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张家堡通往宜山镇的途中,有一个由陈华垟与彩楼桥两个自然村组成的美丽村庄--陈华垟。村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杨家大宅的传说,人们都知道杨家是从张家堡后仓迁移至此,但对于这段迁徙背后的故事,村民们往往只知其大概,而不知其详。带着这份好奇,我们走访了杨家的后裔,从他们的讲述中,逐渐拼凑出了这段历史的完整拼图。</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筱蓉的照片</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一、杨家的大宅</span></h1><h1> 1878年,张家堡后仓大夫第内兄弟分家,北头因人口众多,杨蓉初遂在大夫第北岸希贤大余之处,兴建了一座占地五亩的四合院大宅。然而,好景不长,在一次中秋佳节赏月之时,因木工师傅不慎引发火灾,这座新宅不幸化为乌有。</h1><h1>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16年,杨蓉初的独子杨筱蓉,于十五都蔡楼(今陈华垟彩楼桥)购地,斥资建造了一座占地16亩的杨家大宅。此宅四周以2米高的围墙环绕,内部除了房屋,还设有花园、果园和十亩田地及菜园,花园西首还有一个人工水池,以备消防之需,布局精巧。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花园的玫瑰花、琼花等依旧盛开,果园里还有桃树、梨树和葡萄树还结出果实。</h1><h1> 杨家大宅坐北朝南,大门威严,东侧辅以三间门房。步入大门,即见一宽敞地坛,沿中轴线前行二十米,便是正屋九间,气势恢宏。正屋之后,左右各有七间厢房,穿过正屋中间的通道,再行二十米,便是后门。后门西侧,五间生活用房井然有序。门外十五米处,水埠头波光粼粼,既供生活用水,又便船只停泊。</h1><h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地主财产进行了重新分配。彼时,杨家仅杨士治与杨士衡之子杨曾泽居住于彩楼桥,他们各自分得两间房屋,南面三间门房,作为陈华垟村大队部办公用房,其余部分则被政府征用,成为平等人民公社的储备粮仓。曾经记得,每年的夏收季节,无数的农民伯伯坐着船到这里交征购,硕大的水埠头停满了船,仓库内人山人海,一担担粮食通过验收倾倒在仓库内,手里捧着征购得到的钱,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h1><h1> 1973年,为普及农村文化教育,为本村学龄儿童就近接受教育,在大队部西首隔二间房作为村小学办公用房,一间作为教室,一年级和二年级同在一室,内布两块黑板,首任校长兼老师是杨幕初老师,杨幕初老师调平等中心学校后,殷黎明老师继任,接着陈香园和吕美寸也在学校任教,该村崇学重教,恢复高考之后,也出现许多优秀的学子。</h1><h1> 198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平等乡中心学校的初中部迁离张家堡,于陈华垟村新建校舍,并占用杨家宅第大部分土地,命名为平等中学,后更名为龙港市第十二中学,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仲坚的照片</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二、杨家的那些人</span></div> 杨家大宅的主人杨慕侁,又名灏,字筱蓉,生于1882年,卒于1943年。他出身名门,祖父杨配仁是大善人,曾捐助四百亩育婴田;父亲杨佩芳,字毓芳,号蓉初,是清邑庠生,于1844年出生,1889年去世。<br> 1889年7月,因塾师朱子昭胃病缠身,杨筱蓉随表哥刘绍宽就读,并在刘绍宽的悉心教导下,考取了国学生资格,后担任希政司经历,负责布政司府衙的出纳文移事务。<br> 1899年10月20日,17岁的杨筱蓉迎娶了小南后垟(今鳌江厚垟)陈铭箴的长女。婚后,妻子陈氏先后诞下两位千金,却未能育有男丁。于是,杨筱蓉效仿祖父杨配仁的善行,广修桥路,积德行善。终于,在1911年后,他迎来了四个儿子的降生。<br> 1916年,随着两个儿子的到来,杨筱蓉着手解决住房问题。他认为父亲所建的大宅被烧毁是风水不佳所致,于是他在彩楼桥购地,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宅邸,并带领家族在陈华垟定居。<br> 杨筱蓉的长子杨克平,字以行,1911年出生。1929年,他考入中国公学大学文史系,这所学校曾汇聚了胡适、朱自清、沈从文等众多文坛巨匠。毕业后,回到温州任旧温属联立初级中学教员,后来辞去教职,先后担任海宁县政府赋税处主任、平阳县政府政工指导室副主任、福建省农业改进处畜牧兽医事务所总务主任、福建省地方行政干部人员训练团教官、福清县田赋粮食管理处秘书、莆田县政府秘书和福建省政府参议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杭州中学的一名教师,但因历史原因,饱受政治冲击,最终孤独离世。<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士治的照片</h3> <h1> 次子杨士衡,字仲坚,1913年出生,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他曾任多所小学教员及乡镇民代表主席,还是美籍华裔数学家杨忠道和温州近代著名作家杨奔的启蒙老师。杨奔曾在散文中深情回忆了杨士衡对他的关爱与提携。<br> 杨奔在他的散文《发蒙》中写道:“ 我被安插在孩子群中,很孤单,下了课,就呆在檐下的水缸边看孑孓游泳(这缸里的水是供磨墨用的)。有人从背后抱起我,一看,原来是那穿长衫的先生,他问了我名字,又问:“你说,是阿妈好,还是先生好?”<br> 这很叫我为难:要说阿妈好,先生会不舒服;要说先生好,这不是真话,我所熟悉和眷爱的是阿妈。只好含糊回答:“都好!”不想先生大为高兴。放学时告诉了去接我的阿有伯,阿有伯转告了母亲,母亲在饭桌上又作了郑重的传达,说我一上学就受到夸奖。”<br> 后来杨仲坚把杨奔带到校董杨慕份家里,杨奔继续写道:“校董要我近前,伸出发抖的两手,从我头顶一直摸到胸颈,原来他是个瞎子!我不知道,他要从我身上摸出什么来。<br> “听说,你爱看书、能作文?”他问。我“唔”了一声<br> “好好看,用你的眼睛。我看不见了,只能用耳朵。唉唉,谁再给我发蒙?……”<br> 当杨奔转入宜山镇中心小学读高小时,恰逢杨仲坚也调至该校任教。他发现了杨奔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便利用自己在上海的人脉资源,将杨奔的两篇佳作推荐至上海春明书局的《初级模范作文》上发表。这在当时的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br> 然而,杨仲坚因思想开放,积极参与进步活动,不幸在1946年因一起意外的食物中毒去世,年仅34岁。他的儿子杨曾泽初中未毕业就在家务农,孙子杨邦澄温州卫校毕业,国家执业医师;曾孙杨上游,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级建造师。<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等粮仓的大门</h3> <h1> 杨筱蓉的三儿子杨士政(1918-1996)是一名医生,他就读于国立军政部陆军军医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省立衢州医院工作,后来医院脑外科主任。他的儿子杨曾璁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在衢州粮食局工作。长孙杨邦科,浙江树人大学国贸系毕业;次孙杨骥,浙江大学毕业,浙江建设设计研究院设计师;三孙杨佳佳,宁波大学本科,清华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上海中信证券副总裁。<br> 杨筱蓉的小儿子杨士治(1920-2002),字尔持,省立温州师范学校师范系毕业,曾经担任龙江乡小学教员和宜山中心国民学校教员。</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家大宅的一部分</h3> <h1> 这是一个跨越百年的时间长河中沉淀了的历史记忆,它不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几代人心血与梦想的见证。在这段历史中,有人因灾难被迫踏上迁徙之路,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与无奈;有人则选择投身教育,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未来;而更多的人,则是在生活的磨砺中,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他们的故事,或悲惨,或感人,都是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