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记——第七沟

李子中

<p class="ql-block">  第七沟村地处岚县北部偏东,板楞山东南的土石山区,与周边的第四沟、第一沟、直夺峪村原为河口乡寨上行政村所辖的自然村。2021年河口乡撤销建制,寨上行政村划转为非行政自然村,第七沟与上述四村一并划归岚城镇范家口行政村辖。顺沟东北向9里为209国道,北距范家口村20里,南距岚城镇35里,县城68里。</p><p class="ql-block"> 板楞山位于岚县北部,属野鸡山东北余脉,山体以东的土石山区,一条由东北至西南延伸的主沟向西北分岔为七条山沟,由北到南分别被称为头一沟至第七沟。过去这些沟壑间均有人家分散居住,多由五台等地逃荒迁入,后逐渐聚居,形成第一沟、第四沟和第七沟村。主沟西南末端呈东西走向,第七沟村处于其间,是原河口乡最南的村子。顺沟向东为第四沟,南向隔山为青湾子。</p><p class="ql-block"> 村周山峦起伏,土层薄但植被较好,北坡陡立且石层裸露,南坡舒缓而土层覆盖,<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西沟后山林多为历年人工栽植。</span>村庄沿沟而建,民舍瓦房为主。过去人家多在沟南坡底聚居,住房较为简陋,多为木石或土木结构,墙壁多用石头或土坯筑成。地处偏僻,直至1992年,村里才架入电线,结束了“点灯靠油”的历史。源于板楞山东南的山溪顺谷穿村东出北转,在寨上村附近汇入岚河。过去村民生活用水从村后井中汲取,2010年政府出资在村西修筑蓄水池,管道进村入户,全村吃上了自来水。2016年,村道铺油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村里近年也安装了路灯。2022年,村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两侧山体上安装了很多太阳能板,项目建成后,对原村内在册农户实施收益分红。村里曾有龙王庙一间,毁于文革,过去每年六月六、七月十五有上庙礼羊祈雨的习俗,后随庙毁渐废。村后一棵老柳树已逾百年,树下小庙内供两塑像一牌位,为原住户为求子嗣兴旺于近年新建。</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村人口最多,共有30多户98人。姓氏多杂,有“魏、牛、刘、邸、贾、李、张”等姓,以魏姓人口居多。据传魏氏清咸丰年间由东阳涧迁入建庄首居,与南关、闫家湾(大蛇头)魏姓同宗。上世纪40年代岚县解放前后,贾姓从河北阜平,张姓、李姓由山西五台,牛姓自岚城东沟,邸姓从胡琴舍陆续迁居,以开荒种地为生。700余亩耕地分布在村南山坡,主要农作物有莜麦、豌豆、红芸豆、葫麻、土豆、谷子、玉米等。2015年国土部门在沟内整滩垫地,为第七沟增加耕地200余亩。地处山区,养羊具有传统优势,过去几乎家家养羊,最多时候全村养羊达2000多只,另有牛马骡驴等大牲畜20多头用于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  因地处偏远出行不便,年轻人婚娶困难。改革开放后部分村民陆续外迁,先有邸姓一户4人迁返祖籍,后有牛、刘等三户迁往岚城阳湾,之后张姓迁往太原,另有两户分别迁至马家庄和岚城。2007年政府实施扶贫移民过程中,村内3户迁居康陈移民新村。陆续外迁加之年轻人外出打工,多数坡墚地撂荒弃耕,牛羊养殖数量渐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已完善的同时,村里常住人口持续减少,至2015年,常住人口仅剩10多人,均为年老留守人群。2016年,第七沟村被确定为岚县脱贫攻坚整村移民的自然村,至2018年,全村共有11户32人迁居县城易居苑移民小区。移民户原有住房按政策实施拆除复垦,现村内仅存南北院舍两处,均为移民之前新建。部分移民户农忙时仍要回村营务农事,现全村只剩魏林林夫妇留守养殖,养羊近400只,牛70多头。第七沟村濒临消失。</p> <p class="ql-block">2015年春到访,村周山坡仍是一片枯黄。一位老者吆喝着牛群从冒出些许绿色的河滩边走过,几只鸡在干涸的河床里四下觅食。</p> 多数房院建在沟南一侧高低不平的坡脚,一条条小道自然穿插其中,像是苍老的脸上布满的皱纹。两棵松树矗立的土丘之上,就是过去龙王庙的位置。 <p class="ql-block">几个村民正在对一座低矮老旧的房子修缮瓦房。经年的老房虽然破旧,但拾掇拾掇也能用来圈羊。</p> 一户栅栏门的一侧,村里树龄最长的老柳树像受了风寒,低矮粗状的主干竭力托举起几股分岔的枝干,树杈间堆放了一些柴草。 一个院落的圈舍前,几只留置的小羊羔咩咩地叫唤着,院外的杏花正艳艳地开放。 街角一旁的石碾没了碾杆,碾台下也长满了杂草,看样子已弃用多时,被一年又一年的岁月荒芜得破败颓废。 秋收时节,两位刚从地里回村的村民,身后的骡子车上满载了捎带削砍的柴火。 村南半坡的田地里,一对老年人正在挥舞着镢头起山药。 一旁的莜麦地里,收割不久的莜麦捆整齐地码放成几簇,一根木棍插立一旁,上面挑了一条旧裤,是用来驱赶鸟儿的“变异稻草人”。 土豆是岚县的特产,而尤以山区的墚地土豆品质优良,所以每家每户都要种几亩土豆。 挽着骡子车的妇女。男人驾车运送,女人在地里装袋,顺便捡拾遗落的红芸豆。 在家门口歇坐的老人。地处山区,不少人家石头垒墙篱笆作门,仅为家畜设防。 一户院子里, 一对老年夫妇正在卸车。土豆从地头拉回家里,还得适时入窖储藏。 <p class="ql-block">村西远望,山间缤纷的秋叶成点成线,满山的秋色势欲顺坡向着村里流淌。村里停放着几辆拉土车,国土部门正在沟内整滩垫地。</p> 2024年再访,移民后的村子已面目全非。地势平坦了许多,院舍也仅剩了两处。周边山体布满了光伏太阳能板,像是披挂了一层铠甲。 南坡之下是一座较新的红砖瓦房。院落外,复垦的平地上长满了野草,唯有零星点缀坡间的树木标记了老村的记忆。 老柳树下没了人家,却多了一座小庙,也算是村里新的建筑。 魏林林夫妇是第七沟唯一的坚守者。养牛放羊顺带遛狗喂鸡,每天却也忙得不亦乐乎。 <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鹏杰2015年4月,李子中2015年10月、2024年6月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