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代的自留地

云哥驿站

<p class="ql-block">昵 称:云哥驿站</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38151166</p>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回溯到那个大集体的时代,自留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而温暖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土地集体所有、经营权归集体的时代,生产队是农村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民们共同劳动,在集体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每一份收成、每一次收获都归集体所有,并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分配。然而,就在这高度集中的公有制政策下,却有着一片被特意划分出来的土地——自留地,它宛如一片宁静的港湾,给予了农民一份自主与希望。 </p><p class="ql-block"> 自留地,顾名思义,是留给农民社员自主耕作的土地。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条例》明确规定: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划出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给社员家庭作自留地,用于长期开展家庭副业生产。这看似不大的比例,却蕴含着深深的智慧和浓浓的人情味。 </p><p class="ql-block"> 在划分自留地时,生产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他们通常会将自留地安排在村庄院落附近,紧挨着社员的家。这样的布局好处多多。首先,它巧妙地保持了生产队集体土地的完整性,不造成任何破坏,也不会对集体土地的大规模耕作产生影响和妨碍。想象一下,那整齐划一的集体农田,麦浪滚滚,稻穗飘香,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而自留地就像是画卷边缘精致的点缀,和谐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其次,对于社员家庭来说,近在咫尺的自留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庄,社员们推开家门,便能踏上自家的自留地。他们无需长途跋涉,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路上,便能开始一天的劳作。这种便捷性不仅体现在时间和距离上,更体现在心理上。那片近在眼前的土地,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随时可以亲近、可以照料的存在。 </p><p class="ql-block"> 而且,自留地与自家住宅院落的紧密相邻,还为社员们提供了更多创新和利用的空间。有的社员会巧妙地将自留地与院落打通,形成一个更大的生产生活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他们可以搭建简易的棚架,种植攀爬类的蔬菜瓜果,让绿色的藤蔓顺着架子蔓延,为小院增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或者,他们会在自留地的边缘种上几棵果树,春天赏花,秋天收果,让生活充满了甜蜜和期待。还有的社员会在自留地挖上一方小小的池塘,养上几尾鱼,种上几株荷花,夏日里,荷叶田田,荷花绽放,鱼儿在水中嬉戏,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情趣。 </p><p class="ql-block"> 在自留地上,农民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春天,他们早早地翻耕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那可能是一颗颗饱满的菜种,也可能是嫩绿的秧苗。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浇水、施肥、除草,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夏天,自留地里一片繁茂,豆角挂满了支架,茄子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辣椒红得像火。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玉米、沉甸甸的谷穗、饱满的红薯,让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天,虽然大地逐渐沉睡,但勤劳的农民们也不会让土地闲置,他们会种上一些耐寒的蔬菜,或者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每一块自留地,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承载着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要求,只有自由和创造。农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种植各种各样的作物和蔬菜。有的家庭喜欢种上一片绿油油的韭菜,随时可以割上一把,包一顿美味的饺子;有的家庭则偏爱种上几垄西红柿,红红甜甜的果实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做成番茄酱,保存起来慢慢享用;还有的家庭会在自留地里种上一些中药材,如金银花、枸杞等。</p><p class="ql-block"> 除了种植农作物,自留地也是养殖家禽家畜的重要场所。有些社员会在自留地的一角搭建一个小小的鸡舍,养上几只母鸡,每天都能收获新鲜的鸡蛋。还有的会养上一两头猪,过年时宰杀,为节日增添一份丰盛和喜悦。这些家禽家畜不仅为家庭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其粪便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滋养着自留地的土地,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自留地成为了农民家庭生活的重要补充。通过自主经营自留地,农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蔬菜、水果、粮食,改善家庭的饮食结构。自留地的存在,让农民们在集体劳动之余,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一份可以自主支配的收入来源。</p> <p class="ql-block">  回忆起那段岁月,许多上了年纪的农民眼中都会闪烁着光芒。他们会讲述起在自留地上劳作的点点滴滴,讲述起那些丰收的喜悦和辛勤的汗水。对于他们来说,自留地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集体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自留地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它见证了农民们的智慧和勤劳,见证了那个特殊时代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回首往事,重新审视大集体时代的自留地,我们会发现,它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土地本身。它是一种对个体创造力的尊重,是在集体主义框架下对个人权益的适度保障。它让我们明白,在追求共同目标的道路上,个体的需求和努力同样不可或缺。</p> <p class="ql-block">  自留地,如同岁月深处的一首田园诗,虽然朴实无华,却韵味悠长。它用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农民与土地的深厚情感,描绘了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独特风貌。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土地的恩赐,用智慧和勤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