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祖哥的乡音未改

我的未来不是梦

<p class="ql-block">式祖哥年龄比我大约长二十二岁,按辈分我称呼他为老哥,实际上他与我父母年龄相仿。</p><p class="ql-block">他在大城市里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大半辈子,终于迎来了退休的时刻。那段时间,他心底突然萌生出一股强烈的念头,想要回乡下走一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前他早就想在乡下转转,只因工作缠身不能所愿。他在河南郑州市技术监督厅任职,起初式祖哥凭借自身的努力在中州从政,后来身居高位。</p> <p class="ql-block">他恪尽职守、勤恳为民的品质,始终如一,他祖先辈戴逢翔清朝时期,考中进土在河南为官,也正因为有了祖辈在中原大地上的表率,他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到退休,才有机会回老家探望。2000 年后,世祖哥怀着对家乡土地的深沉热爱,渴望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他原本以为自己早已完全融入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然而,真正退休之时,内心却莫名地涌起一种空落落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多年未曾回到老家鄱阳湖马安岛戴家看看,他坐在沙发上,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方那相隔千里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坐落在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上的宁静小渔村,四周青山连绵,绿水环绕,邻里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和那亲切至极的乡音仿佛依然在耳畔悠悠回响。</p><p class="ql-block"> 老嫂子察觉到了式祖哥的心思,提议一同回乡下小住一段时间。式祖哥欣然应允,两人迅速收拾好行李,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归乡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再次踏上回家的路途,当双脚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式祖哥激动得热泪盈眶。熟悉的土路、厨房冒出的袅袅炊烟,还有熟悉的乡亲们那热情洋溢的招呼,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亲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他的突然归来,乡亲们事先并不知晓,这时人群中有人大声喊道:“式祖,你怎么没打个招呼就回来啦!”原来是隔壁的耀祖哥用那浓郁醇厚的乡音高声呼喊着。</p><p class="ql-block"> 式祖哥赶忙回应:“耀祖哥,我心里一直挂念着你们,就想着回来看看!”说的是一口纯正的家乡话。</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式祖哥与乡亲们亲切地拉起了家常,那原汁原味的乡音,说得格外顺畅自然,乡音丝毫未变,仿佛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乡下的那些日子里,每天清晨在耀祖哥的引领下,式祖哥都会去田野漫步,碰到村里或邻村的老人们,便会一起聊聊过去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并且他还能指着一块块田地,清楚地说出这是谁家的,那是谁家的,昔日的田地他记得明明白白、清滑楚楚。</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他与年龄相仿的耀祖哥,畅谈起来乡音是非常顺畅,回想起小时候两人一起玩过家家的情景,是何等的欢乐愉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还有他与我父亲的交情更是深厚无比,他说:“曾有一年我探家时,家中一无所有,甚至连个安稳睡觉的地方都难以找到,是你父亲慷慨地让出结婚的新房给我居住。”他每次提及此事,总是感慨万千,言语中充满了感激。</p><p class="ql-block">回家几天里非要到乡亲们家吃饭,他感觉这样更亲切,他很喜欢鄱阳湖的小鱼下饭,那种味道是城里没有的,吃完饭就到田野里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呼吸泥土散发芬芳味的新鲜空气。</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看到一条水牛在悠然自得地吃着草,就说道:解放初期我家有一头大水牛,干活时飞犁走耙,只有我二伯能够驯服,他牵着那牛耙田时,牛跑得飞快,差点把他从耙上甩下来,那时他娘与我奶奶关系相当好,经常去我家牵牛整田。</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尽管式祖哥在城市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在家与乡亲们交流时,这乡音始终未曾改变,而且越说越觉得亲切自然。我问他:“您在外工作这么多年,又是领导,讲话肯定是用普通话,可回到乡下家里却是地道的乡音。”他回答道:“没错,我脑海中长久铭记的始终是乡音,这里是我的根,见到乡亲们格外亲切,不论官做得多大,年龄有多老,我还是喜欢家里人叫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群年轻人,包括我在内(因我在基工作),是来进行乡村调研的。这些年轻人刚从学校出来实习,有人说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村民交流起来颇为吃力。</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带另一组离开了,式祖哥主动承担起翻译的角色,用乡音把村民们的想法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年轻人,也把年轻人的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乡亲们听,有他在中间协调沟通,调研很快就顺利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看着世祖哥在中间忙前忙后,乡亲们都笑着说:“式祖,还是你这家乡话管用!”</p><p class="ql-block"> 式祖哥也笑了,他深深地明白,这乡音不单单是一种语言,更是他对家乡那份深深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浓厚情感。</p><p class="ql-block"> 即便退休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繁华,这乡音也将永远陪伴着他,成为他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也是与乡亲们相互融合、紧密相连的坚固桥梁。</p><p class="ql-block"> 自从以后,式祖哥也经常回乡下,日子过得越发惬意和充实。</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退休前,有一年回家,发现家乡还没有高压电,看到家乡岛对岸灯火辉煌,所有人只能望湖兴叹,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村庄上一位大哥,在河南技术监督厅工作,还身居要职。当时看到大家的困境,外面的世界绚丽多彩,家乡人民却还没用上电,更谈不上电器化,买电视看中央新闻都成奢望,他深表同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回到单位后,他立即召开全局领导班子会议,向局领导阐述家乡没有通电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同情。要实现通电,必须在湖底埋设电缆线,并与我省技术监督厅取得联系。河南厂家配备了一条价值六七万元、长 1000 米的三相四线电缆光纤线。</p><p class="ql-block"> 南昌派来施工队协助埋设及处理线两边接头,当时河南是工业生产大省,旗下有专门生产电缆光纤线的厂家。于是在多方爱心力量的支持下,于当年下半年趁湖底干涸,将河南援助的爱心电缆线埋入湖床。在湖底挖了一条长 1200 米、深 1 米、宽 0.8 米的电缆线沟,在马安人民齐心协力下,不足三天就完工了。两边拉电杆、架电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工程,马安人民家家户户欢天喜地,感谢式祖哥牵头为马安老区办了一件大好事。</p><p class="ql-block"> 他也凭借自己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和见识,提出了一些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构想。他建议充分利用鄱阳湖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渔家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一开始有些迟疑和担忧,但在式祖哥耐心地讲解和鼓励下,大家决定尝试一番。</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子渐渐有了名气,游客也越来越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村子的旅游口碑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收入也不断增长。</p><p class="ql-block"> 如今看着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式祖哥的脸上洋溢着欣慰和自豪的笑容。他深知,自己虽然退休了,但依然能够为家乡贡献力量,这片土地永远是他心中最珍视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