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耻辱(1)

《军魂永铸》公众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陈松作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败仗”中的真英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献给绝境实围的448团332位英烈连载之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陈松 编辑: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  从3月6号出境作战至3月底大部突围撤回,448团牺牲、失踪404人,被俘官兵218人。关于1个整建制连投降的传闻并不属实。实际情况是,一连被俘57人,八连被俘44人,其他是448团各部人员。</p><p class="ql-block"> 担任救援穿插的八连、一连,在遇敌阻击时连队打散。除牺牲人员外,还有掉队者按来时方向退回、被友邻部队收容。穿插分队出发前,大家都知道小部队穿插的艰巨性、危险性。应该说,能迎着子弹冲过阻击网的,都是执行任务坚决、勇敢的战士。因为他们知道,还没和大部队会合,前面还有更艰险的战斗。可没想到,冲到前面却是四面包围的绝境。更无奈的是,占人员一多半的是配属的炮兵连、机枪连战士和重武器。由于战斗中人员、装备受损,重机枪和炮兵武器均已无法使用。随一连上山的104人中,本连人员只占一半,长短枪一共只有30支。而指向他们的,是敌人各种轻重武器,还有越南民兵的数百支冲锋枪口。</p><p class="ql-block"> 一位被俘军人说,当时李和平连长把几个干部叫过来:“大家做好准备,跟敌人同归于尽!”可这时旁边一个新兵哭了,他说“想妈妈”,大家都不说话了。一个干部抿着干裂的嘴唇,愤愤地说“枪炮打得这么激烈,大部队听不见吗?为什么不来支援我们?”……一片沉寂,只有远山逶迤。</p><p class="ql-block"> 是的,他们放下了武器。也许他们自认为入境以来一直勇敢战斗。有伤员,有火线立功者,还有尽管已无一粒米、但为了能在有一把米时给大家煮口汤喝而紧背着锣锅冲越火网的炊事员。他们身陷重围、体能耗尽、待援无望;也许他们自认为不能做无谓牺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许他们觉得打到了绝境,已尽了军人的职责,留下生命,还要去为父母尽孝;也许他们无水无粮,无力思想,只有生命的本能……但纵使他们有一千个理由,也无法扛住“宁死不屈”的我军传统。他们的行为成了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奇耻大辱”。</p><p class="ql-block"> 被越南武装人员押送的中国被俘军人照片传遍世界,让国人倍感耻辱。可在各国媒体上看不到任何对被俘中国军人的鄙视、嘲笑和讥讽。反而,全世界看到的现场纪录片中,外国记者对中国被俘军人的描述是:“即使是中国的战俘,脸上也写着骄傲和不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战俘营每天两顿饭。开始是面块,后来是每顿2两煮熟的带壳麦粒。人饿得两眼发黑,站不住。越军经常殴打被俘人员,对干部打得更多,常常是两个人拿枪、打开刺刀、子弹上膛,其他人上来围殴。一炮连1个被俘战士叫郭庆福,入伍才一个多月,还是个娃娃。因腹部枪伤没有抗菌素治疗,伤情恶化。战友看到他赤身裸体的躺在木床上,碗大的伤口爬满了蛆虫。他每天无力地喊着爸爸、妈妈和家里亲人的名字……在交换战俘的半个月前,他终于没有了声音。</p><p class="ql-block"> 一个被俘军人说,在越南战俘营受尽折磨也没掉过眼泪。可在6月22日交换战俘时,当他跨过红十字会画在地上的白线时,眼泪一串串止不住地滚落下来,因为回到祖国的怀抱了。和他们一起回国的还有小战友郭庆福的骨灰。</p><p class="ql-block"> 一场败仗,不仅让被俘军人,也让448团、150师乃至50军都背负骂名。在敌密集炮火轰炸的危急时刻亲自架炮还击的李绍文团长,在攻打敌阵的冲锋中带领战士投掷手榴弹的付培德副参谋长,448团官兵英勇作战的战绩,所有战功被一笔勾销,无人提及。在这一点上,倒是与当年朝鲜战场上的60军有着颇为相似的契合。</p><p class="ql-block"> 第二批入朝的60军,在1953年5月夏季反击战役中,179、180、181三个师歼敌14800余名,扩展阵地45平方公里,在志愿军阵地战中可称是独一无二的战绩。两年的作战中,60军共毙、伤、俘敌54000余人,其歼敌数量在朝鲜战场上的我军各部队中高居第二位。但180师的败仗使60军抬不起头,其战绩也从此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很多看客在轻薄50军的起义出身时,忘了对越作战的标志之战———攻克谅山,砸响这定局一锤的55军也是起义出身。1952年建军时,除144师前身是东野独立师,其215师、219师,前身均为国民党长沙起义部队。首任军长陈明仁在四平会战时,曾让东野吃过大亏。在1979年参战的广州军区3支野战军中,55军资历最浅、地位最低,但却在战场上表现甚好、战绩甚佳、作风甚硬,创造了东西两线军、师、团、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纪录,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单位和英模个人,也高居参战的9支陆军之首。</p> <p class="ql-block">  我军对敌方战俘历来相当优待,而对自己的被俘人员则格外严厉。所有被释放回国的战俘,除了国外媒体在场的交俘现场有温暖、感动的欢迎标语和拥抱外,关上门,就是背靠背的严格审查、交代与检举揭发。</p><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结束后,被俘的2.17万志愿军战俘,有14235人去了台湾。除了国民党特务的挑唆、胁迫外,最早转变的却是有革命资历的各级干部。因为他们都是组织纪律和军事纪律的执行者、政策的宣讲者,长期的政治经验让他们知道,要向组织上证明你不是叛徒,只有死在战场。你活着回去,别说基本的信任不会有,政治审查和批判耻辱将会永无休止。</p><p class="ql-block"> 在战俘营不惧迫害、与国民党特务坚决斗争、终于胜利回国的7110名志愿军战俘,不仅没有得到原以为可以得到的表彰和奖励,反而受到了严格的政治审查。他们被要求以“狼牙山五壮士”的标准看待自己。审查干部告诉他们:“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被俘’这两个字。你战斗到弹尽粮绝后,朝鲜有那么多的山,你怎么不学‘狼牙山五壮士’跳崖自尽呢?当俘虏活着回来,就是人民的罪人!”在一轮轮的政治高压下,许多人陷入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战俘”成了这7千余名战争幸存者的标签。他们的档案里被记下“特务嫌疑”、“控制使用”,巨大的阴影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每一场运动,每一次革命风波,战俘们都被推上前台,在“被俘必变节,变节必叛变”的批斗中,一遍遍地解释、一次次地坦白。很多老兵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辱骂、被殴打。有人因承受不了而自杀。</p><p class="ql-block"> 在归国战俘管理处,“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原型蒋庆泉,每日须认罪写检讨。一次又一次,自我上纲上线越来越高。大家都虔诚地涂抹着自己越来越“黑”的面孔,直至达到“被俘即失节,失节即叛变”的认识,才算通过了检查。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蒋庆泉隐姓埋名,饱受“一朝被俘,终身耻辱”的痛心之苦。直到2010年4月,当年的志愿军记者、“向我开炮”的作者洪炉终于找到了蒋庆泉,并带来1953年4月那篇《顽强的声音》手稿。蒋庆泉不禁老泪纵横:“是我喊的‘向我开炮’,而我还活着。我有过那段(被俘)经历,我不想给‘英雄’抹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令人扼腕的是,蒋庆泉老人的遭遇在1979年对越作战的归俘中重演,只是他们没有如蒋庆泉那样终于获得媒体和社会掌声的幸运了。</p><p class="ql-block"> 1979年高平作战中,42军坦克团是我军组建坦克兵以来首次使用整团建制规模、全部国产坦克参战,在高平战役中担任主攻方向的尖刀突击任务。</p><p class="ql-block"> 2月19日13时35分,坦克三营接替战损严重的坦克二营担任前卫营,坦克七连担任尖兵连。706号坦克作为全连先锋,勇猛冲过遭敌破坏的9号桥后,桥面下塌,跟进的第二辆坦克受阻,被敌击毁。但706号坦克坚决执行“尖刀猛插”的命令,不顾越军疯狂拦截阻击,一路杀进高平。</p> <p class="ql-block">  24日,42军主力占领高平。在穿过高平市区通向扣屯方向约10公里处,发现706号坦克战毁在316高地,车体中弹洞穿13处,自身炮弹打光,燃油耗尽,车被烧毁。排长和二炮手的遗体烧焦了,驾驶员刘燕辉、一炮手郑海石下落不明。706号坦克在大部队进占高平前5天,已达成“尖刀插进敌心脏,铁骑打出我军威”的作战目标。</p><p class="ql-block"> 了解坦克的人都知道,4个乘员、4个战位,牺牲两个已无活动空间。坦克在高速前进,驾驶员刘燕辉一边观察敌情、控制行进速度,一边躲闪敌人各种火力的阻击,还要在冲击和短停的交替运用中,为一炮手完成系列战斗动作创造最佳时机。而一炮手郑海石一个人要完成三人的战斗动作:他要在3个战位和战友遗体间蛇行运动,装弹、观测、瞄准、射击,还要将退膛的高温弹壳及时丢出车外,才转得开身。706单骑战群敌,左杀右砍突进40余公里,击毁炮阵地、火力点,毙伤的敌人已无法统计,直至油尽弹绝、战毁燃烧。刘燕辉、郑海石两位坦克兵把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潜能打到极致!把坦克的战、技术打到极致!把我军的英雄气概打到极致!敌我双方都为之震惊!</p> 笔耕不辍,军魂永铸 本章较长,分三节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