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瑰宝真迹 弘扬民族精神/参观玄奘取经博物馆

浪迹天涯

玄奘取经博物馆/国内首家展现玄奘大师一生功绩的专题博物馆,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玄奘取经博物馆。 玄奘/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河南省偃师县南缑氏镇东北陈河村。 十一岁那年,玄奘随史到净土寺当和尚,取名玄奘。 他不满足于在洛阳学到的佛学知识,随到长安遍访名师,执经问难,锐意钻研经典,博览众书,发觉佛典各擅宗途,不完全一致,因此,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探求佛教的奥秘。 唐贞观三年(629年),二十七岁的玄奘,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途。 从此五年间,玄奘全面理解了佛教之渊源。 在此期间,他怀念自己的祖国,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带着657部佛典和舍利佛像启程,于贞观十九年返回故土。 玄奘取经博物馆建在离瓜州县城东2.7公里与313国道相交通往敦煌的丁字路口处,占地面积215亩,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 玄奘取经博物馆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务区。第二部分为参观区,由玄奘取经博物馆主展厅,主展厅前的主题雕塑,精华洞窟陈列馆和“玄奘西行铜雕”、“心经长碑廊”、“玄奘取经赞”、张芝纪念馆等组成。 第三部分为朝圣区,由玄奘纪念塔,玄奘纪念堂,影视厅,观音殿,演出厅等内容组成。 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西行取经。 其间,瓜州到伊吾(今哈密)的莫贺延碛是其西行取经路上唯一一段独行路段,也是玄奘西行求经之路最为艰难的路段,在这段长达九百里的旅途中,他九死一生,经历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的艰苦历程。 为了更进一步弘扬玄奘精神, 瓜州县委、县政府筹划新建玄奘取经博物馆,经过两年努力,于2009年10月,该馆终于落成。 玄奘取经博物馆占地面积68亩,总投资5000万元, 2012年4月28日开工建设,2012年11月15日全部主体框架工程完工,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内部装修及陈列布展。分为参观展览区,凭吊纪念区和综合服务区。 据了解甘肃省瓜州县是玄奘法师取经西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区域,瓜州县境内保存了玄奘法师取经路上讲经说法的寺院,州吏放行的州城及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国宝象牙佛等遗迹、遗物。 该馆的建设对于促进瓜州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及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揭示玄奘文化内涵,弘扬、宣传、研究玄奘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6年6月6日,甘肃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开馆暨六小龄童艺术馆揭牌仪式在瓜州县举行。 央视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美猴王”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为“六小龄童艺术馆”揭牌。 在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瓜州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集聚,以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产业精品,以文化特色树立文化产业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全力打造西部文化重镇。 盛夏的瓜州县绿意盎然,城郊一座四角重楼、仿唐式建筑掩映在婆娑起舞的胡杨林中,这就是玄奘取经博物馆。 馆内一个个稀罕的珍贵文物,一摞摞绝版的经书,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壁画……生动再现了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场景,吸引了参观者观赏。 瓜州县玄奘取经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形式全面展现玄奘大师一生功绩的专题博物馆,自2016年6月建成开馆一年多来,吸引了多方关注。 博物馆坐东向西,寓意玄奘取经途中“宁可向西而死、绝不往东而生”的献身精神。 陈展厅的一段引言很醒目:“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 博物馆由福田花雨、民族脊梁、玄奘书院等组成,陈展面积3500平方米, 分为7个主题内容,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物、壁画艺术、雕刻艺术、场景艺术、多媒体技术等,展现了玄奘一生追求真理的不朽事迹和民族精神。 陈展厅正前方,矗立着一尊高大伟岸的玄奘像,玄奘像脚下的基台及左右两边的风沙肌理墙,展现了瓜州县地质地貌, 体现了玄奘在瓜州县独闯800里莫贺延碛大沙漠的经历,这也是玄奘西行之路上最为艰险的路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所谓“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地方。 玄奘在沙漠里艰难前行,不小心将盛水的皮囊打翻,四天五夜滴水未进,昏倒在沙漠。 最终是识途的老马带玄奘找到了青草甘泉。 展厅浮雕的夜渡葫芦河场景,栩栩如生,一僧一马一徒,行走在胡杨林搭建有简易木桥上,桥下惊涛骇浪, 这记述了公元627年,玄奘在瓜州收了徒弟石磐陀,偷渡出关,有惊无险渡过了葫芦河。 “瓜州是玄奘取经西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玄奘取经路,在瓜州布满了文化印记。 县文物局局长李宏伟研究员介绍,瓜州县与玄奘有关的历史遗迹遗物多达16处:有讲经说法的寺院——塔尔寺遗址; 州吏放行的州城——锁阳城遗址; 唐代玉门关——破城子遗址; 两处石窟寺——榆林窟和东千佛洞,保存了六幅玄奘取经图,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故玄奘取经博物馆的陈展体现了瓜州元素。 展厅里复制放大了榆林窟与东千佛洞的壁画,壁画精致优美, 其中的水月观音变与普贤变,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玄奘取经图, 观音菩萨在山水环绕、修竹茂林的人间,玄奘身边的石磐陀,一手牵马缰,一手遮额观望, 石磐陀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最早的原型,而这幅壁画比吴承恩的《西游记》成书要早300多年。 这里有丰富的文物陈列:有东千佛洞出土的西夏文残片, 据专家考证是西夏时期的金刚经;有鎏金铜佛、西夏文行书残片、牵驼空心砖, 是从世界遗产名录的锁阳城遗址南碱泉子石窟出土; 有北凉石塔,代表着佛教雕刻史的辉煌成就。 还有流金溢翠的三彩马,纹路清晰的开元通宝,西域风格的水波纹灰陶执壶, 历经1300多年碳化成黑色颗粒的唐代麦粒,等等。 展厅中心有文物瑰宝——象牙佛,是玄奘大师于公元645年取经回国从印度带回来转赠榆林窟的, 它由象牙雕琢而成,状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4.3厘米,厚3.5厘米,造像分两片对合。 虽然小巧,却精美无比,内刻着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共刻279人,12辆车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外刻普贤菩萨,两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骑像,表现了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 展厅还陈列了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足印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佛足印雕刻,出土于陕西铜川玉华寺。 有玄奘在玉华寺期间敬造的金刚座,基座为方形,题有玄奘的亲笔字迹: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 藏经阁内还珍藏有大藏经雕版,是中国佛教协会原副秘书长延藏法师请沧州第一流的雕刻家罗宝文雕刻的天字一号版大藏经,整个大藏经共12部、168卷。 金人飞天,白马驮经,玄奘取经博物馆目前已成为国内玄奘文化的研究、展示基地, 也成为玄奘精神的体验和学习基地,更成为今人瞻仰佛迹、寻求佛理的朝圣之地。 据了解,瓜州是玄奘取经过程中重要的活动区域,玄奘法师自瓜州出境,在葫芦河收的第一个徒弟石磐陀, 由于取经路途遥远,风险较大,曾传说石磐陀,无数次想离开玄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出境会遭到杀身之祸, 加之取经路途遥远,土匪猖獗,石磐陀不愿意这样丧身,无数次的离开都因玄奘法师的坚持和信仰而放弃,最终取得真经。 第一次真正意义走进玄奘取经博物馆,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瓜州有好多古迹,也是草圣张芝的故乡,同时也是玄奘法师取经活动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