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藏品琐记</p><p class="ql-block">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p><p class="ql-block"> 《王实甫.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杂剧.长亭送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雍正《西厢记》刻花钱之谜(推理小说)</p><p class="ql-block"> 冯淮南 /撰文/摄影</p><p class="ql-block"> “惠明下书”刻花钱</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枚雍正刻花钱,双面刻花。整个钱币色泽金黄,淡淡的包浆十分自然。钱币的雕工也十分精致,人物刻画细致入微,颇见功夫,即使外行也能看出来,刻工十分老练精熟,似应为清廷造办处刻制。</p><p class="ql-block"> 这枚是雍正小平钱改刻的,重4克,钱直径28毫米,厚度只有0.8毫米,比一般的雍正小平钱外径要大,应该是大样钱磨制的。构思很是讲究。“雍正通宝”四字楷书正面钱文保留着,钱边稍稍磨制了一下,一边刻了一条腾飞的龙,钱帀上方正对“雍”字有一个大珠,取“二龙戏珠”之意,少许几笔,就把飞龙刻画的十分矫健灵动。</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个花钱的主要内容还在背面。背面满文磨平,刻上3个人物,钱穿(钱孔)右边有两人站立,居前是一位老夫人,正开口嘱咐并挥手告别,下首站立一位老和尚,手执拂尘,神态严谨,也在叮嘱什么。钱穿右边是一位青年僧人,项下挂有一串戒珠,他一边回首告别,一边似早已按捺不住,手持一根杆棒,抬腿欲行。一面小钱,刻了3个人物,刻家处理的游刃有余,却丝毫不觉画面臃塞。“惠明下书”刻花钱,把三位人物的形神塑造的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这枚钱不仅整体布局合理,细部也处理的十分讲究。老夫人和老和尚衣袍袈裟上的衣纹,青年僧人根根胡须,都清晰可见。这枚钱在花钱中可以说最小最薄的,却以小见大,制做精美,构思巧妙,颇具匠心,决非一般庸手可为。 </p><p class="ql-block">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其主要内容是表现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人们对其中人物,包括红娘和老夫人也几乎耳熟能详。“惠明下书”是表现《西厢记》中的一个场景:说贼将孙飞虎带兵围了普救寺,要抢掳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当众许诺,若有人能退贼兵,愿将莺莺小姐许配为妻。张生要找人出寺送信请他的朋友白马将军杜确前来解围,可是一时间无人肯去。这时,一个“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的火头僧人惠明,性格豪侠,艺高胆大,他挺身而出,把张生写的信送了出去,“一封信将半万贼兵破”,搬来了救兵,解了普救寺之围。</p><p class="ql-block"> 佳钱谜团</p><p class="ql-block"> 因缘际会,得到这枚花钱,细细观察,围绕这枚钱币,还笼罩着一团谜雾:这枚钱是否朝廷制做?它是干什么用的?怎么流入民间?</p><p class="ql-block"> 根据钱的制做精美程度,这枚钱应为雍正年间宫廷制做,但造办处只能为皇室制作器具,忙于打击政敌和雄才大略的雍正帝似乎不会去理会这类风花雪月的东西,统领六宫、母仪天下的皇后也不太可能对这类钱有兴趣,皇宫其他人更不可能僭越要求造办处制做,那剩下的答案似乎只有一个:这枚钱很有可能是奉某位贵妃的之命制做的。揆情度理,大胆推测,似乎应该有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雍正年间,年羹尧官拜抚远大将军不说,还赐封一等公。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狡兔死,走狗烹”,随着雍正皇权的巩固和年羹尧日益骄横,雍正决定对昔日为他登上皇位立下大功的年羹尧下手。</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位身份较高的嫔妃,甚至很可能就是年妃,做为雍正身边的专宠数年的贵妃,她已察觉到雍正要对她哥哥年羹尧不利,可是身边的这个雍正是个性格阴鸷、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的铁腕君王,她也没有办法挽救危局,并且自己也开始受到雍正疏远冷落。一入宫门深似海,后宫之间互相争宠,无人能吐露心思。为打发深宫岁月,消愁解闷,年妃喜欢上看戏,她十分喜欢《西厢记》,喜欢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以寄托深宫情怨。但戏总不能天天演,于是有一天找来内务府总管,要求造办处把《西厢记》制做一种小巧玲珑之物,能天天携带观看。 </p><p class="ql-block"> 总管太监接到懿旨后,却十分犯愁,要做一套画册吧,比较大,而且画册故事内容要保持连续性,把《西厢记》全部内容画上去,不符合礼教,有碍观瞻。万一那天被雍正帝看见了,说不定天威不测,很可能就要因此获罪。但这句话又不能说破,皇妃既然下旨,还要照办。</p><p class="ql-block"> 于是和工匠们几经商量,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做一套《西厢记》套子钱,既利于长久保存,又便于携带,而且可以选些不伤风化内容刻制,就是有人看见了,也只是当成一种小玩物,谁也不会在意。于是央托某位翰林学士和丹青高手,反复推敲考虑,选取《西厢记》若干片断,先绘出底稿,再由造办处刻铜高手煞费苦心,结合铜钱特点,匠心独运,以简驭繁,奌灯熬油,日夜赶班,最终完成了这套来之不易的套子钱。这套史无前例的中国文学名著《西厢记》套子钱连环画完成之日,那位不知名的刻铜匠由于手握刻刀,用尽心血,日夜操劳,手指磨出了厚茧,手掌几乎变形,终于完成刻铜工艺史上不朽作品,也是不胜欣慰。工匠把钱精心磨去毛边,使之光滑润手,穿上红绳,经过经办人审验,包上锦缎,选在年皇妃生辰之际,装上红色镶上金线有“寿”字纹的织锦盒,做为贺寿礼物献上。皇妃览之甚喜,封赏了太监工匠经办人等。</p><p class="ql-block"> 得到这套寿礼,皇妃日夜放在案头匣中,经常赏玩,以消永昼。陪着她孤灯寒衾,熬过了无数漫漫长夜。随着雍正不断打击年羹尧,不断恶化的事态给她深深刺激,却无力回天,加上她为雍正生的三子一女,皆已早殇,郁闷、发愁、惊吓、悔恨,种种不愉快的情绪把她压垮了,使她了无生趣,心如槁木,终于一病不起。清雍正三年十一月,年贵妃香消玉殒,谥曰敦肃皇贵妃。九月,雍正下令逮捕年羹尧,给年羹尧列了92条大罪,十二月赐死年羹尧。</p><p class="ql-block"> 风流云散</p><p class="ql-block"> 这套宫廷画钱因为是不起眼的玩物,在充斥了奇珍异宝的后宫,却也无人注意,很可能在年妃病歿前,为表谢意,贤淑的年妃把这套钱赏赐给伺候她的宫女。再以后,这套钱就在后宫宫女中间流转赏玩,年深日久,以至后来,谁也说不清它的来历了。</p><p class="ql-block"> 世事难料,又经过数百年岁月,可能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圆后散入民间。还可能是宣统退位后,民国政府优待退位清廷的一年400两白银,不够过惯了奢侈生活的朝廷花用,开始经常拖欠太监的饷银。有的太监监守自盗,打起了这套《西厢记》图画钱的主意。毕竟这是小玩意,遗失也不会有多大响动。于是有一天某个太监乘人不备,偷偷揣入袖中,悄悄带到宫外琉璃厂售卖,换来几两散碎银子花用。这套《西厢记》套钱就此离开深宫大院,开始了它在人世间颠沛流离的旅程。这其中的曲折的故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可能永远不被人知晓了。</p><p class="ql-block"> 又经过近百年岁月沧桑,不知什么时候,这套钱散失了,风流云散,绿暗红稀,其中有一枚被人摆上县城古玩店,终于放入我的箧中。</p><p class="ql-block">当然,或许这一切都只是一种想象和揣测,它的身世,也许永远是个谜。</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留心各类花钱谱录,看到就买,也多次在网上搜寻,而这套钱中其它的钱就是影踪全无,毫无消息。难道我的猜测是错的?从道理上讲,似不应该如此。工匠不会只刻《西厢记》中孤零零的一枚,只为表现其中一个场景,这有些太不符合情理。应当还有“游院惊艳”、“借住西厢”、“隔墙酬韵”、“佛寺闹斋”、“寺中闻警”、“张生献策”、“杜确破贼”、“夫人赖婚”、“莺莺听琴”、“长亭送别”……等场景,至少应该在十余枚以上故事才能基本成形,但就是找不到它的“伙伴”。难道都在岁月磨难中全部湮灭了吗?应该不会。或许有一天,其它钱会突然出现,给我一个意外惊喜。希冀有那么一天,这套钱能“破镜重圆”,以成完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