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4日早上八点,我们从抚远出发,继续沿着G331南下。在东方第一站先把车喂饱。</p> <p class="ql-block">行驶不到两个小时,途径双鸭山市饶河县位于G331路边的胜利公园,这里属于胜利农场。</p> <p class="ql-block">饶河县是“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中午12.00点,我们抵达鸡西市虎林市。</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p><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中俄界江乌苏里西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第一次踏入虎林</p><p class="ql-block">1933年1月9日,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派密山支队队长人见顺士(大佐),率部乘50辆卡车奔虎林,追击吉林爱国抗日将领李杜将军,在虎林大青山将俘获的28名李杜部下除1人逃跑外全部用机枪射死。当日中午,日寇的铁蹄踏入虎林县城(现虎头),此时,李杜将军已安全渡过乌苏里江进入苏联境内。</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遗址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为长期霸占中国,进攻苏联,而秘密修筑的边境军事要塞。该要塞建于1934年,历时六年、耗资数亿资金、征用中国劳工二十余万人,于1939年春修建完工,素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遗址之一,是侵华日军最后下场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抗日英雄纪念群像</p> <p class="ql-block">参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了解历史背景和侵华日军的罪行。</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位于国家5A级景区虎头镇内,距离虎林中心城市65公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采用地上展馆与历史遗址相通的建筑风格,于1999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是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专题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抗联第七军召开党特别常委会议</p> <p class="ql-block">日本关东军边境军事要塞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兵营分布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在修筑要塞期间,无数的中国劳工和战俘遭到日军残酷的奴役和杀害,可以说,要塞是用中国劳工和战俘的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日伪当局通过抓捕“浮浪”,强征伪满报国队,诱招中国关内农民等手段,将大量中国劳工秘密送往虎头修筑地下要塞工事。“七.七”事变之后,许多中国战俘也被强制从事虎头要塞工事的修筑。残酷的劳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使劳工大批死亡。究竟有多少中国劳工被强制从事修筑虎头要塞,又有多少被折磨至死或被枪杀,由于当时修筑虎头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准确数字已难于统计。</p> <p class="ql-block">幸存劳工</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看完地上展馆之后,我们游览了要塞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要塞占地面积为360平方千米,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位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的结构复杂,设备完备。地下工事通过隧道相连,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要塞的主通道长164.3米,支通道总长85米,工事内部设有排水系统、通风装置和反击口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弹药库</p> <p class="ql-block">3号竖井</p> <p class="ql-block">配电所</p> <p class="ql-block">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宿舍</p> <p class="ql-block">食品储备库</p> <p class="ql-block">医疗室</p> <p class="ql-block">浴池</p> <p class="ql-block">地下要塞换气孔</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交通壕</p> <p class="ql-block">大鲁马观测所(球形观测所)</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暗堡</p> <p class="ql-block">苏联红军在1945年8月9日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历时17天的激战后,苏联红军终于攻克了虎头要塞。苏联红军在攻克虎头要塞的战斗中牺牲了493名将士,这场战役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遗址于1990年被列入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务院于2006年5月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了乌苏里江广场。</p> <p class="ql-block">驰名中外的乌苏里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汇合而成,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202公里,从起点虎头向北流至抚远岛与黑龙江合流,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满语为“下游的江”(松花江为“上游的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江。</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清纯质朴,风光旖旎,《乌苏里船歌》传唱四方。</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广场位于虎林市,是乌苏里江起始点景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虎头段是乌苏里江在我国的最上游,生态环境和景观景点最引人入胜,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佳地。</p> <p class="ql-block">离开乌苏里江广场,驱车一小时后我们驶入鸡虎高速S11,从虎林向密山方向行驶。</p> <p class="ql-block">50分钟后(下午4:20分)下高速,我们来到了鸡西市密山市,当晚入住密山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9月5日)早餐后,我们先在密山市游览了“兴凯湖”,然后参观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大湿地,如诗如画兴凯湖。</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是中俄界湖,为永久性淡水湖,也是东亚最大的淡水湖。兴凯湖为地壳造山运动形成的断陷构造湖,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略呈椭圆形,北宽南窄,面积4830平方千米。兴凯湖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是亚洲最大的界湖。</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属乌苏里江水系,共有14条河流汇入,其中直接流入兴凯湖的河流有9条,中国境内流入兴凯湖的有5条,俄罗斯境内有4条,直接流入小兴凯湖的有5条。</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被地质专家誉为“世界黑土湿地之王”,地貌特征典型。兴凯湖湖滩有延绵的沙滩,因是地壳断裂凹陷形成的构造湖,沙质细腻,不含泥土,湖滩纵深至150—200米范围内水深仅为1.5米左右,堪称“蓝旗海滩”。兴凯湖具备黑土沼泽湿地典型的地貌特征,有大片的野生荷花生长。兴凯湖湖岗长达百千米,时宽时窄。</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为环湖地形,东南岸多淤湿地,西岸岗丘起伏,西北岸耸峙着完达山,北岸沙岗绵亘,林木森然。</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根据矿权设置及相关资料收集,该区域内已发现大理岩、煤、泥炭、石墨、锌、铅、铜、铝土、钛铁砂矿等多种矿产资源。</p> <p class="ql-block">“兴凯”为满语,为水往低处流之意。1860年通过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由中国的内陆湖改变为中俄界湖。</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区域四季景色迷人,景观各异,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员以及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成员,是一处集地质遗迹、湿地、湖泊、森林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生态旅游胜地。2010年7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于7月正式确认“中国最长的沙滩——兴凯湖沙滩”。</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特指黑龙江垦区,即现在的北大荒集团,主要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麓和小兴安岭地区,土地面积为5.5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74.4万亩,人口136.4万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1947年建立的国垦第一场宁安农场为开端,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1955年建立的北大荒军垦第一场八五O农场掀起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在王震将军的指挥统帅下,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20万支边青年,10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地方干部,54万城市知识青年,投身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中华大粮仓”。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雄壮之举,不但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缅怀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的壮举、记述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光荣历史、弘扬北大荒精神,特立此馆,以传承教育后人。</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题词: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王震作为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参与指挥扶眉战役,歼灭胡宗南四个主力军,解放大西北。1949年10月10日,率领二个军7万余人向新疆进军,六个月和平解放新疆,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又一伟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王震将军率师开发的农场</p> <p class="ql-block">1947年到1954年间,以人民军队复转官兵为先驱,在北大荒创建了第一批国有农场,奠定了北大荒开发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王震将军的视野和谋划~</p><p class="ql-block">共和国诞生了,大批复转军人需要安置,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急需解决。将军敏锐地看到这一点,组织百万垦荒大军,向地球开战,掀起了开发北大荒的高潮。</p> <p class="ql-block">从1954年起,王震率领17000余名铁道兵,在完达山南北麓,创建了八五0、八五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八、八五九等农场,短短的几年内,在北大荒腹地上开发出一个新的垦区,使黑龙江垦区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开发北大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12日,毛泽东签署任免令,正式任命王震为农垦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支边青年奔赴北大荒~</p><p class="ql-block">在王震将军策划和组织下,先后有二十万支边青年从齐鲁大地、渤海之滨、天府之国等各地奔赴北大荒,特别是1959年六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北大荒更是掀起了支边的高潮。他们的到来,给北大荒带来了袅袅炊烟、万家灯火和勃勃生机。支边青年成为北大荒英雄群体之一。</p> <p class="ql-block">1962年成立东北农垦总局。</p> <p class="ql-block">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建设北大荒,不仅建成了中华大粮仓,还把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带到北大荒发扬光大,无数北大荒人传承光荣传统,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北大荒精神。其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最早的知识青年。</p> <p class="ql-block">元帅将军们把孩子送到北大荒。</p> <p class="ql-block">知青安置情况表</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知青不仅奉献了青春,还有一大批知青为此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有51名被黑龙江省革委会、省民政局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还有大批无名烈士永远长眠在黑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过程中,有1000多名知青把生命献给了北大荒。他们不朽的青春和生命与北大荒的广阔田野共存!</p> <p class="ql-block">五色土是代表王震将军曾经生活战斗过的五个地方:褐色代表湖南(湖南浏阳是王震将军的出生地),红色代表海南,白色代表新疆,黑色代表黑龙江北大荒,黄色代表陕北南泥湾。</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精神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