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封面</p> <p class="ql-block">作者</p> <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再重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美好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而照片是唤醒记忆的有效工具,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标本,记录了人生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值得品味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自己多年的照片拉拉杂杂集攒的不少,既占地方还不便保存。照片书是个时光记忆宝物,是21世纪后流行的新鲜事物,受这几年很多人做照片书的启发,自己翻箱倒柜,做了些分门别类的整理,分了家乡情愫、同学情谊、媒体岁月、亲情家园、旅途风光、桑榆彩霞6个版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即20岁以后工作和生活至古稀之年的370多张有关照片。经过两个月的排版校对,已于近日顺利付梓。</p><p class="ql-block"> 说起照相,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照个相可是一件奢侈品。相片在当时是个稀罕物,能照个全家福的绝对是殷实人家。</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第一次照相是在1973年,当时我已经18周岁,正在西营高中上高二。有次学校组织我们到广饶县城参加劳动,到县城一趟不容易,我早就对照张相非常期盼,中午吃了饭,我便利用休息的时间,到县饮食服务公司开的全县城唯一的一家照相馆,花了两毛钱,照了张一寸的黑白照片,那时感觉完成了很大的一个心愿。后来个人有了照相机,照的相就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有了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后,照个相就更方便了。</p><p class="ql-block"> 照片书实际上就是影集。因为时代的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的照片很少,之后的逐渐增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照片书存有薄古厚今的现象,即便是今,还得有照片,所以照片书做不到均衡,反映的不是全貌,只是工作生活的一些侧面,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尽善尽美。相机锁住了那一瞬的时间,照片打开了那一刻的记忆。能用照片记录些工作生活的点滴,增加点温馨过往的记忆,就算得偿所愿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版块“家乡情愫”其中的三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村团支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黄氏修谱祭祖筹委会和相关人员留念</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版块“同学情谊”其中的两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师专同学聚会时参观学校旧址留念</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版块“媒体岁月”其中的三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版块“亲情家园”其中的三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 2001年</p> <p class="ql-block"> 2009年</p> <p class="ql-block"> 古稀庆生(2024年)</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版块“旅途风光”其中的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第六个版块“桑榆彩霞”其中的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4年参加东营市老年大学合唱节,我们手机应用提高一班在实用培训部18个班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