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通信》</p><p class="ql-block"> 离开了老地方,都会给往日的朋友,好友通信。那时候没有电话,更不知道啥手机,通一封信来回得一个月之多。</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是鱼传尺素,雁寄鸿书啊。为了保密,通信一般都是写信箱号,在后来是写邮政编码。</p><p class="ql-block"> 像出差时间长的,家里有点事写信去,等信回来事情早结束了。最快的还属电报。现在的人可能都不知道电报是啥了吧?</p><p class="ql-block"> 发一封电报,不是在邮局里,而是要在办公大楼里的电话总机房去,填写电报。既要说明事情,又还要考虑减少字数。</p> <p class="ql-block"> 半夜有急事想发份电报,还得披衣进厂敲门卫值班室的门,找电话值班员起床。一通搞完,天都快亮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是我出差到甘肃,返回前给厂里发了电报,等我下午到厂时,电报上午才刚收到。可见那个年代通信的漫长。</p><p class="ql-block"> 很清楚的记得,在评选春晚最佳节目时,要求在正月十五前寄达北京,那是也没有其他的消息,只能凭感觉填写选票,还要及早寄出。如果厂里邮局不开门,还的去县城里投递。</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到九十年代我还有笔友,通过书信往来交流思想。</p><p class="ql-block"> 邮资从最早的八分钱一封信,涨到了二十分,明信片也有变化了。但路程上的时间,相对于过去要快多了。</p> <p class="ql-block"> 《亲戚》</p><p class="ql-block"> 远亲不如近邻。在刚到厂里时,人与人相互间不是太熟悉,只在有空时去去老乡家里,从同一个单位调来的,还算认识。工作几年后,往来就多了。特别是家中有孩子五,六个的,一旦结婚了,亲戚一个连一个,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在车间里一旦有个啥事,真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p> <p class="ql-block">就连称呼也不太好叫了,之前是喊张三李四,结婚后,他姨的侄儿的爱人,拐了几个弯,反正不好直呼名字。</p><p class="ql-block"> 邻里间家中有个啥事情,一般都喊邻居帮忙。遇到办红白喜事,操办的人得知道来人是谁,应该归哪一群。有师徒关系的,有老乡关系的,有同事班组的,还有战友关系的,孩子班级的也会来,总之关系错综复杂。</p> <p class="ql-block"> 本地招工进厂来的,也不与厂矿周边发生横向关系 。</p><p class="ql-block"> 还有退伍转业的军人,有些拖家带口的,属半边户(不知道现在的人还懂这个词吗),孩子一大堆。结婚生子,亲戚连成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