妈缝制的。沿袭的习惯是弟弟妹妹穿着哥哥姐姐传承的衣服。做为小妹的我,却也渐渐长大,姐姐的浅棕色条纹小棉猴穿起来也有点捉襟见肘了,结果是妈妈把棉服翻新,把竖条纹的面料加上一圈横条纹的外边,这件别具匠心的美衣陪伴我走过小学时代。还记得初中时妈妈手工纳底那双米咖色丁字布鞋。当时在学校操场参加体育训练,老师看到我穿的这双鞋,热心的提醒我:去把鞋换了吧,这么好的鞋磨坏了,可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记得八十年代参加工作后,还曾自己设计,让老妈剪裁缝制了一件改良旗袍装,穿着那独套时装,让同事们羡慕不已。后来的日子,不再需要老妈缝制衣装,而老妈并没有停歇。而是依然给孙辈们缝制棉衣。如今,老妈给我织的最后一条毛裤依旧在,用旧的羊绒衫剪裁拼接制成的羊绒被陪伴我走过昨天,今天,那是一份深情,那是一份温暖,那是老妈留给我的永远的爱……</p> <p class="ql-block">图为在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乘坐传送电梯的老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