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5日下午五点三十一分,我乘坐动车抵达绵阳南山机场,随后转乘飞机,于深夜十一点抵达福建省厦门市。初冬的厦门,依然温暖如春,让人倍感舒适。</p> <p class="ql-block">原本计划在6号参加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东山岛的一日游,却因突如其来的台风,东山岛多个景区暂停营业。无奈之下,行程只得改为泉州游。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因此得以领略泉州的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占地7.8万平方米的开元寺,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寺名遂改为开元寺。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开元寺不幸遭遇火灾,直至公元858年至904年间才得以重建。元代时,开元寺内汇聚了佛教众多宗派,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然而,元末战乱(约1357年),开元寺再次遭受损毁。</p> <p class="ql-block">自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至1981年后,开元寺历经多次修复,大殿、后殿、东西塔等建筑相继焕然一新。现存的大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又名百柱)、甘露戒坛、藏经阁。副轴线则包括东廊、檀越祠、小开元寺(准提禅林)、西廊、功德堂、尊胜院(弥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共同构成了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2000年后,开元寺增建了安养院,并将准提禅寺改建为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弘一大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5日,泉州市开元寺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7月25日,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0月国庆7天长假期间,开元寺共接待游客37.58万人次,同比增长61.5%,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前身为“林泉院”,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千米。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作为南拳的发源地和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南少林寺不仅是中国宝贵的佛教禅宗文化遗产,更是武术爱好者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前身为“林泉院”,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林山村。周围九座山峰围成一圈,形如九瓣莲花,南少林寺恰好坐落于花心位置,因此得名九莲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簪花围是蟳埔女的特有发饰,由花围与发簪等组成。发簪多由鱼骨、象牙制成,花围所用的鲜花则包括素馨、茉莉、玉兰、山茶、菊花、夜来香等,随四季时令与个人喜好而变化。</p> <p class="ql-block">闲着无事,我去拍了一组美女们簪花的写真。</p> <p class="ql-block">装扮时,蟳埔女先将长发扎成高马尾,再把马尾盘起,用鱼骨或象牙固定。然后围绕发髻,环戴数层鲜花组成的花串,有时还会辅以金银发钗或人工绢花等装饰。整个造型灿烂夺目,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头戴簪花围的蟳埔女犹如“行走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女们簪花写真最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赵丽颖一组簪花围照片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一股簪花围热潮,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带动了蟳埔村的文旅产业。实际上,戴过簪花围的女星不止赵丽颖一位,周韵、毛晓彤、王冰冰等也都曾尝试过同款装扮。</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在万安桥(洛阳桥)尚未修建之时,这里原有古渡口——万安渡(亦名洛阳渡),故名。洛阳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横跨洛阳江水道,被誉为“海内第一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洛阳江上修建了浮桥,但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洛阳桥开始建设。泉州太守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续建洛阳桥。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经过六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洛阳桥进行了维修;1963年4月,维修完成并重新通车;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了古桥旧貌,重新开放通行。</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处,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全长834米,宽7米。桥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共有45座石墩,桥面两侧设有望柱和扶栏,古朴典雅,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洛阳桥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见证了泉州在宋元时期的繁荣与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