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秣陵

萧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简说秣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秣陵 张东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者按】秣陵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名,其含义和指代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项城老乡,你是否留意到“秣陵”这一地名,它可不是我们河南的专属哟,而在中国的版图中还有一个地方称呼其名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江苏秣陵</b></p><p class="ql-block">秣陵,江苏南京的故称。一般指秣陵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置,属会稽郡,治所位于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p> <h3>《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裴松之注引 《江表传》 载,张纮谓孙权曰: “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 西汉属丹阳郡。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 孙权自京口 (今镇江市)徙治于此,改名建邺,移治今南京市。西晋太康元年 (280) 灭吴,复名秣陵; 三年分淮水 (今秦淮河) 南为秣陵县,北为建邺县。东晋义熙九年(413) 移治京邑,在斗场柏社 (今南京市武定桥东南)。元熙元年 (419) 移治扬州府禁防参军署 (今南京市中华门外故报恩寺附近)。隋开皇中并入江宁县。</h3></br> <h3>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曾经五次出巡,其中有两次路过今江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十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秦朝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秦朝所置秣陵、江乘、丹阳三县县治都在今南京地区,其管辖范围为宁镇山脉以南,横山以北,茅山以西的广大区域。起初均隶属鄣郡,后又一度改属会稽郡。现在的秣陵镇(一名秣陵关),就是秦汉时代南京地区的政治中心--秣陵县城,今南京市区的秣陵街道。秣陵原名金陵(今南京),吴敬梓有诗曰:"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h3></br> <p class="ql-block"><b>二、河南秣陵</b></p><p class="ql-block">秣陵,今槐店的古称。《隋书》载:“项城,东魏置扬州及丹阳郡,秣陵县”。东魏天平二年(535)在项县侨置秣陵县,为丹阳郡治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隋书·地理志》:秣陵,是东魏时期设置的行政区划,辖区约相当于今日的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隋文帝开皇年间,秣陵县被改名为项城县。隋改项城县后,治所称秣陵镇。明宣德三年黄水泛滥城陷,秣陵镇南迁原南顿县殄寇镇(今项城市秣陵镇)。旧治所被称为“老秣陵”或“旧县”。</p> <h3>明宣德三年(1428)八月,黄水泛滥,造成沙颍河北移改道,城池陷于河中,项城县治所自此迁至原南顿县殄寇镇(今项城市秣陵镇)。关于县城陷河,当地有这样一种传说,一天上午,县令正在大堂审案,忽觉案几晃动,县令感到蹊跷,又不能弯腰看个究竟,恐在众目睽睽之下有失斯文,他便用手顺桌案往下摸,触到一热乎乎的软物,心里立刻明白,这是龙角,是龙在提示,将在这里拱出一条河以泄黄洪。县令立即召集各班衙皂,在全城鸣锣,号令全城百姓及时撤离,人刚撤完,城池被一条滔滔大河冲毁,民庐殆尽,城为废墟,但全城百姓的命保住了。后百姓随县暑迁往殄寇,按原街区格局建城,仍称秣陵镇。</h3></br> <p dir="ltr">秣陵既是南京的地名,为什么项城也称过秣陵县呢?这是南北朝东魏时的事,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唐代李吉甫编著的《元和郡县志》中记载:“东魏(公元534年)孝静帝以淮南内附置北扬州,理项城。乃于项城侨立北丹阳郡及秣陵县”。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后魏得之又立为陈郡。至天平(孝静帝年号)二年(公元535)以淮南内附于此,置北扬州理项城,以居新附之户。”这和《魏书》、《隋书》记载是一致的。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战乱年代,北方人民流徙到南方的长江流域,在那里寄居,保留着原籍贯的州、郡、县,成了侨民。同样,南方的人民流徙到北方颖水流域,保留着原籍贯的州、郡、县,所以东魏在项城就侨立了北丹阳都及秣陵县,以居淮南新归附的人民。这种侨立的州、郡、县都是徒具虚名,而无实土,只是作为政治攻战的标记而已。清乾隆十二年编写的《陈州府志》“沿革上说:“至东魏,于项城置北扬州、丹阳郡及秣陵县。”并记载了当时南北相互侨立的许多郡县名称。</h3></br> <p class="ql-block">还说:“其余南北侨立,疆属改易,不可胜记。”这些史料都说明:南北朝时期,东魏在项城确实侨立过秣陵县,但不是改项城县为秣陵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隋统一了南北朝,东魏在项城侨立的秣陵县自然也不存在了。项城,西周春秋时期是项子国。汉高帝时称项县,至隋文帝改项县加“城”字,始称为“项城县”。县城原在今天的沈丘县槐店镇(原名槐坊店),到了明朝宣德三年,典史刘镛(详见文☞<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M4MTgyNw==&mid=2247483707&idx=1&sn=6f1cce4dd105e5c9613783a4b21e9641&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始創鏞者”</a>)因河决奏迁,县城才从槐坊店迁到殄(tian)寇镇,即今秣陵镇。(秣陵镇原为南顿县的殄寇镇)。民国时期(约1939年)项城县城内设立中心小学。如名“项城中心小学”指的范围过大,不恰,因项城历史上曾侨立过秣陵县,于是就把这所小学命名为“秣陵中心小学”。这是自隋以后第一次启用“秣陵”。后来(约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改区为乡、镇时,把县城命名为“秣陵镇”。此名至今一直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小结</b></p><p class="ql-block">秣陵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无论是南京的秣陵街道还是河南项城的秣陵镇,都是值得一游的文化旅游胜地。</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cAOZTcIqvrbEMzbO-4Tr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