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旅 世界遗产大足石刻

山清水秀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境内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含多宝塔)、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造像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石窟造像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相齐名。</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p><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都早已去过,多次来重庆都没能去大足,这次一定要去大足弥补我的遗憾,进一步了解和感悟中国石刻历史文化的历史和辉煌,去欣赏和感受大足石刻的艺术和魅力。10月20日,开启了重庆大足石刻之旅,上午跟着讲解员登上龙岗山,参观北山摩崖造像。</p> <p class="ql-block">北山摩崖造像亦称北山石刻,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北山摩崖造像长457米、高7.4米,分为南北两段,共编291号,为佛教造像区。造像历经五代,鼎盛于两宋,明清有增补。北山摩崖造像被称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北山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1日,北山摩崖造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第125号 ,数珠手观音,有“北山石刻之冠”的誉称。 观音立于高仅1.26米、宽1.02米、深0.71米的小龛正中,身高不足1米,纤细匀称。头戴花冠,以密集的飘带遮体,肘悬衣带,足踩莲花,姿态轻盈。双手自然交叉于腹部,左手握着右腕,右手提数珠。脸庞圆润秀丽,嘴角略翘,露出微妙娇羞的媚笑,被当地人称“媚态观音”。</p> <p class="ql-block">第136号,转轮经藏窟(又名心神车窟),它是北山石刻宋代造像登峰造极的作品,是大足石刻王冠上的明珠。窟为平顶长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为转轮经藏,直径2.61米,柱上部8根小柱各盘一龙。柱底部为须弥座,座身中段刻一大蟠龙,座上围一圈栏杆,刻有约50个嬉戏的儿童。绕过转轮经藏是两进的洞窟,主像释迦佛,两旁是迦叶、阿难、观音、势至及壁角两少年比丘,右壁有两对夫妇供养人。左右两壁有文殊、普贤,狮奴、象奴。(不能进窟内参观留文字记录)</p><p class="ql-block">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吴显齐在总结考察成果的文章中写道,“北山心神车窟(转轮经藏窟)数像,妙丽庄严,除敦煌壁画外,实无其匹。”</p> <p class="ql-block">第177龛 泗州大圣龛</p><p class="ql-block">龛高298、宽222、深237厘米。鑫正壁刻泗州和尚,左、右壁刻志公、万回等僧人像。泗州等僧人作为圣僧崇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表徴。</p> <p class="ql-block">第245龛,观无量寿佛经变相</p><p class="ql-block"> 9世纪末 唐末</p><p class="ql-block">龛高469、宽361、深40厘米。刻像578尊,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刻“净土”盛景,下部雕“三品九生”及“未生怨”故事,左右沿凿“十六观”。刻工精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103号 古文孝经碑</p><p class="ql-block">1163—1189年 南宋孝宗年间</p><p class="ql-block">通高280、宽894厘米。《孝经》乃儒家经典,自汉有古文、今文两种版本。壁刻乃二十二章之古文本,被史家誉为“寰宇间仅此一刻”。</p> <p class="ql-block">多宝塔又名“北塔”,在北山的白塔寺前,建于南宋的绍兴年间(1131~1162年),明清时期都曾对塔进行过修葺。塔高10丈,用砖砌成,造型独特,行若腰鼓。外观塔檐12层,内为7级,内外镌刻浮雕百余龛。</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是宝顶山景区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博物馆,占地面积58.5公顷,建筑面积18000平米,属艺术类石刻艺术专题博物馆。主要陈列有北山石窟、宝顶山石窟、石门山石窟、南山石窟等。截至2019年末,藏品共计有614件/套。2020年,大足石刻博物馆被评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石窟艺术起源于古印度,盛极于中华。从印度到中国,从阿旗陀到大足,连接着一处又一处石窟。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3 世纪,1500多年.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不朽的历史传奇。从释教到儒道,从佛陀到孔老,穿越时空,闪耀着一道又一道绚烂的智慧灵光。</p> <p class="ql-block">发端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到中原大地,走过了北魏、隋唐的光辉历程,也走过了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对接探索之旅。</p><p class="ql-block">唐末之后,大足石刻异军突起,以其恢宏博大的气势,谱写了石金艺术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它与阿旃陀、巴米扬、敦煌、云风、龙门等著名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世界石金艺术史。</p><p class="ql-block">走进大足,就走进了石窟艺术的最后殿堂。</p> <p class="ql-block">毗卢佛头像</p><p class="ql-block">南宋(公元1127- -1279年)</p><p class="ql-block">大足宝顶山石窟第14窟</p> <p class="ql-block">宋朝时期的石刻,进入世俗化,生活化,人物形象生动有趣,惟妙惟肖。驻足欣赏,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这套石刻造像是现代人作品,中华石刻艺术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来到宝顶山。</p><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由南宋时期的名僧‌赵智凤主持修建,历时70余年,从1174年开始,至1252年左右完工。宝顶山石刻是佛教密宗的重要道场,被誉为“上朝峨嵋,下朝宝顶”,是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p> <p class="ql-block">颜真卿的书法字体刚劲,充满了力量和气魄。</p> <p class="ql-block">这尊千手观音像在面积88平方米的岩石上,以主尊观音造像为中心,呈辐射状雕凿千只手,每只手中都执有法器,手心各有一眼。整龛造像布局严谨,气势恢弘,是大足石刻中的精品,也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造像在历史上曾多次修复,最近的修复工程始于2008年,历时七年。修复过程中,使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材料,完成了830只手和227件法器的修复,使用了超过100万张金箔。这次修复不仅保存了文物的原貌,也为同类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第11号,释迦涅槃圣迹图</p><p class="ql-block">龛高700、宽3200、深500厘米。释迦涅槃像右胁侧卧长达31米,古代匠师采取意到笔伏之手法仅现半身,造像气势宏大,意境深邃,为中国石窟艺术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第12号九龙浴太子图</p><p class="ql-block">龛高620,高450厘米。刻九龙口吐清泉,洗浴坐于盆中的释迦太子。此处本为岩上圣迹池出水口。古代雕刻家匠心独运,导水入龙口排出,既意全像妙,又给这组雕像增添了生动意趣。</p> <p class="ql-block">第29号 圆觉洞</p><p class="ql-block">洞高600,宽900,深1200厘米,刻像52尊。正壁刻三尊佛像,左右坐12尊圆觉菩萨,佛前长跪一菩萨。造像刻工考究,璎珞飘带满身极具动感。洞窟排水、采光等设计彰显出营建者独具匠心的才华。</p> <p class="ql-block">第3号 六道轮回图</p><p class="ql-block">龛高780,宽4804,深260厘米。刻人物像90尊,动物24身。图中无常大鬼长舒两臂抱六趣轮。轮中刻六凡众生轮回相。为佛教“六趣唯心”,“因果业报”,“十二因缘”教义的形象体现。</p> <p class="ql-block">华严三圣像,由三尊立像组成,分别是中部的‌毗卢舍那佛和左右的‌文殊、‌普贤二菩萨。这三尊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气势庄严。‌ 华严三圣像的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高大的圣像体朝前倾,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观者感觉菩萨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众生。</p> <p class="ql-block">文殊手托高1.8米、重达八百余斤的七重宝塔,历八百余年而不坠,是古代匠师成功把建筑力学运用于艺术创作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第30号 牧牛图</p><p class="ql-block">此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迷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过程。</p><p class="ql-block">全图长约30米,从《“未牧”至“双忘”共10组。造像以山岩自然取式,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吹笛女</p> <p class="ql-block">出大门后,这里可以俯瞰卧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