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包公】散文(游记):走进包公故里文化园

中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昵称:中和</span></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577902</p><p class="ql-block">用照:皆为本人手机所拍</p><p class="ql-block">北宋名臣包拯的故里合肥,是包公一生中三大结缘地之一(合肥是出生地、开封是成名地、肇庆是美名地),合肥、开封、肇庆也是我国三大包公祠的所在地。11月1日,在游览了尖山湖逸趣园后,下午参观游览了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的包公故里文化园。</p><p class="ql-block">园中的青年包公像,目视前方,威严庄重,意气风发。</p> <p class="ql-block">在包拯旧宅原址打造的包公故里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牌坊进入,即可看见莲花广场。莲花广场的前端是孝肃阁,孝肃阁前就是通过VR技术复原的青年包公像。包公在家乡待时比在外为官时间还长。主要是读书与尽孝,直至1036年37岁时才外出正式做官。</p> <p class="ql-block">园区占地5.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750平方米,主要包括包公故居、孝肃阁、包公书院等仿宋建筑群。文化园于2023年3月16日正式开园。</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中还有包公祈祥庙、廉苑、清心堂、直道堂、荷花塘戏台、清心亭、清风亭等。其中荷花塘据说为包拯之父包令仪所修建,一千余年来,塘梗杨柳依依,塘中莲藕雪白,甜脆“无丝”,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园中《包氏宗谱,包拯家训》语录牌、包拯明志诗碑都很有教育意义。39岁的包拯奋笔写下的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直抒其为官心要清、为人道要直的心声。</p><p class="ql-block">四周的花草树木、河水潺潺十分养眼。</p> <p class="ql-block">按照推荐路线,先参观包公故居。</p> <p class="ql-block">包公故居为三进院落,自南向北分别为前院、中院、后院,建筑面积约1328平方米,通过治本厅、世渊厅、奉亲厅、仁孝堂、家风厅、世亲厅、善德堂包公家庭生活复原等主题展厅,全面呈现包公家世、出生、成长、读书、奉亲、孝肃家风、世亲好友等内容,是包公人生价值观诞生、清廉思想发源和孝肃家风传承的集中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包氏家族的渊源、包拯的家训家风,展示出肥东县是包公人生价值观的诞生地、包公清廉思想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与合肥有关的包拯后人,华人世界船王、包拯二十九世孙包玉刚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为香港顺利回归做出贡献,为国内建设捐资兴建了多个项目,对合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方面。1987年在合肥参加了包公墓重修落成典礼。</p><p class="ql-block">包拯第三十四世孙、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也是当代包氏名人。</p> <p class="ql-block">包公故居内的善德堂。</p> <p class="ql-block">孝肃阁依据古庐州衙署规制建造,建筑面积约1955平方米,由仪门、正堂、后堂组成。是以“廉”为核心,完整展示包公的仕宦生涯、为官品格、为政哲学的综合性场馆,是打造包公廉政思想发祥地,廉洁廉政文化情境体验、教育基地的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展示了包拯为官26年,以“清心”为仕宦之德,以“直道”为仕宦官之基,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实现宦学之梦,也成就了传颂千载的杰出人物——包青天</p><p class="ql-block">其中,沉浸式光影剧《幻境·廉贪对》,是全国唯一的廉政主题幻境剧场。多幕全息幻像剧场《包弹堂》,演绎呈现包公“陈州除贪”“七弹王逵”和“六弹张尧佐”的故事,生动呈现“包青天”的廉者之威、大忠之勇、仁者大爱和智者之明。</p> <p class="ql-block">“修身”:臣生于草茅,量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孝肃包公奏议·求外任》。</p><p class="ql-block">“律己”: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宋史·包拯传》。</p><p class="ql-block">看之,当即仰慕包公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孝肃阁最后面的高楼尚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包公书院主要包括山门、中殿和后殿,建筑面积约2451平方米。书院将北宋书院文化、科举文化与包公重教育人思想、包公文化后世影响相结合,是一个综合展示场馆。</p> <p class="ql-block">包公书院以“千年影响”为核心,展示了后人对包公文化和包公精神的传扬。</p> <p class="ql-block">书院内珍藏着包公的手稿和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包公生平和文化背景的机会。此外,书院还展示了包公的孝、智、廉、正、忠等优秀品质,进一步弘扬了包公精神。</p><p class="ql-block">在肇庆,即当时端州,包拯作为“市长”在离任时“不持一砚归”是历史事实,民间传说最为神奇的故事是包公掷砚化渚洲。“砚”就是端砚,中国四大名砚(端、歙、洮和澄泥砚)之首。包公离任乘船至羚羊峡时,忽然波涛汹涌,包公知必有缘故,就把下人叫来询问。原来是手下人暗中收下了地方乡绅赠送留念的一方端砚,包公将端砚连同包裹一并掷入西江,称自己绝不带走端州的一块石头。顿时,西江风平浪静。包公掷砚的地方升起一个小岛,也就是今日的砚洲岛。故事说明了端州百姓对他清明廉洁、高尚品德的赞扬。包拯去世后第二年,端州百姓就修祠纪念,足见包拯在端州百姓心目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世界包公,故里肥东。自宋以来,对包公的祀奉纪念长盛不衰,合肥、开封、肇庆、天长等地相继建设祠庙楼台,亦有各类以包公、孝肃等命名的桥梁、街道、村镇等。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包公庙也拜者如潮。包公文化在明代已远播海外,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民众把包公奉为神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有关包公的故事、戏剧广泛流传,出版发行了众多研究包公的专著;包公文学已有英、法、西班牙、德、俄、日、韩等多国文学的翻译作品面世。</p> <p class="ql-block">走出文化园,一定要留影纪念,记住这受教育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园外,廉字型标牌中“包公故里文化园欢迎您”,此文化园确实建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合肥包公故里文化园是一个集教育、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这里不仅是一个了解包公文化的好地方,更是一个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合肥是包公的桑梓地,园区以“包公文化”的清廉、孝道、法制、家风等为核心内容,将包公的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精神、将其孝、廉、智、正、忠等优秀品质集中展现,为全国包公精神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廉政教育基地,有着现实意义。为构建合肥市包公文化旅游圈体系,提升合肥市的文化旅游品质,完善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