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一个是农民

一叶菩提

<p class="ql-block"> ( 童年趣事一则)</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吃商品粮的城镇居民与农村的农民有很大的差别,虽不是天壤之别,但在很多方面城镇居民都高人一等。当时的农村户口都十分羡慕吃商品粮的居民户口。居民户口旱涝保收,供应粮油、布票、肉票、白糖及很多日用商品,还享受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地位,所以当时能拥有一个居民户口是十分尊贵荣耀的,对于很多农村青年和儿童来讲,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种奢侈梦想。</p><p class="ql-block"> 灭资小学有四个小同学(小张、小童、小周、小徐),儿童节相约去县城玩耍,每人用手帕包了半斤大米,每个小朋友的家长赞助了一元钱,当时的条件,恐怕只有我们老家的小朋友才会这么优越。</p><p class="ql-block"> 东方的天刚露鱼肚白,四个小伙伴已经在路上了。小张同学穿了一件工作服,工人阶级才有的工作服,小徐同学穿了一件染莊布(土白布+黑膏子染制而成的布,当时称染莊布)中山服,典型的农村小孩打扮,小徐同学向小张同学提出互换衣服,小张同学愉快的答应了,小徐同学转眼之间成了工人阶级的子弟,小张同学顺理成章成了农民的儿子,由此可见小徐同学从小就十分聪明,小徐同学利用换衣术,摇身一变成了吃商品粮的街娃儿。</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四个小伙伴走进了县城里正西街的一家国营餐厅,一張八仙大方桌,四个小伙伴各坐一方,每人把手帕包的半斤米放在桌上,餐厅的阿姨走过来,收了米后问四个小伙伴吃什么菜,四个小伙伴商量每人点一个菜,一个窝笋肉丁,一个肝腰合炒,一个回锅肉,一个魚香肉丝。餐厅的阿姨有些诧异,当时的那种场面用现在的标准来说应该算高规格了,相当于土豪消费,也可以说是有钱就是任性。</p><p class="ql-block"> 餐厅的阿姨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这四个小朋友,好奇的问:你们四个小朋友肯定是街上的娃儿?小徐同学穿着工作服,心里正为这句 “街上的娃儿” 沾沾自喜的时候,小周同学站了起来,用小手指着小徐同学说:“就他一个是农民,我们三块都是街上的娃儿”。</p><p class="ql-block"> 看官,你能理解小徐文同学当时的心情吗?小徐同学的良苦用心被小周同学当场揭穿,那种上天无路、入地无缝、狼狈不堪、大庭广众之下遭受奇耻大辱的尴尬你是无法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这种户籍差别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农村户口迁入城市有求可应,但城市户口要迁向农村就根本不可能了,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各方面越来越好,国家政策优待也倾向农村,这些都是几十年前想不到的。人生的命运也是如此,有些是个人力量无法改变也无力逆转的,但有些事情却在意料之外和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幸运的光顾,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遭遇的顺心和逆境,快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