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杨妃村在山西永济雷首山上独头坡。唐置妃杨氏本弘农人,其父元琰,家於蒲州义独头村,青妃生其向。及入宫后,因号其村为贵妃村。</p> <p class="ql-block"> 永济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中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后土祠源于先祖对大地的感恩和崇拜,是古中国的土地崇拜。1996年,万荣后土祠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后土祠被评定为全国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后土。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建后土祠,后土祭祀成为皇家三大祭祀之一。自汉武帝至宋真宗,有8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汉武帝刘彻一生六次祭祀后土,并创作了《秋风辞》。宋时后土祠,占地900余亩,代表了中国祭祀建筑的最高等级,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宋真宗御制御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现存祠中。明成祖时建天地坛,郊祀天地的皇家礼仪迁至北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慈恩亭状似天坛,因北京天坛源于后土祠。郊祀天地是最重要的皇家礼仪。汉武帝时以长安为中心,甘泉(今淳化县)祭天,汾阴(今万荣县)祀地,开大郊祀之先河。宋真宗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史称"东封西祀"。自汉至宋,有8位皇帝24次来后土祠郊祀大地之神。明成祖时,在北京建天地坛,郊祀天地的皇家礼仪方迁至北京。后新建地坛,天地坛改称天坛。亭前楹联:慈晖弥天地,恩德润子孙。</p> <p class="ql-block">祭道</p><p class="ql-block">后土祠坐北向南建于陡崖,通祠斜坡险竣陡峭。 S 形祭道,似太极图阴阳鱼交线。9组台阶,暗喻九重天;每组12阶,正合一年十二个月;共108级,取36天罡72地煞之意。坡道入口在山门右下方,占八卦之坤位,故又称坤道,亦称神道,道旁原有石人石马。</p> <p class="ql-block"> 秋风楼高32.6米,共分三层,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设计。汉武帝刘彻一生六次巡幸河东,五次亲祀后土,留下《秋风辞》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同治年间,荣河知县戴儒珍为纪念汉武帝赋诗,遂建此楼。</p> <p class="ql-block"> 张仪古道又名汾阴道,古为车马官道,也是一条盐道。战国时期魏国张仪经汾阴道入秦拜相。1937年秋,朱德、邓小平、任弼时、左权率领八路军三大主力,共计32000余人,经张仪古道北上太行,奔赴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200年历史。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作坊、马房等。步入李家大院,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徽式建筑错落有致,欧式风格造型挺秀,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堪称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李家三代十位当家人百年行善,给千秋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晋善晋美,尽在李家。</p> <p class="ql-block"> "哥特式"门楼是李家第十五代"道"字辈李道行的宅院门楼,外形高、直、尖,线条轻快,造形挺秀,体现了十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又兼有中国传统民俗吉祥砖雕图案,砖雕对联和匾额,中西合璧,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大门上的匾额为"修德为善",意思是修养道德,广做善事。大门两侧对联为:三省台前设棋秤欢留朋友,一经楼上藏书籍遗训子孙。意思是:三省台前摆设棋盘是为了留朋友来欢聚;一经楼上藏书籍是为了把做人的学问留给子孙</p> <p class="ql-block"> 十二面影壁因四面八方12个砖雕图案组成而得名。寓意为四季平安,八方来财,一年12个月风调雨顺,月月吉祥。此影壁造型独特,中国罕见。雕刻手法细腻,文化气息浓郁,其建造级别体现宅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p> <p class="ql-block"> 黄河大梯子崖,又称黄河天梯,天梯龙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下化乡半坡村,有“天下黄河第一挂壁天梯”之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黄河大梯子崖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人工开凿的军事古栈道,大梯子崖由365个石台阶组成,呈“之”字形台阶从山底盘旋至山顶。全程共168米,垂直高差约99米,每阶高二三十厘米,宽两米有余,骡马可通行。</p> <p class="ql-block">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崇祯二年(1629年)东明禅师创建。</p><p class="ql-block">我国众多名山大寺,以高大宏伟取胜,惟小西天别具一格,以小巧玲珑独秀。全寺建筑面积虽只有1100多平方米,却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建有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无梁殿、天王殿、韦驮殿、地藏殿、钟楼、鼓楼等许多殿舍,浑然一体,并以洞为门,把上院、中院、前院分割开来。寺院三分之二殿堂均为双层建筑结构,层层叠叠、曲曲折折,曲径通幽,既有一般寺院之格局,又有园林建筑之妙趣。</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精华所在,殿内彩塑满布,除佛坛上的五尊主佛外,墙壁、標柱、屋椽上都塑着数以千计的彩塑。整个殿内,天宫楼阁,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粉彩妆銮,呈现出一派仙宫佛国的迷人景象。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可以这样说:在小西天之前无满堂悬塑,小西天之后无悬塑满堂,它填补了中国佛教彩塑艺术史上的空白,它堪称是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p>