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年时代(下)高校最初十年的奋斗(1977.9-1987)

刘赤符

<p class="ql-block">敬告:1、美篇中的照片均可点击打开,放大观看与保存。2、美篇中点击出现的“网页链接”即可观看此美篇,观看后点击此美篇页面左上角的向左箭头,即可返回本美篇。</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4df9zk?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279811"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6dv3i3?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279811"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7年下期,我从桃源三中调入常德师专任教。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年轻就曾听在湘雅工作的父亲说:人处在什么样的平台,就能够干出什么样的成绩。现在回头看,深深认同父亲的人生体会!</b></p> <h1><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我1977年调入常德师专时的照片</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调到师专,我被中文科安排教写作课。这是一门谁也不願教的课程,这一是认为它专业性低,二是辛苦,要循环不断地批改学生作文。但我没得选择。</b></p> 教学“第一炮”打响 <h1>  <b>我在师专教的第一个班是1976级中文16班,我上的第一堂课被定为全科的公开课。当时中文科正准备组织一次教学公开课,对这种公开课当时的老师一般都是推托的,而我正在这时新来到中文组,大家就都推我上这课,没有“试讲”的我无法“躲开”,没推辞就接受了任务。讲题是故事单元的《母女会》。结合作品我讲了讲故事的标题怎样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怎样以“波浪式”为主,结合“还原式”“重迭式”,使故事的讲述引人入胜;分析故事的五个部分怎样使用了悬念、插叙、倒叙、伏笔、拴扣子、巧合等手法推波助澜加强故事性;讲故事以秀英母女的遭遇揭示旧中国的社会的根本矛盾的意义。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原来教他们写作的老师把写作课上得与中学的语文课没多大区别,听我这样讲写作课觉得蛮新鲜的。在中文的评课会上,主持评课会的中文组副组长熊莘耕老师在总结时有分寸地说:很高兴中文组又来了个能“教书”的老师。</b><br> <br></h1> <h3><b>这是我在常德师专讲课、任教的第一个班级中文16班,他们是这是“文革”中招收的工农兵学员的最后一届,1978年7月毕业。</b></h3> “文选体系”遭抵制 <h1>  <b>1977、1978年“文选写作”</b><b style="color: inherit;">这门课的教学由三名教师分专题合作完成。写作课的教学由另外的二名教师在学校工作多年的资深老教师主持。这二位老教师的写作教学沿用的是“文革”前的“文选体系”,即以单篇作品为中心组织教学,并且他们认为师专的学生毕业后是去教初中的,主张在教学中给学生打“现货”,作品就给他们讲初中教材,好让他们毕业后能“现买现卖”,使写作课上成了初中语文课。学生比较强烈地感到很不满足。但由于16 班很快毕业,这意见后来是不了了之。后来恢复高考招收的1977级的学生进校,教学矛盾就发展到很尖锐的程度。学生对这种与中学语文课区别不大的仅“着眼理解”的教学很不满意,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抵制,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原着重安排了很多课时的写作课在中途被停了下来。</b></h1> <h1><b>摄于1978年的个人照</b></h1> “知识体系”受欢迎 <h1>  <b>1979年,原教写作课的二位老教师“跳课”,写作课另调入三位来自中学的教师,我在写作课教学上就成了“老资格”,被指定担任没有正职的写作教研组副组长,这使得我在教学上有了决断权,我决心在改革中寻找出路,断然摈弃了教学所沿用的“文革”前的“着眼理解”的“文选体系”,针对在“文革”结束后出现知识渴求的年代,率先在后来教的中文系78级18、19、20班(当时写作课开设在一年二期、二年一期)改用当时新兴的“着眼表现”的“知识体系”,以系统的写作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着眼理解”,只是讲作品各部分写得如何好,那只能培养鉴赏能力,是永远学不会写作文章的;“着眼表现”,讲清文章各部分的作用与要求,以及写作的过程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写作能力。“知识体系”结合作品系统地由浅入深地系统地学习到各方面写作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学了有收获。写作课一下就受到学生的欢迎。过去曾要求停开写作课的1977级中文17班,后来听到78级学生对写作课的反映后,竟在毕业前一期又要求我补开没教完的写作课。从要求停开写作课,到主动要老师加课、补开没教完的写作课,写作课的教学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b><br></h1> <h1><b>摄于1979年的个人照</b></h1> “训练体系”见实效 <h1>  “<b>知识体系”教学的成功,并没有使我满足,我仍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学了一年写作还是不会写作文!”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国高校写作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讲轻练的倾向。知识不等于能力,由知识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于是我又把眼光转向“训练体系”,我开始探索作文科学化系列训练法这一课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中文系1982级27、28班的写作课(1982年下期到1983年上期),就是采用新的“训练”体系进行教学的开始。我抓住散文、文学评论这两种基本文体训练以提高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每期写作课“台阶式”地分五个阶段组织了五次作文,每个阶段都提出明确的训练目标,学习相关的写作知识、研究某一方面的散文、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规律与这两种文体写作的特殊规律。学习效果特好,每次的作文都有不少的优秀作品产生,批阅这些作文时都不禁为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b></h1> <h1><b>摄于1982年的个人照</b></h1> <h1><b>摄于1983年的个人照</b></h1> <h1>  <b>1987年以后,我继续在各届写作课的教学中探索作文科学化系列训练法这一课题,对中文专业作文科学化系列训练化的探索及其获得的成功,导致我最后获得了1989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b></h1> 发表第一篇论文 <h1><b>1979年发表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诗人的倾情与战士的放歌──试论杨朔刘白羽的散文艺术风格》,载《常德师专学报》1979年第1期。</b></h1> 第一次在校外发表论文 <h1><b>1981年上期,“湖南省师专中文科首届学术交流会”在邵阳师专举行,我作为学校代表与中文科主任一同出席会议。在会上我宣读了我对文章的结构艺术研究的成果的一个内容:《论小说结构的变化》。论文宣读后获得好评,在会场上邵阳师专学报的负责人当即把我的稿子要去决定发表,后刊载在《邵阳师专学报》1981年第4期上。</b></h1> <h1><b>在邵阳参加“湖南省师专中文科首届学术交流会”合影 </b></h1> <h1><b>发表的论文</b></h1> 首次在省级公开刑物发表论文 <h1><b>发表的论文是分级别的:内刊发表的低于国家批准公开出版的刊物,公开出版的刊物从低到高分“市级”、“省级”、“国家级”,还有“一般期刊”“核心期刊”的区别。1985年我第一次在校外省级学术刊物吉林《应用写作》1985年第2期发表了我的论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漫谈搜集材料与搜集力的培养》。</b></h1> 系论10篇连续发表 <h1><b>专题的系列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b><div><b>我学习并运用当时新兴的“三论”之系统论对写作能力的构成作了解剖的研究,把写作能力分解为三个方面10种能力进行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写成了10篇系列论文。这10篇论文1985年─1987间年陆续在4个省级刊物发表:1、观察能力(《作家的“第二天性”──漫谈观察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6期,2500字)、2、搜集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漫谈搜集材料与搜集力的培养》,载吉林《应用写作》1985年第2期,3000字)、3、感受能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漫谈感受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7期,2500字);4、思索能力(《“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谈写作中思索的技巧》,载广州《语文月刊》1985年第9期,2000字)、5、想象能力(《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漫谈想象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2期,2500字)、6、推测能力(《谈推测的技巧》(即推测力),载南宁《语文园地》1986年第9期,2500字)、7、开合能力(《纳百川而入海──谈开合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8期,2500字)8、表现能力(《多样的语言线条与丰富的语言色彩──漫谈表达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7年第4期,2500字)、9、结构能力(《组织材料的“士敏土”──漫谈结构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7年第2期,2500字)、10、修改能力(《增、删、改、调──漫谈修改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7年第6期,2500字)。</b></div></h1> <h1><b>摄于1985年的个人照</b></h1> 一年中在省刊发表论文10篇 <h1><b>1986年我取得了成功,我在吉林、上海、广州、重庆、南宁、安徽、长沙等地七家省级学术刊物与出版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1篇:1、《简析习作〈三峡行〉》,载广州《语文月刊》1986年第1期(2500字);2、《构思的技巧》,载重庆《写作学习》总第6辑(1986年3月一版)(3500字);3、《各省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试题综述》,载上海《中文自修》1986年第3期(2500字);4、《会议的开幕词、闭幕词及其写作》,载上海《秘书》1986年第6期(2500字);5、《谈推测的技巧》(即推测力),载南宁《语文园地》1986年第9期(2500字);6、《自传及其写作》,载吉林《应用写作》1986年第6期(3000字);7、《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漫谈想象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2期(2500字);8、《作家的“第二天性”──漫谈观察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6期(2500字);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漫谈感受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7<br></b><b>期(2500字);10、《纳百川而入海──谈开合力》,载湖南日报《写作辅导》1986年第8期(2500字);11、《简析习作〈我爱绿叶〉》,载中国写作学会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全国大学生作文选》(2500字)。</b></h1> <h1><b>摄于1986年的个人照</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年时代的科研写作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在职的后面20年,我继续在努力,在更高的级别发表更有影响力的论文,到2009年退休,我共发表论文145篇,出版著作7部,总计约4百万字,为我立下的“不虚此生”宏願提供了一点点的支撑。</b></p> 1981年晋升讲师 <h1><b>1981年晋升讲师时照片。81年时全校获讲师职称的教师仅20余人。</b></h1> <h1><b>晋升讲师文件</b></h1> 1987年晋升副教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1987年晋升副教授时的照片。当时学校获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不足10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两级职称的晋升可说是对我在高校最初10年奋斗的认可的两份“证书”!</b></p> <h1><b>副教授任职资格证书</b></h1> <h1>  <b>从1968到1987,近20年的时间中,我用努力奋进,不负韶华,填写了我的青春答卷。这青春的力量最后推动我在之后20年获得8个国省奖,成为国家二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劳模。</b><div><b> 感谢你,我的青年时代!</b></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