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独绝处 高崖壁立叠单墙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段长城在司马台东段,由于山势内险外缓,明军在狭窄的山脊上构筑了精细的防御工事,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誉为北京长城三险之首不为过(图一)。 图一:单边墙西望,山势内险外缓 的确,横亘在密云北部的这条高大山脉,自然成为明长城防御的屏障(图二)。但在峭壁连连的崖脊上筑楼砌墙,着实让人惊叹。 图二:这条险峻的山脉就是明长城防线 守卫这段防线的是将军台堡、鸦鹘安寨、卢家安寨和司马台寨。虽然边口不多,但看点很多,如现代人称呼的猫眼楼、仙女楼、望京楼(图三)、聚仙楼、王八楼以及天桥、天梯(图四)、炮墙(图五)、单边墙(图六、七)等。 图三:单边墙与望京楼 图四:扶崖而上的带有挡墙的长城似天梯 图五:山脊长城防线上的炮墙 图六:仅有两块长城砖宽的单边墙 图七:单边墙南侧的大崖壁 将军台,筑在一个崖台上的敌楼。其边外山峦纵横,仅有樵夫道。一段低矮处筑有一座石楼和墙台(图八)。将军台堡在新城子镇小口城村,它是曹家路最西边的隘口,再往南就属于古北口路管辖了。 图八:将军台边口山垭上的墙楼(王八楼) 鸦鹘安寨。鸦鹘安口是被堵塞的边口(图九),在明朝晚期,由于抽调边军去平叛,导致兵力不足,只能守卫重要的关口,许多次要边口被砌塞。该口原有步道可达边外南东坡,并联通到司马台口外。镇口的敌楼现称“聚仙楼”,边内新城堡应该为原鸦鹘安寨,明晚期寨子升级为路城,号“新城子”。 图九:被砌塞的鸦鹘安口 卢家安寨。隘口在山脊上的一道豁口(图十),有樵夫道。边内的唐家寨疑为原卢家安寨,现唐家寨存古墙。 图十:豁口处为卢家安寨口 司马台,名字传说于隋朝一位叫司马的守坟人。它是长城的重要隘口,边外滦平县经此可到边内太师屯。<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司马台口是一道山口,也称汤河口,有季节河流(图十一)。虽然隘口狭窄,但比较平缓,可过骑兵。这段长城墙体厚重,敌楼密集。由于修成水库,关口、水口及守口敌楼已淹没水中,但两侧山体上的长城仍气势磅礴,虎视眈眈护卫着这条水道。 图十一:司马台口 关口西南有一道老边墙,具体是北齐长城还是明早期长城,待考。<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负责守口的是边内司马台寨。现司马台村仍遗存有堡楼。后方的机动军事力量有密云后卫。<div> 整段墙体、敌楼基本完整,司马台段修复的比较完好。由于边口都在山上,没有筑关堡关城,士兵值守、后勤供给需要往返山下的寨子。<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四镇三关志》记载,守御这段长城的寨子、边口是洪武年所建,边墙是嘉靖三十年建、隆庆元年重修,敌楼是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修筑。从长城上标注的山东营、宁夏营造的文字砖看,万历五年再次对这段长城进行了大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明朝的村寨聚落一般都筑有城堡,用于自我防御。而长城沿线的村寨,除了自我防御,还负责屯垦和守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