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陌生又熟悉

stone 好奇

<p class="ql-block">大家熟悉的城,叫呼市,离北京近,其实离北京更近的是锡林郭勒与赤峰。着过祁家大院的,走西口即包头。更具北国风光是呼伦贝尔及大小兴安岭。秀珍城市梦幻是满州里。巴彦淖尔的蜂火台、阿拉善的沙漠等等,幅员辽阔,可纵马,可豪饮,放飞自我的理想之地。地阔景美人豪。每座城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是青城,也叫大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代时,呼和浩特被誉为“昭城”,当时的昭庙众多,难以数记。民间有“七大昭”、八大昭、七十二个绵绵昭”之说,而今天的大昭居于明清著名的“七大昭”之首。 大昭,蒙语称“伊克为”,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山门上。  大昭建成于1580年,比呼和浩特还要早一年,建成后明皇帝赐名“弘慈寺”,大昭一直是内蒙古地区召庙之首。到了清代,皇太极追击蒙古部的末代皇帝林丹汗路过大昭,他知道大昭寺对于蒙古民众有很高的号召力,为了扩大影响,命土默特部重新修葺,皇太极就住到了大昭寺,同时赐名“无量寺”。到了清康熙年间,将大昭扩建,并将大昭殿顶改铺黄琉璃瓦及团龙瓦当(猫头),殿内供有“皇帝万岁”龙牌,并设有“皇帝宝座”,因此大昭被尊称为     大昭,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座北向南,主体建筑布局为“伽蓝七堂式”。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寺院外面还建有环绕昭庙的甬道及东西仓门。大雄宝殿为寺内的主要建筑,采用了藏汉结合的建筑形式,整个殿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