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14)青岛礼贤书院

自然国地

德国魏玛传教会(AEPM,中文名称:同善会)传教士卫礼贤 (德文名:Richard Wilhelm ,中文名也作尉礼贤)是与德国牧师华之安来青岛传教的。德国占领胶澳之后,出于长期霸占目的,于1898年8月成立了所谓的教育委员会,第二年在东镇和李村成立蒙养学堂(1901年在附近较大的农村成立蒙养学堂26处)。 卫礼贤毛遂自荐,提议办一所师范学堂,为蒙养学堂培养师资,颇得德国殖民当局赞赏。他在胶州路因陋就简办起了德华神学校(Deutschchinesische Seminar),他期望着这里的学子学成之后,可以分配到青岛的各个乡村去,为所有的“蒙养学堂”做教师。卫礼贤夫妇自任德文教师,经费由同善会负担。 该校得到德国基督教组织“同善会”的资助,定名为礼贤书院,德文名:Hoehere Knabenschule des Allgemeinen Evangelisch-Protestantischen Missionsvereins(普通福音新教传教协会高等男童学校)。1901年6月20日,礼贤书院开学,学制为七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礼贤书院是早期知名的新型学堂之一。 1903年在大鲍岛东山(今上海路)的新校舍建成,有教学楼、实验室,从德国运来了中学理化试验器材、地图、动植物标本。另有宿舍和餐厅,宿舍两人一间。在这里,青岛人第一次听到了“数学”这个名词,由此引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讨论,也使这所学校名声大噪。 早期的礼贤书院毕业人数虽不多,但有一些名人出自该校,比如王献唐,曾是山东省图书馆馆长,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目录学家,其墓地在青岛浮山的康有为墓旁。校内藏书楼藏有国学典籍及外文图书共约三万册,更难能可贵的是,图书能供全体教职员和学生借阅,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图书馆之一。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因卫礼贤办学有功,向清廷奏请封赏,清延谕旨赏卫礼贤四品顶戴,使他从此进入了中国宫廷的红墙之内。学校开始招收当时全国30个省份的学生,大部分是当时政界要员、商家、学人和从事制造业老板的子弟,因而该校在全国声名鹊起。 卫礼贤曾向德国当局建议在青岛办一所大学,德国与清政府采纳了这一意见,1906年在青岛开办了青岛特别高等学校(亦称德华大学)。德华大学旧址在今铁路分局、铁路医院、铁路电气段、广播电台原址和朝城路小学一带。1914年该校迁往上海,与同济医学专科学校合并为同济大学。 有人指出:“卫礼贤在青岛办教育,曾培养出一批新式知识分子,既向中国介绍了西方,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1905年卫礼贤曾开办了两所女子学校,以其妻之名命名的美懿书院(礼贤书院女生部)和淑范女子中学(位于武定路)。1912年两校合并为淑范女子学校,并迁至武定路27号新校舍。 美懿书院德文全名为:Maedchenschule des Allgemeinen Evangelisch-Protestantischen Missionsvereins(普通福音新教传教协会女童学校)。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由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出面办学。该校在外语教学中确定以英文为主,把德文定为特别科。1923年该校复改为礼贤中学 。 1931年,应社会需要,添设高级工程科(系青岛理工大学前身)。1935年添设高级德文科和初级制图科。该校在抗日战争前夕是青岛私立学校中规模最大、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所中学。抗日战争开始曾停课一年。1938年11月,学校恢复了高中,后又恢复了初中。 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该校并改为“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是全国中学百年老校之一。 现在,他也已被周边不断增高的居民楼群所掩没。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0.18.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