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健身之路——我的“铁人三项”

恕义

<p class="ql-block">连续三天恢复性网球练习,感觉到了身体向好,重建信心。正好遇到体育部国际网球裁判郑老师带领一众来网球场传授讲解匹克球,蹭课之余实际体验,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累得到家只有上床之力。健身的如烟往事不仅一幕幕重现……</p><p class="ql-block">1.游泳</p><p class="ql-block">生长在北方,身体一直虚弱,体育课、农村劳动曾经请过病假。能够学习游泳健身一是得益于在嫩江之滨长大,浏园段正好是天然游泳场,二是小学三年级赶上了“到大江大河去游泳”的号召!那时候中小学经常不上课,有机会跟着两个哥哥去浏园下过水,后来哥哥下乡,我就带着弟弟和院里的小伙伴背着家长时常去浏园,虽然没有正规学习游泳,看看别人、互相交流,一来二去也就不沉底了。</p><p class="ql-block">记得一次在园艺实验站走“五七”道路学农劳动,因为出汗太多有同学提议去不远的浏园洗澡,那是第一次体会东北春天的江水冰凉刺骨,5月7日成为我在北方最早的下水记录。后来下乡插队,骑自行车回家乘船往返于嫩江的摆渡口时,也在等船的间隙下过水。</p><p class="ql-block">真正学会蛙泳换气,还是在大学游泳课上被体育课关老师拿着长竹竿在“消灭抬头蛙”的看管下学会的。有时候关老师督促同学早起去操场运动,也经常拿着小棍掀同学被窝,因而常听到一些人戏称:“老关头来啦”!记得游泳课前期在动物园游泳池,后期到哈工大游泳池。班级春游,和老伴初识相恋,松花江太阳岛都留下划船游泳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真正把游泳当成自觉的爱好,还是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利用周六日和一同独身住宿的朋友到黑龙江化工厂附近的嫩江西岸,后来工作转到北市区就有时间到浏园游泳了。游泳最盛时有时一天两次!最惬意的是和教研室老师骑自行车驮着家属,带着整箱啤酒、烤锅、木炭和腌制好的牛羊肉去浏园、葫芦头游泳消遣。</p><p class="ql-block">记得曾经让老伴骑车驮着女儿带着我的衣物,沿江跟随,直到我从摆渡口游到浏园上岸。那时候最晚可以游到江水变凉的中秋节以后。明月岛、葫芦头以至于后来到大庆做项目,还和同伴在杜尔伯特(泰康)的莲花湖下水,留下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再后来随着工作调转到哈尔滨,虽然距离松花江骑车要40分钟左右,也经常抽时间去松花江。松花江大桥下下水,横渡松花江,然后为了抵抗江水流动冲击,对岸上行到水厂再游回来。光腚岛的体验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记得一次单位组织去吉林松花湖旅游,因为正值两地两所大学都要上课的“拉锯”时期,我没能参加出发前的说明会议,不知道不允许游泳的禁忌。游船上船前就已经穿好泳裤,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一到深水处就跳了出去。引得一些老师来不及换游泳裤也接二连三跳入湖中,大家已经把领导(我的老同学、好朋友)的嘱咐忘在脑后!直到多年以后老朋友相聚还经常作为佳话,只是当时为难了领导,所以每每回忆,每每歉意。</p><p class="ql-block">回忆游过的江河湖海,还有齐齐哈尔的劳动湖、嫩江流经的泰来县江桥镇段、甘南县音河水库、黑龙江黑河段、长江的重庆朝天门段,鸭绿江的延吉段,大青沟水库的辽宁段 ,保定的小清河,天津蓟县的于桥水库,南京的紫霞湖、密山的兴凯湖、呼伦贝尔的贝尔湖,兴城、秦皇岛、北戴河的渤海湾、大连傅家庄海滨、广西的北海涠洲岛,香港的浅水湾、台湾的垦丁、新加坡的圣淘沙,从海南岛到泰国苏梅岛、美国夏威夷,从南海到太平洋,还有老挝光西瀑布,其中大部分都是和老伴同游。只要有条件都留下美好的游泳回忆。</p><p class="ql-block">这几年在海南结识了一群游泳爱好相同的朋友,每天互相鼓励督促,阳光下、沙滩上难以形容的开心快乐!开启了后游泳时代的新篇章,神仙日子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虽然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欠佳,游泳已经走下坡路,但是在候鸟迁徙时的海南,基本上保持每天大海游泳。</p> <p class="ql-block">2.乒乓球</p><p class="ql-block">作为乒乓球的国度,国人儿时几乎都有挥拍经历。</p><p class="ql-block">1961年在北京举办了世界26届乒乓球锦标赛,可能是受其影响,在全国陆续掀起全民的乒乓球热。那时没有电视也很少看电影,最初对乒乓球的印象可能是在院落中间用拆下的四合院大门的门板搭建的球台,以大哥为首的小伙伴手持用木头板锯成的乒乓球拍,排队轮流打球。偶尔他们也被允许到派出所院里大树旁边的一台室外乒乓球桌打球。那时我很小还没有上小学。</p><p class="ql-block">接触乒乓球是文革期间,大哥已经参军留下一个光板没有贴胶皮的乒乓球拍,一个贴有薄薄正胶的红双喜乒乓球拍,和二哥三哥去相邻的派出所的一间室内乒乓球台打球。因为当时是军代表接管,也默许进入不往外撵人。后来二哥先下乡和三哥去打球的次数较多。再后来插队下乡时、读大学期间和回母校工作后也接触过乒乓球但是都是偶尔。</p><p class="ql-block">自己真正开始学习乒乓球应该是2015年左右。</p><p class="ql-block">首先我的老伴从小就是乒乓球爱好者,高中毕业时就冒名顶替去企业代表队打比赛,后来辗转两所大学都是冠亚军,代表学校和国手有过比赛交流。对我了解乒乓球影响大的一次是陪着去哈尔滨体育大学的门市购买乒乓球拍,另一次就是受学校乒乓球协会叶老师请求,我的部门半公半私为高校乒乓球比赛录像,我开车送拍摄老师。但是这些只是对乒乓球的熏陶和支持,并没有直接促使我学习乒乓球。</p><p class="ql-block">学习打乒乓球还是因为几次午休与研究生学生、年轻教师在办公室楼上打乒乓球开始的。当时刘老师从体育部借了一张乒乓球桌 ,每到午休都可以方便的打两板,虽然条件不好,因为水泥标号低,容易起灰的水泥地打乒乓球之前要先淋水,但是一点不影响打球者的兴趣,我是负多胜少,特别是看到教师、研究生一天天进步受到启发,何不利用做项目有收入的优势改变打球环境?于是铺地胶、贴壁纸、购乒乓球桌,装空调,最后发展到有两个房间放置两台发球机,并且在原来的洗衣间安装了热水器方便老师洗去运动后的汗水!</p><p class="ql-block">以至于后来吸引很多乒乓球高手来楼上打球!</p><p class="ql-block">在这期间,在学校乒乓球协会副会长的老伴劝说下,经常午休时间去学校协会的场地打球,会长叶老师每次都热心鼓励指导,最后就演变成固定的每天中午,由两位从小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会长叶老师和海归教授杨老师陪练喂球,每人15到20分钟指导教练,经过一段刻苦训练,包括在家里和甚至自驾开车的途中停车时,我都自觉的挥拍苦练,不长时间就能和进步飞快的同事一起代表机关组队参加学校教工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亚军!</p><p class="ql-block">种瓜得瓜!<span style="font-size:18px;">退休后这几年在学校和市里乒乓球比赛中从照片经常能看到当年小伙伴的参赛身影也由衷高兴和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不过和游泳一样,也是伴随年龄和身体变化每况愈下啦!</p> <p class="ql-block">3.网球</p><p class="ql-block">学习打网球有两次契机。一次是莫名其妙的被一位年长者在打乒乓球时暴口而遭遇了不愉快,或许是我一向耿直磊落面对问题的做法,博得了人们共情。一次路遇隔壁台球室打球的网球教练袁老师,聊天中建议我和他学习网球。当时虽然没有马上接受好意而行动,却使我对袁老师打球的网球场引起了注意。</p><p class="ql-block">促使我学习网球应该是不久后疫情的2021年,过度防疫封控了乒乓球室,使我除了校园(幸好此时没有封控)遛弯无所事事。再次路遇袁老师,笑着和我说:“没地方打乒乓球了吧?”,“还是和我学习网球吧!”</p><p class="ql-block">我想也许这就是网球缘吧!于是约定了时间,袁老师不要我带球拍和球,只要到场地就行。</p><p class="ql-block">袁老师不仅热情、专业,并且熟知老年人学习网球的心理,采取实用的速成教学训练方法,一对二教授(当时还有一名土木工程的硕士生),几次课就让我入门,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兴趣与信心,一个月后我就购买了网球拍,两个月后就动员老伴一起学习。</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诗句记录了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强身醒脑戏病毒,</p><p class="ql-block">桌上封堵桌外疏,</p><p class="ql-block">幸识师长“缘”教练,</p><p class="ql-block">助我转场扮贵族。</p><p class="ql-block">注: 网球被称贵族运动,乒乓球又称桌上网球。</p><p class="ql-block">我常说“如果说乒乓球运动是在江河里面涉水,网球的感觉就是徜徉在大海”!</p><p class="ql-block">这期间网球都是袁老师提供,并且得到退休网球队张教授的支持,执意要把自己过去的“黑金刚”网球拍送给老伴,我知道球拍的价值不菲后婉拒,才又拿来质量同样很好的轻量级网球拍送给老伴,并说“这个适合女士”!</p><p class="ql-block">后来打球遇到过去熟识的体育部李岩老师,执意把自己正在使用的很多新网球送给我;再后来认识了对我俩练球帮助较大的黄金搭档夫妻庞老师张老师;再后来袁老师介绍进入退休教工网球队,得到有知遇之恩的网球队长张老师的帮助和指导。</p><p class="ql-block">通过袁老师介绍,我俩认识了许多网球爱好者,都是热情鼓励和赐教。特别是从2023年开始,执教过两个高校体育部的赵老师,和袁老师一样以教练的角度对我花时间进行了多次专门喂球指导训练。</p><p class="ql-block">一次在网球场,袁老师指着我俩李宁牌运动服上的“ATP”标志说:“你这是专业运动服啊!”,并且准确说出字母的含义。我说看来与网球早就有缘啊!随着话题我讲了一段往事。</p><p class="ql-block">还是在很早以前,我第一次带队赴美国信息化考察时,两位广东团员小伙看到我穿这件衣服就误以为我打网球,想找网球场切磋切磋😀</p><p class="ql-block">刚刚查了一下,ATP是职业网球联合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的缩写,成立于1972年9月,旨在保护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利益。‌</p><p class="ql-block">前几天与袁老师聊天,因为自己的腰神经痛一直不好,说到羡慕袁老师、王连仲老师的身体,并且提到我在清华做访问学者的导师原国家基金委主任金国藩教授80多还打网球,袁老师很认真的鼓励我,不能没有信心,说我至少可以打网球10年😀!</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学球经历了又一次奇妙的重复,与学习乒乓球得到两位教练指导一样,我再次有幸得到袁老师和赵老师两位教练指导网球。</p><p class="ql-block">我知道现在只是入门阶段,也正是处于学习中的状态,网球将会陪伴我俩的后半生,也不会向前面说的游泳、乒乓球一样走下坡路,但愿还有上升空间,不负教练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请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说了这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由衷感恩于前面所有提供帮助的老师、朋友!</p><p class="ql-block">感谢有缘相识各位朋友让我丰富了健身本领。</p><p class="ql-block">谢谢啦!</p><p class="ql-block">明日立冬,2024年11月6日撰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