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青色的城)

清清白水

我没有去过呼和浩特,但我在北京出差时结识一位来自呼和浩特的蒙古族朋友,他叫毕力格,意为“智者”,代表着智慧和谋略。他给我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的来龙去脉及现状,特别是他讲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让我很感兴趣。后来,我又从书本上电视里去作更进一步了解,今天就来和美友们分享我点滴了解的呼和浩特市和对昭君出塞这个故事的理解。 <br>公元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后不久就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br>公元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br>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城”,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 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区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呼和浩特有“中国乳都”之称,拥有“伊利”、“蒙牛”两大国内知名乳业品牌,已形成了呼市最具活力的乳业产业链条。奶牛头数、奶产量、人均占有量、人均消费量等均居全国之冠。2005年8月28日呼和浩特市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 史传,呼和浩特是昭君出塞的出发地。 史书记载:《汉书·元帝记》----“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翻译过来就是:<br>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元帝遂选宫女赐予他 。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昭君出嫁匈奴后,按照现在的说法,曾给汉元帝写了个汇报,《王嫱报汉元帝书》记载: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而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翻译过来就是:<br>臣妾有幸被选为陛下专用的后宫佳丽,原以为可把自己的身体进献给陛下,死后也会留下我的芳名。却不料遭到画师毛延寿的报复,只好远嫁到异国绝域的匈奴,真心实意地以身相报陛下的恩泽,哪里还敢怜惜自己?如今只惋惜匈奴国内的人事变化难以预料,单于去世,我只能移情于卑贱的女工手艺消磨时光,天天向南遥望汉朝的边关,也只是白白地加重悲伤郁结罢了。臣妾家乡还有我的父亲和弟弟,只能盼望陛下稍施慈悲怜悯。 由此可见,昭君出塞是一个悲伤怆凉的故事。<br>然而,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她的出嫁匈奴却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民族团结与和平的壮丽篇章,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但我更愿意用民间的传说来讲述昭君的故事:<br><br>在一个竹外桃花的地方,香溪清澈,柳烟黛色之处,那就是王昭君的故乡------秭归,一个出美女的地方。王昭君之母,四十不孕,一日进庙求神,夜里,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生下王昭君。因此,王昭君有皓月之称,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与山间溪流,空壑皓月同色。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佛幽兰独立,纳选入宫。 昭君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官吏的催促下,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坐在马车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了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人们称之为“落雁”。<br>王昭君离乡时,悲伤的情绪还感染了桃花,桃花为之流泪,桃花和着泪水,融入香溪,化作片片的桃花鱼。大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味。<br>古时人们多用沉鱼落雁来作为美女的代称。其中的落雁一词即指的是王昭君。 <br>昭君虽有绝世容颜,却因不肯贿赂宫廷画师,被画师故意丑化,始终未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岁月在宫廷的深墙高院中悄然流逝,昭君的青春也在寂寞中渐渐消磨。<br>直到有一天,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前来汉朝求亲,欲与汉朝修好,永结友好。皇帝为了维护边疆的和平,决定选派一名宫女远嫁匈奴。 当宫中众人都对这一使命避之不及的时候,昭君挺身而出。她深知,此去匈奴,路途遥远,环境艰苦,但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她愿意肩负起这一重任。<br>昭君踏上了出塞的征程,她身着华丽的汉服,怀抱琵琶,骑在马背上,眼中既有离别的忧伤,又有坚定的决心。一路上,黄沙漫天,狂风呼啸,但昭君的美丽和坚毅却未曾被风沙掩盖。<br>当她终于抵达匈奴的领地,呼韩邪单于对她的到来欣喜若狂。昭君以她的温柔、智慧和勇敢,很快赢得了匈奴人民的尊敬和喜爱。<br>她教导匈奴人民汉朝的文化和技艺,促进了汉匈两族的交流与融合。在她的努力下,边境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王昭君以民女身份而衍生出的故事,远比宗室公主们的各色故事更广为流传,其中,民间的演义与传说,野史的枝生与发展,文人的吟咏与赞叹,均使一个绝色的平民女子,留在天空上,朔漠旁,人们的梦里。 言归正传。<div>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br>公元前33年,王昭君挺身而出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相处,也使得匈奴境内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因此王昭君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爱戴。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个献身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div> 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两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br>自唐、宋以来至今,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李白、白居易、王安石、欧阳修的梦里都有王昭君的一段香魂。“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一种不尽的怜惜与感叹,一种无限的迷离与悲苦,还有更深层次的民族融合与团结的赞美。<br>所有这些,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昭君出塞展现了和平与交流的重要价值,她体现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积极作用,彰显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女性的力量和价值。<br>“昭君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昭君是一个值得歌颂和纪念的伟大女性。 (本文图片取自网络)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br></div></div><div><br></div><div><br></div> <br><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br></div><div><br></div></div>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