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 国 琉 璃(山西·介休)</p><p class="ql-block"> 摄影·编辑 王 太(点典)</p><p class="ql-block"> 琉璃,古代又称“流离”,意指它流光陆离。琉璃早在东周时期就已出现,最初并无固定的名称。用琉璃作为屋顶构件,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到了隋唐时期,华贵建筑上应用琉璃逐渐增多,并逐渐在民间普遍流传,釉色增加到了蓝、黄、赭、白等色。宋代的建筑名著《营造法式》中已经能详细论述琉璃烧制技术和釉料成分,可知已广泛运用于建筑之中。</p> <p class="ql-block">运料</p> <p class="ql-block">泥塑毛坯</p> <p class="ql-block">素胎精修</p> <p class="ql-block">上釉</p> <p class="ql-block">烧制</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琉璃瓦屋顶已成为尊贵建筑的象征,明代修建的紫禁城从屋顶到墙身无处不以琉璃为装饰,晶莹美丽的琉璃将其装点得庄严富丽,丰姿多彩,引人入胜。建筑是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最权威的载体。而金碧辉煌的琉璃彰显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个性,琉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如果说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的话,那么介休无疑就是建筑琉璃艺术的巅峰。据碑记载,介休早在唐代即把琉璃使用到了建筑屋顶上,到明清琉璃无论在烧制技术还是造型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著名的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的琉璃就是由来自山西介休的侯氏家族烧造的。</p><p class="ql-block"> 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以精湛的建筑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作为明清皇宫和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介休北辛武牌楼前曾经挖出八孔琉璃窑。由此考证,在清·光绪年间,修建在北辛武庙时使用的琉璃饰件、牌楼,都是由这八孔窑现场烧造的。牌楼通体由琉璃构件镶砌而成,琉璃釉色以黄、绿、蓝三色为主,配以白、紫、黑、绛等色。四柱础为石雕束腰须弥式,圭脚四角雕角兽,中间用缠枝花瓣相连,稳固且具有艺术美感。雕刻运用了仿线刻,浮雕、透雕等多种表现形式,正面琉璃匾额“紫极腾辉”,背面“天枢真宰”,牌楼图案无一雷同,造型传神。这座琉璃满雕牌楼实属罕见,在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璀璨夺目,其品位很高,非常珍贵。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佳作代表。作为清代的建筑遗存,历经百余年风雨,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在中国古代琉璃建筑中独树一帜,为研究我国古代琉璃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牌楼北向</p> <p class="ql-block">牌楼南向</p> <p class="ql-block">牌楼东向</p> <p class="ql-block">牌楼西向</p> <p class="ql-block">北辛武琉璃视频</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后我们行走在介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琉璃屋顶与各种造型各异、绚丽夺目的琉璃构件,这俨然已成为介休这座小城流光溢彩的城市烙印。让人不禁赞叹,古代匠人精妙绝伦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 (1)原创作品,版权所有。</p><p class="ql-block"> (2)传承保护琉璃古建艺术。</p><p class="ql-block"> (3)欢迎分享到朋友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