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掉入“做自己”的陷阱

飞扬在心

<p class="ql-block"><b>这是行歌的第149篇文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共1143字,阅读约需2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奇葩说”里的人气辩手黄执中有一段流传的视频很有意思,他说:经常听见有人对年轻人说要“勇敢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似乎这是世间所有问题的答案。比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要怎么找到人生的答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你要努力做自己!寻找内心的能量!释放自己!</b></p> <h3>而事实是每个人的每一刻都在做自己!而做自己是一个很虚很玄的词,当然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的好处是留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当你找到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你都可以解释为,这是因为我”做了自己“。</h3></br><h3>市面上很多所谓帮人疗愈的心理课程最喜欢用的一个词叫<strong>”接纳自己</strong>“,跟做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宣称你之所有困惑、烦恼、焦虑、纠结,归根结底是因为你没有接纳自己,只要接纳自己了,所有烦恼就会一扫而光。</h3></br><h3>有一个上过类似课程的朋友说:有一天上完班回家有点累了,本来想着还有点时间准备一下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我突然想到导师说要“接纳自己”,我开始质疑我为什么接纳不了不上进的自己?!我要做自己!于是我拿起薯片,躺到沙发里开始追剧了。</h3></br><h3>还有一次,一位一向以沉稳理智而被公认为可靠的同事在一次电话会议上突然一反常态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刚表达完自己意见的同事吼说:你的观点令我很不舒服,你说的完全不对!霎时让人大跌眼镜。事后才知道他上了一个“成长”的心理课程,鼓励人们表达真实的情绪和情感,所以他认为要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恶。结果自然是大家对他敬而远之。</h3></br> <h3>我先后工作的几家外企都属于百年老店,我发现他们在选人或评价人上有一个共同点:<strong>这个人是不是足够成熟(mature)?</strong></h3></br><h3>这种成熟可以表现在:</h3></br><h3>- <strong>能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strong>,不轻易发怒、沮丧或过分激动。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能保持冷静,并能理性地解决问题。</h3></br><h3>- <strong>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晰的认识</strong>,并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追求完美,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和挫折。</h3></br><h3>- <strong>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strong>,不逃避责任,勇于承担后果。在个人关系中表现出可靠性,并能兑现承诺。</h3></br><h3>- <strong>善于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情绪</strong>,能够换位思考,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表现出同理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h3></br><h3>- <strong>有独立思考的能力</strong>,能够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随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能依靠自己做出决策并实施,而非过度依赖他人。</h3></br><h3>- <strong>能够看重长远利益</strong>,而不仅仅追求眼前的满足。在做决定时考虑未来的影响,能够规划并执行计划。</h3></br><h3>- <strong>能够以开放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的变化和挑战</strong>。有面对逆境的韧性,不轻易被困难打倒,并能从中成长。</h3></br><h3>-  <strong>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理解</strong>,不轻易评判他人。能够处理好人际冲突,不让情绪影响关系,具备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h3></br><h3>- <strong>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strong>,不固执己见。从反馈中吸取经验,愿意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h3></br><h3>人无时不刻都在变化中,如果你真的想做更好的自己,不妨先让自己慢慢变得更成熟吧。</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MTM4MjM3MQ==&mid=2247485187&idx=1&sn=8ec51c4766f3a27ff05a664a786297bb&chksm=c11c450ff66bcc19a2d66f695e2cfd8fd8341273b3bf2dd69ee09d1dafae5753a41256e21631&token=154112365&lang=zh_CN#r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